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是西汉中期戴德编着的礼制着作。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
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引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成书于西汉末,作者为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
现代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推翻传统之说,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它很可能是当时大戴后学为传习《士礼》(即今《仪礼》前身)而编定的参考资料汇集。
猜你喜欢下面这些:
- 钦定三礼义疏 周官义疏48卷 首1卷 仪礼义疏48卷 首2卷 礼记义疏82卷 首1卷 诸钦 清刊本 , 紫阳书院
- 三礼考注 64卷 元吴澄撰 罗伦(明)明成化9年 , 谢士元
- 新刊京本礼记纂言 36卷 吴澄(元)明崇祯2年
- 三礼编绎 26卷 邓元锡 明万历33年 , 浙江布政司
- 礼记敬业 8卷 杨鼎熙 明刊本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大戴礼记 13卷 戴德(汉)卢弁(后周)刊本 ,文化14年》是一部珍贵的古籍,记录了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对书籍的背景介绍、内容梳理、影响分析和传世价值评价。
1、背景介绍
《大戴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共13卷,据信为战国时期大戴氏及其学派所编。此版本为汉代刊本,由卢弁后周时期所刊,是对原作的复刻和整理。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璀璨辉煌的时期,文化昌盛,礼仪制度完善,因此对于礼记这类文化经典的整理和传承具有特殊意义。
卢弁后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复兴的时期,对于古籍的整理和编辑有着重要的贡献,其对《大戴礼记》的刊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学术研究。
2、内容梳理
《大戴礼记》内容涵盖了古代礼仪制度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法、政治、礼乐、家庭、军事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卢弁后周时期的版本在整理过程中可能有所删减或补充,因此在研究时需要注意对比不同版本的异同之处,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代礼仪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读者在阅读《大戴礼记》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礼仪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3、影响分析
《大戴礼记》作为古代礼仪文化的代表之一,对后世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对于学术界和历史研究者来说,《大戴礼记》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文化遗产,有助于深入探讨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在当代社会,对古代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离不开《大戴礼记》这类重要文献的研究和传播。
4、传世价值评价
《大戴礼记 13卷 戴德(汉)卢弁(后周)刊本 ,文化14年》作为古代经典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非常高的传世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大戴礼记》的研究和传播,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古代智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相信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中,《大戴礼记》这部珍贵的古籍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宝贵参考。
总结:
《大戴礼记 13卷 戴德(汉)卢弁(后周)刊本 ,文化14年》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传世价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