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m 596页
《论衡》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着。全书共三十卷,八十五篇,佚亡一篇(招致篇)。主要阐述了作者无神论的思想观点,对当时社会上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进行了批判。





猜你喜欢下面这些:
- 大戴礼记 13卷 戴德(汉)卢弁(后周)刊本 ,文化14年
- 春秋释例 15卷 杜预(晋)荘述祖(清)孙星衍(清)清嘉庆2年
- 贾子新书 10卷 贾谊(汉)刊本 ,宽延2年
- 孔经见圣编 120卷 孟经见圣编60卷 合180卷 首4卷 谭贞 明 清顺治2年
- 孔丛子 3卷 孔鲋(汉)刊本(后印) ,江户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论衡 30卷 王充(汉),明嘉靖间 , 通津草堂 是一部反映了王充学术思想和生平经历的著作。文章将从王充的学术思想、影响力、人物性格和通津草堂这一具体事物展开详细阐述。
1、王充的学术思想
论述王充对宇宙、人生、道德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分析王充的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独特之处。
探讨王充与其他思想家的异同之处,展现其思想的独特性。
2、影响力
介绍王充的学术著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分析王充的学术观点在当时社会和学术界的地位。
探讨王充的学术观点在后世的传承和发展。
3、人物性格
描写王充的生平经历,展现他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分析王充的性格特点对他的学术研究和影响力的影响。
探讨王充的人物性格在今人心目中的形象。
4、通津草堂
介绍通津草堂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特色。
描绘通津草堂的历史渊源和相关故事。
分析通津草堂对王充学术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影响。
总结:
通过深入研究《论衡》,我们更加了解了王充的学术思想和人物魅力,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和通津草堂的历史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