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富民县供销合作事业的历史和现状。
编纂人员:谢逊
编纂单位: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1991年
出版单位:云南大学出版社
目录
封面
题词
《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序言(一)
序言(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
第二章 经营商品
第三章 饮食服务
第四章 扶持生产与科技
第五章 管理
第六章 党群工作
编后语
版权页
· 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 199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是一部系统记述富民县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志书。它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编撰体例,全面反映了富民县供销合作社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发展脉络与社会贡献。全书不仅记录了供销体系在农产品收购、生活资料供应、农业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实践,还揭示了地方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供销合作社的转型路径与经验教训。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时代意义、组织体系与业务布局、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四个方面,对《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展示这部志书在地方经济史、合作经济学与社会治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其在新时代的借鉴意义。
一、编纂背景与时代意义
《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的编纂工作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于1991年。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阶段,合作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型。编纂此志,既是对富民县供销事业四十余年发展历程的系统回顾,也是对改革开放背景下供销体系调整的真实记录。
在宏观层面上,该志书反映了国家对地方志文化工程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地方志修志热潮,供销合作社作为联系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自然成为地方志编纂的重点领域。富民县以此为契机,通过志书整理,不仅总结了本县供销事业的发展经验,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微观层面,该志的编纂还体现了地方干部与经济学者的学术自觉。编委会在资料搜集过程中,走访老干部、查阅档案、整理统计数据,形成了丰富的一手史料。这种“以志为镜”的精神,使得该志书不仅具有历史记录功能,更具备现实指导意义。
二、组织体系与业务布局
《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详细记载了富民县供销系统的组织架构演变。自建国初期设立供销合作总社以来,富民县逐步形成了县、区、乡三级供销网络。这一体系在物资流通、市场调节、价格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桥梁。
在业务布局上,供销合作社涵盖了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日用百货销售、生产资料调配等多个方面。尤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供销系统承担了重要的计划经济职能,是农民获取生产资料与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富民县供销社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尝试股份合作、联营企业、专业服务社等多种形式。
此外,志书还系统记录了各基层供销社的管理模式与业务创新。例如,东村供销社首创“社员股金合作制”,南桥供销社开展“农技推广与农资直供”一体化服务。这些实践充分展示了供销体系在服务“三农”中的灵活性与生命力。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
供销合作社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对这一点有详尽论述。志中指出,供销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收入提升、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建立农副产品收购网点和生活资料供应站,供销社有效解决了城乡商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志书还详细记载了供销合作社在社会公益方面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富民县供销系统主动参与扶贫帮困、灾后救助、农民培训等社会活动。供销社不仅承担了物资供应任务,还兼顾农村信用、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职能,形成了经济与社会功能并重的服务模式。
随着改革深化,供销社逐步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志书特别强调,在这一转型时期,富民县供销系统通过优化管理、引入企业化机制、拓展多元化经营,保持了较强的经济活力。供销体系由“计划调节者”转变为“市场参与者”,显示了地方经济组织的适应力与创新精神。
四、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研究地方经济史提供了权威依据;二是为供销体系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三是为当代合作经济的理论探索奠定了史实基础。该志书以丰富的史料与客观的笔法,展现了供销合作社从诞生、成长到改革的全过程。
从现实启示角度看,该志书所反映的供销合作精神——“服务农民、合作共赢、集体发展”——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供销合作社再次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富民县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合作经济原则、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的编纂经验本身也是文化传承的典范。志书注重史料真实性、逻辑严密性与语言规范性,为后续地方志编纂提供了宝贵参考。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志,更是一部承载社会记忆与时代精神的地方史书。
总结:
《富民县供销合作社志(1991年版)》是一部凝聚了时代精神与地方智慧的历史文献。它通过对供销合作体系的系统梳理,全面展现了富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无论是组织架构的演变、业务布局的创新,还是社会服务的拓展,都反映出合作经济在中国农村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与持久生命力。
从历史走向现实,该志书不仅是地方经济记忆的载体,更是新时代供销体系改革的重要参考。其所蕴含的合作精神、服务理念与制度智慧,仍将对当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