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书籍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由东魏高僧昙鸾(476-542)所作,是佛教净土宗核心典籍之一。该书以印度世亲菩萨《往生论》为基础注疏,分总说分(五言偈颂)与解义分(长行释文)两大部分。注中首创”难易二道”理论,系统阐释依佛愿力往生净土的易行道思想,构建五念门修行体系。唐末因”会昌法难”失传,清末杨文会居士从日本回传中国后,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金陵刻经处首次刊行汉地刻本,现存国家图书馆藏本一册。
猜你喜欢下面这些:
- 雅俗通用释门疏式 10卷 释冰雪(明)刊本 , 知儒精舍
-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30卷 释明本(元)释慈寂(元)刊本 ,宽永4年
- 义楚六帖 50卷 释义楚(后周)刊本 ,宽文9年
-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释善导(唐) 刊本 ,江户
- 预修科仪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将围绕“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2卷 释云鸾(梁)刊本 ,庆长 ~ 刊本 ,元和”展开详细阐述。首先从释云鸾(梁)刊本的版本特点入手,然后分析庆长到元和时期对此经典的影响。接着探讨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的内容和意义,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阐释其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性。
1、版本特点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2卷”是释云鸾(梁)刊本,具有独特的版本特点。在版本比较中,它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2、时代影响
庆长到元和时期,这部经典对佛教文化的影响如何?历史背景下,它在文化传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3、内容意义
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的内容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信徒的启示和教诲有何深远意义?
4、总结归纳
综上所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在释云鸾(梁)刊本,庆长到元和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在版本特点上独具魅力,更在文化传承和内容意义上有着深远影响。
文章总结内容第一自然段
文章总结内容第二自然段
广告语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