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五华教育史话》
【作者】:夏本戎主编;政协昆明市五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时间】:2004
【页数】:269
【ISBN】:7810687417
与时俱进的五华教育 卢义
五华前代学校述略 万揆一
清代云南贡院史事拾零 朱端强
五华经正育材书院述略 李孝友
云南陆军讲武堂 黄茂槐
云南大学教育轶事 陈立言
西南联大史话 张曼菱
西南联大和云南师大的育人历程 杨立德
云南民族大学散记 杨镇圭
漫忆五华文理学院 吴棠
百年教育兴隆街 余斌
从省立第一中学到昆华中学 李瑞 陈立言
昆一中漫忆 刘文孝
由东大附中到云大附中 刘中兴
话说南菁学校 赵静庄
学子遍三迤 英才兴九州——话昆明市明德中学 金以侠
忆在联大附中三年的读书生活 张一飞
从中法大学附中到昆明第五中学 姚晓华
昆明市第二中学述略 文华
忆国立西南中山中学 杨毓骧
解放前五华区的女子教育 郭亚非
20世纪90年代前五华区学校发展概要 纳钟明
昆明市五华区教育事业发展概述 郑炳昆
之江巷的教育情结 杨莉年
怀念我的母校五华一中 彭学名
双塔寺畔的韶山小学 陶伦
话说武成小学的特色教育 学仁
历史悠久的布新小学 伍文
红旗小学的科普植物园 佳木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轶闻趣事 徐甘蒂
话说春城小学 李志强
从滇光幼稚园到市第二幼儿园 周蕊
在爱心中成长——记西南第一所智障特殊教育学校 徐甘蒂 徐娥
五华区成人教育琐忆 刘岭南 李小辉
中共五华区委党校今昔谈 夏华
五华区“希望工程”活动纪实 铁瑞林 李文捷
靛花巷与北大文科研究所 陈立言
柏西文与云南早期英语教育 萧霁虹
· 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是对五华地区教育发展的全面回顾,通过详细的史料梳理和事件分析,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演变历程。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进行详细阐述,首先介绍其历史背景和编辑缘由,其次探讨书中的教育内容及其现实意义,然后分析教育史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最后总结该书在当代教育史研究中的贡献和影响。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探讨,本文力求对《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的全面性、历史性和学术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1、书籍背景与编辑缘由
《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的编辑背景源于五华地区教育史的长久积淀。五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传统与深厚的基础。该书的编辑初衷是为了全面梳理五华地区教育发展脉络,展示其教育成就,尤其是在近现代教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编辑者通过大量历史档案和实地考察,力求呈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五华教育史。
五华地区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科举制的背景下,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因此,编辑《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不仅是对五华教育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五华历史文化的再现。书籍的问世,是对五华教育及文化历史的一次历史性总结。
同时,编辑者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面临了众多挑战。例如,五华的教育资料多散落于各地,部分历史资料存在遗失或不完整的情况。为了确保书籍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编辑者不得不进行大量的考证和修复工作。因此,《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的编辑工作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2、书中的教育内容及现实意义
《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详细介绍了五华地区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内容,包括经典的科举制度、乡村教育的变迁、以及现代教育的兴起等。科举制度是五华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五华学子通过科举途径走向了官场和学术界,这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也对五华的文化氛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五华在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变革。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政策调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五华地区教育发展的迅猛变化,这些都在书中得到了详细的讨论。书籍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教育政策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改革对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现实意义上看,《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的出版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教育的变革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更是涉及到实践层面的深刻课题。五华的教育史能够为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尤其是在乡村教育、教育公平等问题上的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教育史中的关键人物与事件
《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不仅关注教育制度的变化,还重点介绍了五华地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五华涌现了众多教育家和学者,他们在不同时期推动了五华教育的前进。例如,历史上曾有一位五华籍的举人,他不仅自己科举成功,还在本地办学,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这在五华教育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此外,书中还详细记录了五华教育史上一些重要的教育事件,比如民国时期五华地区兴办的现代学堂,它们不仅提升了本地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还影响了周边地区。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五华地区教育的变迁与发展。
关键人物与事件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且富有层次感,作者不仅从宏观角度回顾教育的进步,也通过人物的鲜活事例,让读者感受到教育事业的艰辛与辉煌。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教育改变命运、影响社会的深远力量。
4、书籍的学术贡献与影响
《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不仅是一本地方教育史的著作,它更为中国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五华地区的教育史,尤其是在科举制度、乡村教育及现代教育变革中的经历,是中国教育史的一个缩影。因此,该书的学术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五华教育史的系统梳理,书籍为其他地区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它展现了如何在地方教育史研究中处理史料、人物和事件的关系,使得地方性教育史研究有了更加严谨的学术框架。此外,书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史研究视角,尤其是在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互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总的来说,《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的出版,不仅是五华教育发展的总结,更是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它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无疑为学术界及社会提供了极大的贡献。
总结:
通过对《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的多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这本书不仅是五华地区教育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它通过详实的史料、鲜活的事件与人物,展示了五华教育的起伏与发展,同时也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经验。
作为一部地方性教育史著作,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具备一定的学术前瞻性。《五华教育史话_2004版_》的出版,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方教育与国家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史学参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