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新街回族乡志 1944-2007 200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会泽新街回族乡志 1944-2007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全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编纂人员:保明航
编纂单位:会泽新街回族乡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44-2007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单位:云南民族出版社
目录
封面
会泽新街回族乡志
《会泽新街回族乡志》编纂委员会
《会泽新街回族乡志》编辑人员
《会泽新街回族乡志》审定人员
题词
图片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三篇 人口
第四篇 综合经济
第五篇 农业
第六篇 畜牧业
第七篇 林业
第八篇 水利
第九篇 工业
第十篇 交通
第十一篇 邮电
第十二篇 商业
第十三篇 粮油
第十四篇 财税
第十五篇 金融
第十六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第十七篇 党群
第十八篇 政权政协
第十九篇 司法
第二十篇 武装
第二十一篇 民政
第二十二篇 劳动人事
第二十三篇 文化
第二十四篇 教育
第二十五篇 科技
第二十六篇 体育
第二十七篇 医药卫生
第二十八篇 民族宗教
第二十九篇 风俗习惯
第三十篇 民歌 民谣农谚
第三十一篇 人物
附录
后记
版权页
· 会泽新街回族乡志 1944-2007 200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会泽新街回族乡志 1944-2007 200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会泽新街回族乡志 1944—2007(2009年版)》是一部承载地方记忆、凝结民族智慧的志书,全面系统地记录了云南省会泽县新街回族乡六十余年间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本志以真实、详实的史料为依据,展示了新街回族乡从解放前的封闭贫困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兴盛的历史轨迹,体现了回汉民族团结共荣的社会风貌。书中涵盖了政治沿革、经济变迁、文化教育、风俗民情等多个方面,既是地方发展的缩影,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将从历史沿革与地理变迁、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与宗教生活、教育进步与社会变革四个方面,对该志书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解读,以期深入探究新街回族乡在时代洪流中的奋进精神与文化内核。
1、历史沿革与地理变迁
新街回族乡地处云南省会泽县东北部,地理位置独特,山水交融,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会泽新街回族乡志》详细记录了该乡自民国时期以来的地理格局与行政沿革。1944年之前,新街地区多为自然村落,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交通闭塞,信息交流受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新街逐渐成为连接会泽与昭通的重要节点。
在地理变迁方面,本志重点描绘了新街地区的山川河流、土地利用与生态演变过程。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开发运动中,当地人民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开荒种田,修建梯田,使山地农业得到显著发展。志书还记录了20世纪末以来的生态保护措施,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有效改善了自然环境,增强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历史沿革章节还展现了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轨迹。从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体制,再到1980年代后的乡镇行政改革,新街回族乡的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反映了国家政治发展与基层自治的互动过程。这一演变不仅体现了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也折射出地方社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积极响应。
2、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
《会泽新街回族乡志》对新街乡经济结构的变迁进行了详尽描绘。从1949年前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闭状态,到改革开放后多元化产业的崛起,新街的经济发展历程堪称地方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企业、手工业与商贸业的兴起,使新街经济逐步走出单一农业依赖的困境。
志书中对于农业发展的记录尤为详实。新街乡的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马铃薯等,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优质品种,发展养殖业与经济林果业,促进了农村收入的稳步增长。2000年后,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农村合作社与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建立,为乡民带来了新的致富机遇。
此外,乡志还记载了新街商业、交通与旅游业的发展。依托地理位置优势,新街逐步形成了以农贸市场为中心的商贸体系,促进了区域商品流通。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回族饮食、传统节庆、民俗表演等元素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资源,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3、民族文化与宗教生活
新街回族乡是云南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其中以回族为主,与汉、彝等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格局。《会泽新街回族乡志》在文化篇章中,详细记录了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语言习惯、婚丧礼仪与节庆活动,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包容特质。
伊斯兰教在新街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乡志记载了当地清真寺的建设沿革、教职人员的传承以及宗教教育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在文化复兴与宗教政策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新街的宗教活动逐渐恢复规范,清真饮食与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成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同时,志书还展示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新街的民间艺术、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例如,传统婚礼中融入现代礼仪,回族饮食中出现本地化创新菜肴,形成了多元共存、相互促进的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新街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4、教育进步与社会变革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新街回族乡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会泽新街回族乡志》对各个时期教育状况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记载。建国初期,教育基础薄弱,文盲率高,学校数量有限。1950年代后,随着国家普及教育政策的实施,乡内相继建立小学、中学,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的覆盖。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教育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乡志中指出,新街积极实施“科教兴乡”战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提升。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教育投入的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走进乡村课堂,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女童教育和民族教育的推进,也使得社会性别平等与文化传承得到有效保障。
教育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变革。越来越多的青年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就业与深造,促进了人口结构与社会观念的更新。乡志中提到的“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新街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教育不仅改变了个体命运,也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使新街乡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结:
总体而言,《会泽新街回族乡志 1944—2007(2009年版)》是一部内容翔实、结构严谨的地方志作品。它以时间为脉络,以社会发展为主线,生动再现了新街回族乡六十余年的沧桑巨变。从历史沿革到经济发展,从民族文化到教育事业,志书不仅保存了地方记忆,也为后人研究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这部乡志所展现的,不仅是一个乡镇的历史,更是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缩影。它昭示着一个民族地区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阅读此志,既是回望历史的过程,也是理解未来方向的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