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m 545页
《三礼编绎》为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刊刻的礼学汇编文献,属四部经部礼类着作,共二十六卷。原书由浙江史继辰、饶景曜等人主持刊刻,该书内容围绕古代礼仪制度编纂,涵盖传统礼制及相关阐释。







猜你喜欢下面这些:
- 钦定三礼义疏 周官义疏48卷 首1卷 仪礼义疏48卷 首2卷 礼记义疏82卷 首1卷 诸钦 清刊本 , 紫阳书院
- 三礼考注 64卷 元吴澄撰 罗伦(明)明成化9年 , 谢士元
- 新刊京本礼记纂言 36卷 吴澄(元)明崇祯2年
- 大戴礼记 13卷 戴德(汉)卢弁(后周)刊本 ,文化14年
- 礼记敬业 8卷 杨鼎熙 明刊本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三礼编绎是邓元锡在明万历33年编纂的一部文献,共26卷,由浙江布政司监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三礼编绎进行详细阐述。
1、编纂者邓元锡
邓元锡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在编纂三礼编绎时展现了卓越的学识和才华。
邓元锡在编纂三礼编绎时,如何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对文献进行了怎样的整理和整合。
三礼编绎的编纂者邓元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承担了怎样的历史使命,对后世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2、文献内容26卷
三礼编绎共26卷,内容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三礼编绎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三礼编绎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如何,对后世的影响是怎样的。
3、明万历33年
明代的万历33年是一个怎样的时期,对当时社会和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三礼编绎的编纂和传世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明代万历33年对邓元锡和三礼编绎的影响如何,对后世文化和学术的传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浙江布政司监修
浙江布政司在三礼编绎的编纂和传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对整部文献的保存和传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浙江布政司如何促进了文献的传承和发展,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浙江布政司监修三礼编绎的过程和意义如何,对当时的文化和学术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总结:
三礼编绎是邓元锡在明万历33年编纂的一部文献,共26卷,由浙江布政司监修。它承载着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