滕县计划生育志 198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滕县计划生育志》
内容简介: 一、指导思想。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载滕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和现状,略古详今,去伪存真,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二、立志范围。本志按照历史上区划的真实面貌,1949年至1982年,采用30个社镇的统计资料;1983年至1985年采用区划后22个乡镇的统计资料,记载了人口变化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史实。三、断限。本志上限为1550年(明代),下限为1985年。
编纂人员:朱思源
编纂单位:滕县计划生育委员会
目录
封面
滕县计划生育志
原卫生部长、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国际人口基金奖获得者钱信忠同志为本志书题词并题写志名
图片
目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人口篇
计划生育篇
附: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规定
后记
《滕县计划生育志》编篡小组名单
· 滕县计划生育志 198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滕县计划生育志 198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1987年出版的《滕县计划生育志》是当时滕县(现滕州市)在计划生育工作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它不仅系统梳理了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与执行情况,还全面记录了人口控制、社会动员、组织建设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实践经验。这本志书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既是地方治理成果的总结,也是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与编纂缘起、政策落实与社会影响、组织建设与群众参与、经验启示与当代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通过细致的阐述,让读者更好理解这本志书背后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滕县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探索与成效,还能反思其对社会发展、家庭观念以及人口结构的深远影响。最后,结合当下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滕县计划生育志》给予今天的借鉴意义,从而为后人理解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提供参考。
1、历史背景与编纂缘起
《滕县计划生育志》1987年版的问世,并非偶然,而是伴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全面实施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给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滕县作为山东的重要县域,同样面临人口压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通过志书编纂,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编纂这部志书,不仅是为了记录工作成果,也是为了在县域范围内统一思想、强化共识。通过文献形式的固定,可以把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为后续工作提供可供遵循的标准和经验。这种形式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多重意义。
从编纂缘起来看,1987年版的志书是滕县在计划生育实践已有阶段性成果后的一次系统总结。它汇集了人口普查数据、政策宣传资料、基层工作案例等,从而使这部志书不仅是单纯的文字记载,更是一种制度建设的文献化过程。
2、政策落实与社会影响
《滕县计划生育志》详细记录了计划生育政策在滕县的落实情况。通过行政推动与群众动员,县乡村三级机构共同作用,使政策逐渐深入到千家万户。比如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辅以晚婚晚育的社会倡导,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执行机制。
社会影响方面,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了传统的生育观念。从原本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观念,逐渐向少生优生、重视教育与生活质量转变。尽管在推行初期遭遇了较大阻力,但随着宣传深入、奖惩措施到位,社会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同时,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人口压力得到了缓解,滕县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计划生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口结构的不平衡,如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潜伏。这些都在志书中有所反映,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3、组织建设与群众参与
要确保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地,离不开组织建设。《滕县计划生育志》中详细介绍了县乡村三级计生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县里设立了专门的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县的工作;乡镇和村庄则设有基层专干,负责具体落实。
除了政府机构,群众组织的参与也是这本志书的重要篇章。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在政策宣传、思想引导、具体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妇女干部深入农村,开展“新婚夫妇学习班”“优生优育讲座”,让政策宣传深入人心。
在群众参与层面,滕县通过“群众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等方式,将政府政策转化为家庭的自觉行动。虽然这种方式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确实提升了政策的执行力,也形成了群众参与治理的一种实践模式。
4、经验启示与当代意义
从当代视角回望,《滕县计划生育志》的经验启示十分丰富。首先,它告诉我们人口政策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滕县通过在农村开展宣传教育,推动了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这对今天处理人口问题依然有参考意义。
其次,志书强调了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县级领导小组,还是村级专干网络,都是确保政策落地的关键。今天在推进乡村治理、公共服务时,依然离不开这种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机制。
再次,志书对社会观念转变的重视,也为当代提供了启示。计划生育不仅是一个政策,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如今在应对少子化、人口老龄化时,同样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社会重新认识生育与家庭的关系。
总结:
综上所述,《滕县计划生育志 1987年版》不仅是一部地方性文献,更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它系统记录了滕县在计划生育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也客观展现了政策推行中的困难与矛盾。通过历史背景、政策落实、组织建设和经验启示四个角度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部志书的价值。
今天,当我们面对新时代的人口问题时,回顾这部志书的内容,能够获得许多有益的反思与启示。无论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是政策与观念的互动,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与思考。《滕县计划生育志》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镜鉴,为我们认识过去、理解现在、谋划未来提供了参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