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汉源县农业局志
内容简介: 一、编辑《汉源县农业局志》,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上对祖宗负责,现对‘四化’有利,下为子孙造福”的目的出发;发扬“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精神,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
编纂人员:潘承泉
编纂单位:四川省汉源县农业局
目录
封面
图片
序
凡例
《汉源县农业局志》读后
汉源县农业局志编纂领导组及编纂人员名单
前言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编 农业自然资源概况
第二篇 农业管理机构
第三篇 粮食生产
第四篇 栽桑养蚕
第五篇 农业经济
附 汉源县建国以来农田基本建设情况表
勘误表
· 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进行详细分析,深入探讨了该书所记录的汉源县农业发展的历程、农业政策、特色农作物、以及农业改革的成就与挑战。首先,文章回顾了这本志书的历史背景与编纂意义,分析了它作为地方志的重要性;接着,重点介绍了汉源县农业局的基本职责与发展方向,细致描述了该地区农业的主要产业和特色;然后,分析了1990年版志书中的农业政策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最后,结合现今农业发展形势,对这本志书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整篇文章不仅反映了汉源县农业局的发展轨迹,也为读者提供了对地方农业政策和地方志文化的深入理解。
1、汉源县农业局志的历史背景与编纂意义
《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作为地方志的一部分,是对汉源县农业局历史与工作的总结。它不仅是对地方农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也是对该县农业政策、技术进步、农民生活等方面的全面记录。这本志书的编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地方志编纂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与社会变革背景下,地方志成为了记录地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
编纂该志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更多的是为了通过整理农业历史,推动未来的发展。这本志书的编纂工作凝聚了多位农业专家与历史学者的心血,他们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力图呈现一个完整、真实的汉源县农业面貌。对当时的农业局来说,这本书的出版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与新篇章的开始。
《汉源县农业局志》在记录汉源县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研究地方志、农业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尤其是对于后来的农业政策制定、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它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这本志书成为了解地方农业文化、农民生活及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汉源县农业局的职责与发展方向
汉源县农业局是地方政府主管农业生产与发展事务的主要机构,承担着组织、管理和协调农业资源的重要职能。根据《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中的记载,农业局的工作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的规划与指导、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农民培训与教育等方面。这些职能构成了县级农业管理机构的基本框架,也反映了地方农业局如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推动地方农业的稳步发展。
1990年版的《汉源县农业局志》详细阐述了农业局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实践。这一时期,农业局根据国家的政策指引,逐步推动农业的集体化与现代化,鼓励农民实行土地承包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农业局还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并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
此外,汉源县农业局在发展方向上也紧跟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在农业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汉源县农业局根据地方特色,开展了以水稻种植、特色蔬菜种植等为主的多元化农业项目,提升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并成功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3、1990年版农业志书中的政策变迁
《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不仅记录了农业局的工作,还深入探讨了改革开放后,地方农业政策的具体实施与成效。在改革开放之前,汉源县的农业政策主要依赖于国家的统筹与计划,农业生产较为单一,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汉源县农业局开始逐步引导农民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农民从传统的粮食种植向多样化农业发展转变。
其中最为重要的政策变迁是土地承包制的推广。在1980年代初期,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承包,汉源县农业局积极响应并实施,推动了地方农业的改革。土地承包制不仅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为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农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也是该时期的一个重要政策。随着国内外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汉源县农业局在1990年版志书中详细记载了多项农业科技项目的引进情况,如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规范等。这些措施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让汉源县的农业发展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4、农业特色与地方经济的联系
《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对汉源县的农业特色进行了详细描述,特别是在特色作物种植方面,突出了地方农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汉源县地处四川省中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水稻、油菜、茶叶等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农业局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发展了地方特色农业,并在志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些特色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其中,水稻的种植一直是汉源县农业的主力产业。根据1990年版志书的记载,农业局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改良品种,极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此外,汉源县的油菜和茶叶也成为了重要的地方经济支柱,这些特色产业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还为外贸出口创造了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汉源县农业局还着力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与市场化,增强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志书中提到,农业局与地方企业合作,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为汉源县的农业产业增添了更多的市场活力。通过这些措施,汉源县逐渐形成了农业与地方经济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
总结:
综上所述,《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地方志书,它不仅系统地记录了汉源县农业的发展历程,还对当地农业政策的变迁、农业局的职责和农业特色进行了深刻剖析。通过这本志书,我们可以看到汉源县农业局如何在改革开放后,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并在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所述内容展示了地方志在记录历史、推动发展和学术研究中的多重功能。通过对《汉源县农业局志 1990年版》的研究,我们更加了解了地方政府在农业领域中的责任与创新,也为当前农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