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商品供应、商办工业、企业管理、民主管理等。
编纂人员:万金明 , 袁在之 , 王兆廷 , 易晓红
编纂单位:丹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内容时限:1911-1986
出版时间:1991年
目录
封面
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
前言
《四川省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编写领导小组
编写说明
图片
概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章民国时期的合作事业简况
第二章建国后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机构
第三章党、团、群众组织
第四章农副土特产品生产、收购和准销
第五章商品供应
第六章商办工业
第七章企业管理
第八章仓储 运输 安全工作
第九章合作商店、农村代购代销店
第十章职工队伍和工资福利
第十一章民主管理
勘误表
· 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是一部以地方供销体系为研究核心的志书,不仅记录了丹棱县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还展示了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农村经济与社会形态的缩影。全书从组织建设、经济活动、制度创新到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供销合作社作为城乡经济桥梁的重要作用。通过该志书,可以深入理解20世纪末丹棱县农业商品流通的运行逻辑,体会基层合作经济在国家大环境下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首先是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与管理模式,其次是经济运作与服务功能,再者是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最后是社会影响与历史价值。通过这些维度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还原《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的内容框架,也能为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基层经济组织的功能提供启示。
1、组织体系与管理模式
丹棱县供销合作社的发展,首先体现为组织体系的逐步完善。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合作社体系的建设经历了由零散到集中、由松散到规范的过程。《志书》中详细记录了供销合作社在不同阶段的机构设置、职能分工与层级管理,表现出一种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的制度特色。
在组织架构上,县级社作为核心枢纽,统筹协调基层供销站点,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联动关系。这种体系不仅保证了流通环节的畅通,也使得农副产品的收购、销售和分配能够高效进行。同时,《志书》强调了供销合作社在管理上的规范化,建立了财务、业务和人事等方面的制度,使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模式上,供销合作社采用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县社设立理事会与监事会,既保证了决策的集体性,又维护了监督的有效性。这种制度安排,不仅提升了组织的运行效率,也为合作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经验。
2、经济运作与服务功能
供销合作社的核心职能,在于经济运作和为农服务。《志书》中对丹棱县供销系统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有着详尽的记载。无论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还是农副产品的收购,供销合作社始终扮演着连接城乡的重要角色。
在农资供应方面,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分配,有效缓解了农村小农经济个体采购力弱、渠道不畅的问题。农民能够通过合作社获得化肥、农药、种子等关键物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这样的经济职能,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产品收购与销售方面,合作社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通道。通过供销系统,农民不仅能够将自家生产的余粮、副业产品出售,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系中。这种双向服务机制,既帮助农民解决了销售难题,也保障了城乡市场的物资平衡。
3、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供销合作社也面临着制度上的重大调整。《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充分反映了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探索与挑战。合作社不再仅仅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工具,而是逐渐探索市场化与多元化的道路。
在改革措施上,志书中记录了供销合作社逐步引入承包责任制、利润分配制等机制,使得社员与组织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制度创新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合作社经营活力的释放。
同时,合作社还尝试多种经营模式,如发展副业、兴办加工厂和运输队,以增加经济来源。这种探索体现了基层组织在转型期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4、社会影响与历史价值
《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不仅是一部经济志书,更具有深厚的社会学与历史价值。从社会影响来看,供销合作社在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城乡交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销体系的存在,使农村社会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保持基本的生产与生活秩序。通过合作社,农民逐渐认识到集体经济与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这对于形成社会凝聚力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长远意义。
在历史价值方面,这部志书不仅是地方经济运行的文献记录,也是研究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资料。它展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基层经济组织如何与国家政策互动、如何在市场化改革中寻找出路,从而为今天的乡村振兴与合作经济提供了经验借鉴。
总结:
《丹棱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是一部兼具地方特色与国家背景的志书,它通过详尽的资料与系统的整理,展现了丹棱县供销体系在组织建设、经济运作、制度改革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全貌。通过这本志书,我们能够清晰看到供销合作社作为一种独特经济组织,在20世纪末的中国农村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文在梳理与分析过程中,不仅重现了丹棱县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也尝试总结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无论是基层经济组织的治理经验,还是合作精神的传承价值,都值得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思考与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