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惠安县科协志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史观,力求真实、系统、准确地记述惠安县科协系统的历史与现 状,以利存史资治,为惠安县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本志编修上限时间为1956年(大事记中有关科技活动可上溯至古代),下限时间为 2013年12月31日。乡、镇(公社)科普协会地域记述范围:1996年以前,含析出隶属泉 港区的山腰、后龙、南埔、涂岭、山腰盐场5个乡(镇、场);2010年3月25日前,含析 出隶属泉州台商投资区的东园、洛阳、白崎、张坂4个乡镇。上述9个乡、镇(场)科普协 会记述,因政令权限所致,故从简或略。 三、本志由概述、本级科协、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乡镇科普协会(企业、学校、 村级科协)、人物、大事记、附录等部分组成,设章、节、目等序码编目。 四、本志以文为主,辅以表、图和照片。文字记述采用现代汉语语体文,对事物一般不 加评论,寓褒贬于记叙之中。 五、对历史行政区划、地名、机构、官职、人物等均按当时称谓书写,适当加括号注 明。一般不加职务,直呼其名。计量单位以标准计量单位为准。 六、大事记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相结合的体裁。记述以科协系统活动为主线,兼及科 技人员出国、获奖、科技成果等。 七、人物章节由人物简介、传记、人物表组成,收录科技方面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惠籍 科技人物,包括能工巧匠。境域内专业技术人员不论惠籍、客籍均予收录。 八、本志资料主要取自惠安县科协历年简讯、总结、上报资料,惠安县档案馆存档资料 和1998年版《惠安县志》《惠安史志经纬》《惠安县统计年鉴》,以及县有关各局、部门,各 乡镇科普协会和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提供的资料,有关报刊等,书中不注明出处。
编纂单位:《惠安县科协志(1956~2013)》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56-2013
出版时间:2014年
出版单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5-4608-3
· 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是一部系统记录惠安县科学技术协会发展历程、组织结构、活动实践和未来展望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回顾了科协在地方科技事业中的历史作用,也展现了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努力。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介绍《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的编纂背景与基本框架,探讨其成书过程和定位;其次,分析志书中关于惠安县科技发展的制度建设和学术活动,突出科协在推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第三,重点论述惠安县科协在社会服务、科普宣传及科技创新推广中的实践经验;最后,展望《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所折射出的地方科技发展的长远意义,揭示其对未来工作的指导价值。通过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部志书在地方科技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也能为地方志书的编纂提供有益借鉴。
1、编纂背景与整体框架
《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的编纂工作是惠安县科协在总结多年工作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地方志书,它不仅承载着记录历史的功能,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惠安县科技发展脉络的重要载体。编纂团队秉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原则,从资料收集到章节编排,都力求严谨细致,确保志书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在整体结构上,《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分为若干篇章,涵盖了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普活动、社会服务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每一部分内容都配以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使得读者能够通过文字直观地了解科协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与成效。这种框架设计,既有宏观上的系统性,又兼顾微观的细节展示。
从成书意义来看,该志书既是惠安县科技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县域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后人研究地方科技文化的演变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基础,更为今后地方科协的发展指明方向。
2、科技制度建设与学术交流
在《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中,科技制度建设占据重要地位。惠安县科协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这些制度不仅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各类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规范的章程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流程,科协实现了组织的长效运行。
学术交流是科协工作的另一大亮点。志书详细记录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专家讲座和技术论坛的举办情况。这些活动不仅为本地科技人员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先进科技成果在地方的推广与应用。尤其是在农业、渔业和石雕等惠安特色产业领域,学术交流带来的经验和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中还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科协不断为惠安县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逐步形成了以本地骨干为主、外部专家为辅的多层次人才结构。这为惠安县科技发展的持续动力提供了保障。
3、社会服务与科普宣传
《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特别强调了科协在社会服务和科普宣传中的作用。作为联系科技界与群众的桥梁,科协不仅服务于科研人员,还广泛面向普通百姓,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通过科技下乡、科普讲堂、展览展示等活动,惠安县群众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志书的记载中,科协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例如,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夏令营和实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接触科学、了解科学,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这种服务模式,有助于为惠安县科技事业储备后备力量。
同时,科协在社会公益领域的参与也值得关注。《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记载了科协在防灾减灾、环保宣传、健康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通过跨部门协作和社会动员,科协有效地把科技服务融入到社会治理中,彰显了科技为民、服务大众的核心理念。
4、未来发展与长远意义
在总结过去的同时,《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也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协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务领域。这种前瞻性的思考,使得志书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未来行动的指南。
长远来看,该志书的编纂体现了惠安县对于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视。通过系统总结科协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可以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无论是制度优化、人才培养,还是科普推广与社会服务,志书中都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形成了地方科技发展的一种“记忆库”。
更为重要的是,《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折射出地方治理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提醒人们,科技不仅是推动经济的动力,更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这种价值认知,对未来惠安县乃至更广范围的社会发展都具有启示意义。
总结:
总体而言,《惠安县科协志_12014版_》是一部兼具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文献。它完整记录了惠安县科协的发展轨迹和多方面成果,展示了科技力量如何深刻影响地方社会生活与经济建设。通过这部志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地方科技事业的演变过程,也能感受到科协工作者在推动社会进步中付出的不懈努力。
这部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总结,更在于启示。它让我们认识到,科技的发展需要制度保障、人才支持和社会参与,而科协正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体。未来,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惠安县科协必将继续在创新驱动、科普教育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