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县水利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历城县水利志》
内容简介: “历城县水利志”征求意见稿,是在为历城县志写写的第七篇“水利志”送审稿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成的,全篇约5万字。历城县志第七篇水利志,是在1986年3月,由历城县水利局组织人员进行编写的。主编由陈定中局长兼任,聘请了离休干部,原历城县水利局长孙承栋为顾问,写作人员有陈国森、李永年、陈长中、张景涛等四人,由陈长中任总编纂工作。历时8个月,查阅档案文献200余卷,搜集、笔录各种资料500多份约50万字。走访了水利界前辈人士和有关部门、单位,查看了全县主要水利工程、水利遗迹(物)。
编纂人员:陈定中
编纂单位:历城县水利局水利志编写组
目录
封面
说明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基本情况
第三章 河道演变及治理
第四章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运用
第五章 水土保持
第六章 旱区人畜吃水
第七章 水资源
第八章 水旱灾害与抗旱情况
第九章 其他水利工作
· 历城县水利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历城县水利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将详细阐述《历城县水利志(1988年版)》的内容及其重要性。首先,文章将从该水利志的编纂背景、编纂过程、内容结构、以及历史意义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本文旨在揭示这部水利志作为地方性水利志的重要地位,并强调其在水利事业、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中的深远影响。在每个方面的阐述中,文章将为读者呈现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深入理解这部水利志的多重价值。
1、编纂背景与历史意义
《历城县水利志(1988年版)》的编纂,源于地方水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历城县位于中国山东省,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水利设施和管理制度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地方政府意识到需要对水利资源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水利建设和管理。编纂水利志,不仅是对历史水利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水利规划的一种前瞻性构思。
水利志的编纂还反映了我国地方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历城县水利情况的详细记录,可以为后来的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此举体现了地方志在科学决策和历史传承中的重要作用。1988年版的《历城县水利志》不仅是地方水利事业的总结性文献,也是该县地方志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意义上看,这部水利志的出版标志着历城县在水利建设、资源管理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帮助历史学者、社会学者更好地理解当地的水利状况,也为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历史数据和理论支持。此外,它也是地方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记录了水利事业与当地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2、编纂过程与难点
《历城县水利志》的编纂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合作,且历时多年。首先,编纂小组需要收集大量的水利资料,包括历代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以及相关的水利技术与方法等。这些资料分布在不同的档案馆、地方政府机关和历史文献中,因此,如何搜集、整理并归档这些资料成了编纂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其次,编纂工作还面临资料不全和历史记录不准确的问题。在过去,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水利工程的记录存在缺失或错误,这对编纂工作造成了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编纂小组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尽可能地完善和修正相关资料。这一过程既考验了编纂者的历史敏感性,也体现了他们对水利工作精准描述的责任感。
最后,水利志的编纂不仅要有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还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易读性。因此,如何在技术性较强的水利内容与通俗易懂的表达之间找到平衡,是编纂过程中的另一大挑战。经过多次修改和讨论,最终形成了1988年版的《历城县水利志》,该版本在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读性方面做到了较好的融合。
3、内容结构与编排方式
《历城县水利志(1988年版)》的内容结构合理,主要分为几个部分:绪论、历城县水利的历史背景、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及水利资源的利用等。每个部分的内容详尽而全面,充分体现了地方水利工作的重要性。
其中,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历城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水利资源的基本状况,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提供了背景资料。接下来的章节重点介绍了历城县水利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历代水利设施的建设、修复与管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当地的农业灌溉,还包括防洪、灌排、供水等多重功能,这些内容在《历城县水利志》中的体现非常详细。
此外,水利志还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针对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展示了历城县水利事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整本水利志在编排方式上非常严谨,各部分内容衔接紧密,条理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在系统了解历城县水利事业的同时,对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4、对地方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历城县水利志(1988年版)》的出版不仅是对水利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地方发展的重要贡献。首先,通过记录和总结水利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经验,它为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特别是在抗旱、防洪、灌溉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了地方政府在后期决策时的重要依据。
其次,水利志的出版也加强了地方文化的传承。水利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因此水利志不仅是对水利事业的总结,也是一部地方发展的历史档案。它让后代能够了解历城县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及如何在这些条件下开展水利工作,从而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最后,《历城县水利志(1988年版)》在社会层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帮助公众更加清楚地了解水利工作的历史与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全社会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视。水利志的出版提升了人们的水利意识,为地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结:
《历城县水利志(1988年版)》作为地方性水利志的典范,不仅在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在实践中为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它通过详尽的资料记录和科学的分析,展示了历城县水利事业的历程及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部水利志的编纂与出版,不仅是水利历史的总结,更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成果。它为今天的水利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为后代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作为一本历史与实践并重的文献,《历城县水利志(1988年版)》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