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抗洪救灾志(2007) 200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泸县抗洪救灾志(2007)
内容简介: 一、志名 志名为《泸县抗洪救灾志(2007)》。此志是根据泸县2007年洪灾自然情况和因洪致灾、抗洪救灾等社会情况的综合记述专志。
编纂人员:熊起贵
编纂单位:泸县地方志办公室
目录
封面
泸县抗洪救灾志
编纂委员会成立
编采人员
审稿人员
图片
资料提供单位、撰稿人登记表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特载
第一章 县域河流
第二章 气候雨情
第三章 灾情损失
第四章 抗洪抢险指挥
第五章 抗洪救灾宣传报道
第六章 抗洪抢险
第七章 赈灾捐赠
第八章 后勤保障
第九章 灾后重建
第十章 抗洪人物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
· 泸县抗洪救灾志(2007) 200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泸县抗洪救灾志(2007) 200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2007年《泸县抗洪救灾志》是一部系统记录泸县在严重洪灾面前,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自救的史料文献。该书不仅还原了洪水发生的背景与经过,还详细描绘了各级政府、社会力量与普通百姓在抗洪救灾中的顽强意志与伟大实践。它是一部纪实性极强的地方抗灾志书,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与精神力量。本文将从灾情回顾与背景、抗洪行动与组织、群众力量与社会支援、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四个方面展开,结合《泸县抗洪救灾志(2007年版)》的相关内容,全面展示这场抗洪救灾的真实历程。通过层层剖析,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泸县人民在灾难面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能体会到灾后总结与志书编撰的重要价值。全篇力求通过丰富的细节与深刻的阐述,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那段难忘的抗洪岁月与人性光辉。
1、灾情背景与洪水成因
2007年泸县所经历的洪灾,是由多重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而成。该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沱江流域持续暴雨,水位急剧上涨,河道行洪能力受到严重挑战。泸县地处丘陵与平坝交错地带,地势复杂,水系纵横,一旦降雨集中,极易形成内涝与外洪叠加的局面,从而导致灾情快速扩大。
《泸县抗洪救灾志》详细记载了当年气象条件的异常情况。由于雨量集中、强度大,加之上游来水持续增加,沱江、濑溪河等主要水体均出现超警戒水位现象,部分堤坝甚至出现溃口风险。这种突发性与持续性相结合的极端水文条件,是洪灾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
除了自然因素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加重了灾害的影响。部分河道由于长期泥沙淤积、治理投入不足,行洪能力削弱;部分低洼地带因人口聚集、设施不足,在洪水来临时缺乏有效防御。志书中对此有着冷静的剖析,为后续的治理与经验总结提供了重要参考。
2、抗洪组织与政府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泸县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抗洪救灾指挥部,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组织体系。这种高效的组织架构,为抗洪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洪灾最为严峻的时刻,县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坚守堤坝、指挥抢险。他们不仅要面对水情、险情的不断变化,还要协调物资、人员的紧急调度。志书记载的许多场景,展现了干部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
政府还充分发挥了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公安部门负责疏散群众与维持秩序,交通部门紧急抢修道路以保证物资运输,水利部门昼夜监测水位并指导堤防加固,卫生部门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防疫和救治。各环节的紧密配合,确保了抗洪救灾行动的整体效率与成效。
3、群众力量与社会支援
在洪水来袭的关键时刻,泸县广大人民群众展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与牺牲精神。志书中记载,无论是青壮年还是老人妇女,大家纷纷投身到抗洪一线,参与堤坝加固、运送沙袋、救助伤员等工作。他们以无畏的行动诠释了“众志成城”的深刻含义。
群众自发组织的抗洪队伍,成为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在一些偏远乡村,当官方救援力量暂时无法抵达时,当地百姓依靠经验和勇气,自发组织互助,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线”。这种草根力量不仅在实际救灾中发挥作用,更激励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士气。
社会各界的支援也为泸县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支持。周边县市派出救援队伍,省市级政府紧急调配物资,慈善组织与企业踊跃捐款捐物。这种跨区域、跨群体的支援,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合力,让泸县在最危险的时刻得以稳住局面。
4、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
《泸县抗洪救灾志》的编撰,不仅是对2007年洪灾的忠实记录,更是对那段历史经验与精神财富的系统总结。它让后人能够清晰地看到,当灾难来临时,一个地方如何组织、如何行动、如何自救与互助。
从长远来看,这部志书具有重要的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通过详实的数据与案例,它提醒人们重视防洪工程的建设,警示社会要增强应急管理与风险意识。许多细节性的教训,都成为后来水利治理与城乡规划的重要参考。
更为重要的是,志书所展现的精神价值具有永恒意义。团结互助、无畏坚守、科学应对,这些品质不仅属于泸县人民,也属于中华民族抗灾精神的一部分。它是地域性的历史记忆,更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值得不断传承与弘扬。
总结:
《泸县抗洪救灾志(2007年版)》以其客观翔实的记载与深刻的思考,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地方志书。它不仅忠实记录了洪灾的发生与抗争过程,更让人们看到了制度的力量、群众的智慧与民族的精神。通过对灾情背景、政府行动、群众参与以及历史意义的全面梳理,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场灾难所带来的警示与启示。
这部志书是泸县人民用血汗与勇气写下的历史篇章,它不仅属于2007年的泸县,也属于整个中国社会抗灾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唯有科学治理与团结互助,才能让社会更加安全稳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是对未来最好的守护。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