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波阳县水利志
内容简介: 一、《波阳县水利志》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实地反映波阳水利的历史和现状,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全志内容包括水利环境,水利、电力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机构,人物,艺文等。重点记述建国四十年来水利建设情况。 三、时空界限:时限始自有资料可查之年,下断于1989年,个别重要事件适当延长下限。地域限于波阳县和省、专设在波阳境内的珠湖农场、饶丰综合垦殖场、乐丰良种繁殖场,因而志书中有关全县性的数据与历来规划、年报均不同。
编纂人员:郑朝京 , 李炳才 , 洪来顺
出版时间:1992年
出版单位:同济大学出版社
· 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与现实价值的地方志书,以详实的资料和系统的编排,全面反映了波阳县在水利建设、水域管理、防洪抗旱以及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历史轨迹与成就。它不仅是一部水利工程和管理制度的记录,更是社会经济变迁的缩影。本书通过对水系特征的描写、工程建设的记载、管理体制的梳理以及社会影响的阐释,展现了波阳县人民在治理水患、开发水资源方面的不懈努力与智慧结晶。阅读全书,不仅可以窥见波阳县从古至今的水利脉络,更能体会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建设之间的紧密关系。《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既是地方志书的珍贵成果,也是后人研究区域发展、借鉴历史经验的重要参考。因此,本文将从水系特征、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全面揭示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1、水系特征与自然格局
波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境内水系纵横,河流、湖泊、溪渠交错分布。《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中,对这些水系的自然特征有着细致的记载。书中指出,波阳县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势低洼,降水丰沛,河网密集,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频繁的洪涝灾害。
在自然格局的描绘中,本志书不仅关注主要河流的流向和汇集,还将支流、小溪以及人工沟渠纳入描述,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网络图景。这种细致的描写,为研究区域生态和水资源分布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反映了地方志书在编纂过程中的科学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志书强调了鄱阳湖在波阳县水利格局中的核心作用。湖泊作为天然调蓄库,对洪水调控和灌溉供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湖水涨落对沿湖居民的生计也构成挑战。这种双重性,正是地方水系特征的独特表现。
2、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对历代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有着详尽的记载。无论是古代修筑的堤防、涵闸,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大中型水库、排灌设施,都在书中留下了翔实的数据和文字说明。这些资料展现了波阳县人民在与自然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志书中提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波阳县的水利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大量骨干工程相继兴建,排涝系统逐步完善,灌溉面积显著扩大。这些工程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有效缓解了洪涝灾害的影响,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工程规模与数量的记录,本志书还注重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总结。例如,涵洞、闸门的设计改进,泵站机械化的普及,都反映了水利建设从传统经验向现代科学逐步转变的轨迹。这种历史视角,不仅是技术发展的记述,更是社会进步的印证。
3、水利管理制度与政策演进
在《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中,管理制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建设,更依赖于后续的管理与维护。书中梳理了从古代地方官府治水,到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局、管理站的设立与职能演变的全过程,展现了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的历程。
尤其在20世纪后期,随着水利工程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单一的民间自发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要。政府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的管理机构,形成了涵盖水利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完整体系。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益,也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此外,志书还详细记载了地方性水利法规和政策的颁布实施,如水资源使用费的征收、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责任制等。这些制度的施行,使水利建设与管理逐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为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4、水利事业的社会经济影响
《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不仅仅是工程与制度的汇编,更深刻揭示了水利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首先,水利建设直接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升。灌溉系统的完善,使得传统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农作物产量逐年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其次,水利工程在促进地方工业和交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许多水库和泵站不仅用于农业灌溉,还兼顾发电和供水,推动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同时,河道的整治和航运的改善,便利了物资运输和区域交流,拓展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水利事业的推进带动了社会组织和观念的转变。集体劳动、合作管理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得以实践,强化了群众的凝聚力与集体意识。这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风貌的进步。
总结:
《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作为地方志书的典型代表,以其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后人提供了一幅波阳县水利事业的历史画卷。无论是自然水系的描绘,还是工程建设的记录,抑或是管理制度的演进与社会影响的分析,都体现了水利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水系特征、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社会影响四个方面的梳理,揭示了《波阳县水利志_1992版_》的价值与意义。它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未来发展的镜鉴。作为地方文化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志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