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城乡建设志 199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江油城乡建设志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城乡建设环境、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村镇建设、房地产等章。
编纂人员:刘让贵
编纂单位:江油市建设委员会
出版时间:1998年
目录
封面
四川省江油市地方志江油城乡建设志
《江油城乡建设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图片
序言
目录
附图
一九四九年中坝、太平、三合场街道及主要街巷示意图
中坝城区街道图
中坝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
凡例
概述
第一章 城乡建设环境
第二章 古城风貌
第三章 城市规划
第四章 市政设施
第五章 公用事业
第六章 园林绿化
第七章 风景名胜
第八章 建筑
第九章 房地产
第十章 市工业开发区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第十二章 村镇建设
第十三章 管理与机构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
· 江油城乡建设志 199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江油城乡建设志 199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是一部全面记录江油市城乡建设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它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油在改革开放后城乡面貌的巨大变迁。该志书不仅回顾了江油城乡规划、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历史脉络,更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揭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艰辛与辉煌。从城市布局的优化,到农村住房的改善,从交通网络的构建,到市政设施的完善,每一处细节都反映出江油人民在追求现代化道路上的智慧与奋斗。《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后人了解江油建设经验的重要参考文献。本文将从“城乡规划演进”、“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与社区发展”、“生态与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系统分析这部志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展现江油城乡建设的发展轨迹与精神风貌。
1、城乡规划演进的历史脉络
《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首先系统地梳理了江油城乡规划的形成与演变。自20世纪50年代起,江油在新中国建设的浪潮中逐步建立起城乡规划体系,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总体规划得以完善。志书详述了江油城区由老城扩展到新城的空间布局调整,展示了从分散型城镇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油的城乡规划理念逐步从“建设型”向“发展型”转变。志书中记载了政府对城市功能分区的重新划定,工业区、居住区、文化区、行政区布局合理,形成了“以涪江为轴、南北拓展、东西延伸”的城市空间格局。这一阶段的规划理念体现出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此外,志书还强调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推进。江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实现了城乡在空间与经济上的联动发展。这种规划理念,为后来江油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的重要篇章之一。志书详细记录了江油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建设成就。特别是交通建设,公路、铁路网络的完善,使江油成为川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志书指出,至1998年,江油已形成“公路通乡、道路连村”的交通体系。
水利设施的建设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志书记载了涪江治理工程、灌溉系统建设等重大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与此同时,江油的电力建设快速发展,从最初的小型发电站逐步形成区域性供电网,为城乡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了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志书中对排水系统、供气工程、城市照明等项目的描述,展现了江油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的显著进步。这些基础工程的完成,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也标志着江油在城市建设领域迈向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新阶段。
3、住房与社区发展的时代变迁
住房建设是江油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详细记录了从建国初期的公房制度,到改革开放后的商品房制度转型历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油开始探索住房制度改革,推行住房商品化和分配货币化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住房建设市场的活力。
志书中描绘了城区住宅区从简易平房向多层、小高层住宅的转变过程,社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绿化、道路、学校、医疗等设施逐步跟进,城市居住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这一时期,江油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如太平小区、纪念碑片区等,成为城市建设的样板。
在农村地区,住房改善工程同样取得显著成效。志书记载了农民自建房屋的标准化、砖瓦结构的普及,以及村镇规划的科学化。江油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新农村居住示范点”,通过统一规划与指导,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使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差距逐步缩小。
4、生态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共进
《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不仅关注物质建设,也高度重视生态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志书详细介绍了江油在城市绿化、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划与实践。城市绿地系统不断完善,公园、广场、绿道相互连通,形成了宜居宜游的生态空间格局。
志书指出,江油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实施“清洁江油”工程和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城市空气质量与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业污染治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措施,体现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前瞻意识。
在文化建设方面,志书充分展现了江油作为李白故里的文化底蕴。城市建设中融入了文化元素,如李白纪念馆、诗意景观雕塑、文化广场等,使城市空间与文化精神相互融合。这种“文化+生态”的建设思路,使江油城市不仅具备现代功能,更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总结:
《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以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史料,全景式地展现了江油市城乡建设的宏伟历程。从宏观规划到微观建设,从基础设施到生态文明,每一章节都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奋斗与荣耀。它不仅是一部地方建设志,更是一部江油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文献。
透过这部志书,我们能够看到江油城乡发展的轨迹,也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革。它所体现的科学规划理念、民生改善成效与文化传承意识,为当代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无论是研究地方志、城乡发展,还是探索可持续城市模式,《江油城乡建设志(1998年版)》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