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水利志 200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滨州水利志
内容简介: 《滨州水利志》是《惠民地区水利志》的续志。本志的编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滨州水利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志在“资政、教育、存史”,宣传滨州水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编纂人员:王延明
编纂单位:山东省滨州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目录
封面
滨州市水利志
滨州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滨州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提供资料人员
图片
滨城区水务局
惠民县水务局
阳信县水务局
无棣县水务局
沾化县水务局
博兴县水务局
邹平县水务局
滨州市簸箕李引黄灌溉管理局
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
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
滨州市小清河管理局
滨州市海河管理局
滨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处
滨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滨州市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滨州经济开发区水利分局
山东省滨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局滨州分局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概貌
第二篇 水资源
第三篇 水文工作
第四篇 规划设计
第五篇 水利建设
第六篇 世行贷款
第七篇 防汛抗旱防潮
第八篇 科技教育
第九篇 水利管理
第十篇 水利财务与水利经营
第十一篇 水利改革
第十二篇 党群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三篇 县区水利
第十四篇 机构人物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
· 滨州水利志 200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滨州水利志 200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是一本记录滨州市水利发展历程、总结水利成就及经验的地方性文献。全书通过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历史背景和详细的水利工程实例,展现了滨州市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分析了本书的编纂背景与历史意义;其次,详细介绍了书中所涉及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建设成就;接着,探讨了水利资源的管理和水利改革的进程;最后,回顾了水利志的编纂方法和特点。通过这些分析,本文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的全貌,同时也展示了滨州水利事业在中国北方的地方水利史中的独特地位。
1、编纂背景与历史意义
《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的编纂工作开始于20世纪末,历时多年才最终完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离不开滨州市对水利事业的深远重视。滨州市地处黄河下游,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也面临着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挑战。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随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事业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本书的编纂旨在总结滨州水利工作中的经验与成就,尤其是在水利工程、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全面梳理历史数据和水利项目,书中不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宝贵的决策参考,也为后来的水利工作者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此外,《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研究地方历史与水利文化的学者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依据。
从历史意义上来看,滨州市的水利事业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也具有示范意义。通过本书的编纂,可以更好地了解滨州的水利历程,以及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和解决办法,从而为其他地区的水利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2、主要水利工程及建设成就
《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详细介绍了滨州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建设的各类水利工程,尤其是重点的水利项目和基础设施。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长期以来的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还有效地防治了洪水、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例如,滨州市大力修建的引黄入滨工程,是该市重要的水利建设成就之一,通过这一项目,滨州市成功引入黄河水源,极大地提升了地方灌溉能力。
此外,滨州市还在治理洪涝灾害、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通过建设堤坝、河道疏浚和水库等工程,滨州市有效减少了洪涝灾害对农田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滨州市的自然环境,也促进了水利科学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水利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在书中对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背景、设计方案、施工过程和完成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些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承载了水利事业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滨州市在应对自然环境挑战中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体现。
3、水利资源管理与水利改革
《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也做出了详细阐述。滨州市水利资源的管理,始终以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长期的水利管理实践中,地方政府不断进行政策调整和技术革新,以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滨州市在水资源分配、灌溉管理和水质保护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水利改革方面,滨州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推动了水利体制的现代化。在水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推行水利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极大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此外,水利改革还推动了水利信息化建设,使得水利管理更加科学和精细。
本书的相关章节深入分析了滨州市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改革以及政策执行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同时,书中还提到,滨州市通过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吸取先进地区的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方案,为其他地方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水利志的编纂方法与特点
《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的编纂方法具有独特性。作为地方性志书,它既继承了传统志书编纂的严谨性,又结合了现代化的编纂理念,注重信息的系统性、资料的全面性和研究的深度。在编纂过程中,作者团队广泛收集了滨州市历史上的水利文献、档案资料及工程数据,结合大量实地调查,确保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本书的编纂还突出了水利知识的普及性和实践性。它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深度探讨,还力求将水利工作与地方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展现了水利事业对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直接影响。同时,书中大量的图表、数据和照片资料,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水利工程的效果及其背后的科技支撑。
此外,编纂者特别注重水利志的时代性,尽力融入了现代水利事业的新发展,如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等最新理念。在整理和分析水利发展过程中,编纂者还充分考虑到滨州市的地域特点和自然环境因素,从而确保了志书内容的地方性和针对性。
总结:
《滨州水利志(2008年版)》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史志,全面记录了滨州市在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成就与经验。它不仅是对滨州水利事业的总结,也是对地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从本书的编纂背景到具体内容的呈现,作者团队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研究方法,确保了本书的历史价值和实践意义。它将成为研究滨州乃至黄河流域水利事业的重要参考文献,也为水利行业的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