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县人大志 1949-2016 201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罗江县人大志 1949-2016》
【作者】:《罗江县人大志》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时间】:2016
【页数】:438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行政区域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县域
第三章 辖区
第二编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章 代表
第一节 代表产生
第二节 代表名单
第二章 会议
第一节 历次会议
第二节 会议主席团
第三节 代表提案
第四节 会议决议
第三章 常务委员会
第一节 产生与职权
第二节 组成人员
第三节 召开会议
第三编 县(区)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章 代表选举
第一节 选举机构
第二节 选举工作
第三节 代表结构
第四节 代表名单
第二章 县(区)人大会议
第一节 县(区)历届人大会议
第二节 会议组织领导
第三章 大会选举
第一节 选举办法
第二节 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第四章 大会决议
第一节 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第二节 决议选录
第五章 议案和建议
第一节 议案和建议提出
第二节 议案审查
第三节 议案和建议的办理
第四编 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一章 县(区)人大常委会的产生与职权
第一节 县(区)人大常委会的产生
第二节 县(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第三节 县(区)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第二章 常委会议、主任会议
第一节 县(区)人大常委会议
第二节 主任会议
第三章 行使职权
第一节 决定重大事项
第二节 依法监督
第三节 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第四章 代表工作
第一节 代表培训
第二节 代表小组
第三节 联系代表
第四节 与上级人大代表的联系活动
第五章 指导乡镇人大工作
第一节 工作指导
第二节 干部和代表培训
第三节 业务指导
第六章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机构
第一节 机关建设及内设机构
第二节 县(区)人大常委会党组
第三节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第四节 办公室和各工作委员会职责
第五节 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
第七章 自身建设
第一节 思想作风建设
第二节 组织建设
第三节 制度建设
第五编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章 乡镇人大代表
第二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四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第六编 人物、名录
第一章 人大常委会人物简介、名录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主任、副主任
第二节 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
第三节 县(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名录
第二章 “一府两院”领导名录
第一节 县(区)政府(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
第二节 县(区)人民法院院长
第三节 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三章 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名录
第一节 全国人大代表
第二节 省人大代表
第三节 市人大代表
第七编 附录
第一章 文件选辑
第一节 决议
第二节 决定
第三节 办法 意见 规定
第二章 文存·经验总结
第三章 议案选载
后记
· 罗江县人大志 1949-2016 201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罗江县人大志 1949-2016 201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罗江县人大志 1949-2016(2016年版)》是罗江县人民代表大会历史发展的综合性文献资料,系统记录了自1949年罗江县建县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政策执行、地方立法及社会变迁等内容。这本书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罗江县人大工作和发展的历史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从四个方面的阐述来看,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地方人大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而且结合了重要的政治事件、地方治理、民生政策等内容,为了解和研究罗江县地方政治与社会结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通过对这本志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罗江县的发展脉络,并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地方政治运作、社会影响力、书籍评价等方面对《罗江县人大志》做出详细阐述。
1、罗江县人大志的历史沿革
《罗江县人大志》自1949年罗江县建县以来,记录了县人大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最初,罗江县并没有完善的地方人大制度,许多政治决策和地方管理基本上依赖于县政府的领导。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罗江县的地方治理逐渐纳入了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体系,成为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0年代,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普及,罗江县逐渐开始建立起地方人大机制,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和人大职能的逐步拓展,为地方治理奠定了基础。到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罗江县的地方人大开始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人大作为监督与立法机构的职能逐步凸显。
2016年版的《罗江县人大志》全面记录了自1949年到2016年的人大发展历程,详细列出了各届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地方政府和人大之间的关系以及重大决策的实施效果。该志书的出版标志着罗江县人大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系统化成为今后研究地方政治的基础。
2、地方政治运作的核心与变化
罗江县人大不仅在历史上扮演了地方立法的角色,而且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监督政府、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多重职能。最早,罗江县人大主要集中在监督行政工作的执行情况,尤其是在重大公共工程、财政管理等方面,人大代表参与审议和监督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落实。
随着地方政治的逐步发展,罗江县的人大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方面,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决策逐渐融入到地方政府的各项决策中。地方人大在县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显著,成为了协调政府和民众利益的重要桥梁。
2016年版《罗江县人大志》详细梳理了各届人大在地方政治运作中的具体职能,尤其是在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同时,志书中也记录了罗江县人大与社会各阶层的互动过程,展示了地方政治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
3、社会影响力与民生政策
《罗江县人大志》不仅是一本政治历史资料,它还通过对社会民生政策的记录,反映了地方政府如何应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如何改进和优化社会治理。自建县以来,罗江县的人大工作一直围绕民生问题展开,尤其是在农村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通过立法和政策推动,极大地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罗江县的人大开始更加注重民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大的代表们也积极参与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讨论和法律制定中,为罗江县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6年版《罗江县人大志》中对民生政策的记录尤为详细,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农村改革等方面,罗江县通过人大系统不断完善政策、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为整个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对《罗江县人大志》的评价与总结
《罗江县人大志 1949-2016(2016年版)》作为地方志的一部分,经过数年的编纂与整理,已成为研究罗江县政治历史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它不仅记录了罗江县地方政治的各个阶段,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罗江县的地方治理模式、政治运作和社会政策的演变。
尽管《罗江县人大志》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但它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书中的历史资料和经验总结,对今后的地方政府管理、人大工作、社会治理等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人大系统更好地服务民众,依然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借鉴的重要课题。
总结:《罗江县人大志 1949-2016(2016年版)》不仅是一本历史书籍,更是一部地方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见证。它为我们展示了罗江县在人大制度建设、地方政治运作及民生政策等方面的成就与经验,也为今后的地方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这本书,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地方人大制度的完善与地方发展的紧密联系,罗江县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