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 199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雅安地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包括防洪、水土保持、电力建设、水产养殖等。
编纂人员:范子英 , 卢荫松
编纂单位:四川省雅安地区不利电力局
内容时限:0000-1995
出版时间:1997年
出版单位: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目录
封面
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
《雅安地区地方志丛书》主编、编辑
《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编辑室
《雅安地区地方志丛书》总序
序一
序二
凡例
图片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自然与社会环境
第二篇水利
第三篇防洪
第四篇水土保持
第五篇水政
第六篇电力
第七篇基本建设工程管理
第八篇水产
第九篇科技
第十篇组织机构
文存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
· 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 199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 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 199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1997年版)》是一部系统记述雅安地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它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数据和细致的叙述,全面展示了雅安地区自建国以来水利与电力事业的起步、成长与变迁。全书不仅记录了各类水库、堤防、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也反映了地方经济结构、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水利建设与区域治理、电力发展与社会变迁、生态保护与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对该志书进行详细阐述,揭示其作为地方志书在时代背景中的独特意义。通过对1997年版的研究与解读,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雅安地区在20世纪末期的经济社会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1、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
《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1997年版)》的编纂工作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是雅安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期,国家“八五”计划的实施带动了地方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水利与电力工程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编纂这部志书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经验、保存资料,更是为后续规划提供参考。
从史料角度看,该志书的资料来源广泛,既有地方档案、政府文件,也有基层调查、专家访谈等一手资料。编者秉持“求真、务实、系统、完整”的原则,对历年建设项目、灾害情况及技术革新进行详实记录,确保每一数据、每一事件都有据可查。它不仅具备研究价值,也成为政府决策与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
此外,该志书的史料价值还体现在时间跨度与地域广度上。书中所涉及的时间上溯民国时期,下至90年代中期,地域涵盖雅安地区所辖各县市。通过纵横对比的方式,全面呈现了雅安水利电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脉络。
2、水利建设与区域治理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境内山高谷深、河流密布,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期以来,防洪、灌溉与水资源调配一直是区域治理的重点问题。《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对历年水利工程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包括大中型水库的兴建、小型灌区的建设以及防洪堤坝的加固等。
书中对如芦山、名山、天全等县的重点工程均有专章介绍。例如飞仙关水库的修建,不仅改善了灌溉条件,还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而青衣江流域的整治,则有效防止了洪涝灾害,保障了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些内容展现了地方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水利治理理念的不断深化。
更为重要的是,该志书揭示了水利建设与社会治理的互动关系。随着工程的推进,水资源管理逐步制度化,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志书特别强调了“以水定产、以水促治”的政策成效,使雅安逐渐形成了以生态为导向的水利治理模式,为后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3、电力发展与社会变迁
电力事业的发展,是《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的另一重点内容。该志系统记录了从解放初期小水电站的建设,到90年代区域电网的形成这一全过程。书中指出,雅安电力事业的发展与国家能源政策、地方经济需求密切相关,反映了从“自给自足”到“联网互补”的时代变迁。
早期的雅安电力以水电为主,分布在各山谷河流沿线。随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加快,地方政府开始推动区域电网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志书详细记载了多个标志性工程,如雅安水电站、荥经河谷水电开发等,这些工程不仅提升了供电能力,也促进了工业和民生用电的稳定。
社会变迁方面,该志揭示了电力事业对城乡结构的深刻影响。农村电气化的推进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了教育、医疗、通信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电力的普及使得雅安从传统农业区逐步向现代化区域迈进,这一变化在志书中被生动呈现。
4、生态保护与未来展望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安的水利电力建设始终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1997年版)》在总结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对环境影响与治理提出了深刻反思。书中记录了部分工程带来的生态压力,如泥沙淤积、水质变化等问题,并对后续改进措施进行了系统论述。
志书强调“以生态优先、综合利用”为指导思想,提出在工程建设中要注重流域整体规划,合理调配水资源,防止局部开发导致系统失衡。这一理念在当时具有前瞻性,为后来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望未来,志书呼吁在继续推进水利电力现代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技术创新。它提出利用科学管理、智能调控和绿色能源技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水利电力体系。这一远见卓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
《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志(1997年版)》不仅是一部地方工程建设的史志,更是一部反映区域发展与时代精神的综合性著作。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系统整理,它展现了雅安人民在艰苦条件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奋斗历程,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纵观全书,无论是水利治理的科学性、电力事业的进步性,还是生态保护的前瞻性,都体现了地方志编纂者的严谨与担当。这部志书的出版,为研究四川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学术与实践价值不可忽视。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