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鞍山港史_1993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书名】:《马鞍山港史》
【作者】:吴恒荣主编
【出版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时间】:1993
【页数】:272
【ISBN】:7503406232
概述
第一章 马鞍山古港的形成和发展(上古~1840年以前)
第一节 马鞍山古港的形成
一 沿岸人类的早期活动
二 航道、港湾的初步利用
三 胥溪人工运河的开凿
四 港口的形成
第二节 马鞍山港的早期发展
一 牛渚营的设置促进港口向军港转移
二 港口重心开始向长江沿岸转移
三 架设采石长江第一座舟桥
四 开挖采石新河
五 沙洲河道的变迁和姑溪河改道金柱关入江
六 胭脂河的开通
七 早期的港口设施和港口管理
第三节 长江上的重要港口
一 持续发展的商航运输
二 明清时期漕运的兴衰
三 关税和河泊所
四 新型港航事业的萌芽
第二章 马鞍山港向近代港口过渡(1840~1937年)
第一节 民族航运业逐步兴起
一 太平军整治太阳河渡口
二 长江水师提督署的设置
三 民族轮船航业在港口开办
四 轮木船处境艰难
第二节 迅速崛起的铁矿采矿业对港口的影响
一 铁矿的发现与采矿业的崛起
二 采矿业的发展对港口的影响
三 外国商船来港贸易
四 江口转运处的设立
第三节 港口中心再次转移
一 兴建马鞍山港第一座码头
二 开源码头的建成和港口中心的再次转移
三 兴建采石客运码头
第三章 沦陷时期与抗战胜利后港口的混乱(1937~1949年)
第一节 马鞍山私营铁矿码头被日伪强行入股
一 华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营业活动
二 马鞍山制铁所的设立
第二节 港口沦陷及码头工人的反抗斗争
一 日军利用港口疯狂掠夺铁矿资源
二 日军役使“安益轮”和建军用码头
三 码头工人的悲惨生活及反抗斗争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港口的混乱
一 国民党政府接收港口
二 马鞍山分矿的设立
三 港口遭到严重破坏
四 码头工人的罢工斗争及护港保矿斗争
五 国民党军队封江征船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港口生产的恢复与建设(1949~1957年)
第一节 迅速恢复港口生产
一 军事接管马鞍山港
二 恢复港口生产
三 废除封建把持制
四 成立木帆船联营社
第二节 建立港口各项管理制度
一 固定船舶港籍
二 实行船舶进出港口签证制度
三 实行“三统”管理
四 征收船舶码头停泊费
第三节 钢铁工业兴起推动了港口发展
一 马鞍山市的设立及其影响
二 装卸组织和装卸队伍逐步扩大
三 恢复轮船客运业务
四 兴建当涂客货码头和候船室
第四节 木帆船水运业的发展
一 推广轮木船结合运输与抗洪救灾
二 组建木帆船合作运输社
第五章 曲折前进的马鞍山港(1958~1965年)
第一节 加强港口统一管理
一 马鞍山市初建后的发展
二 马鞍山市港务局成立
三 港口实行统一管理
第二节 大规模建设港口
一 建造临时码头
二 设立建港指挥部
三 第一台大型装卸机械的使用
四 兴建职工生活设施
五 谢家洼码头区崩塌
第三节 波浪式发展的港口生产
一 “保钢”运输的失误
二 掀起“双革”运动高潮
三 自制拖轮和改造船型成功
四 推行“一条龙”运输方式
五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六 开办干线客运业务
七 当涂港与货主自建专用码头
第四节 健全港务局内部管理
一 贯彻“工业七十条”
二 健全装卸组织机构
三 货运质量管理的正规化
四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
五 装卸工改为计时工资制
六 扭转建港以来的严重亏损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马鞍山港(1966~1976年)
第一节 港口遭到严重冲击
一 生产大幅度下降
二 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三 港航监督遭严重破坏
第二节 在困境中艰难前进
一 两次企业整顿
二 职工老龄化对港口的影响
三 恢复水运规章制度,开征航道养护费
四 组建马鞍山市航运管理处
五 港务局再次接管两个中心港务站
第三节 码头建设和成组运输的发展
一 地方码头的兴建
二 重建港务局一号码头
三 建造小班轮码头
四 第一次自制吊车抓斗
五 开办成组运输
第七章 马鞍山港在改革开放中开创新局面(1977~1988年)
第一节 整顿企业,加强管理
一 恢复健全规章制度
二 创建“大庆式”企业
三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
四 加强场地费的征收工作
五 港口扩大服务范围
六 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上升
第二节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一 港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
二 实行内部相对独立的经济承包
三 进行劳动工资改革
四 港务局实行以马鞍山市领导为主的新体制
五 组建港务局修建工程队
第三节 港口加快建设步伐
一 港务局自筹资金增加生产设备
二 改善港务站点客运设施条件
三 兴建安徽省境内最大的轮船候船室
四 四次被评为交通部优质运输单位
第四节 职工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
一 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基地
二 文化娱乐设施的改善
三 住房条件的改善和新建职工医院
第五节 地方航运企业、码头及水运工业的发展
一 建立三级航运管理机构
二 地方港航企业的发展
三 地方、货主码头的建设
四 巩固货源确保港航生产
五 水运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六 归渡口改变新面貌
七 港口与城市同步发展
结束语
附录
一 马鞍山港大事记
二 马鞍山港务管理局党政负责人名单
三 马鞍山市航运管理局党政负责人名单
四 马鞍山港务管理局先进集体、个人名录
五 马鞍山市1988年末港口主要码头表
六 马鞍山市港(站)历年通过客货概况表
· 马鞍山港史_1993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马鞍山港史_1993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旨在对《马鞍山港史_1993版_》进行详细分析,涵盖其历史背景、发展历程、文化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从马鞍山港的起源和早期建设,到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再到港口文化的塑造和创新,最后探讨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挑战。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详细阐述,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了解《马鞍山港史_1993版_》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在地方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马鞍山港的起源与早期建设
马鞍山港作为中国内陆的重要港口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最初,这里并没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而只是一个简单的水运站点。由于马鞍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水运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在钢铁工业和重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马鞍山港迎来了建设的初期阶段。
上世纪50年代,随着马鞍山钢铁厂的建立,港口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这个时期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上,包括码头、仓库等设施的建设。港口的建设与钢铁厂的生产需求紧密相连,成为了支撑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港口建设的逐步完善,马鞍山港逐渐发展成为安徽省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与长江流域其他港口相比,马鞍山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它不仅成为了水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也为地方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马鞍山港的发展历程
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马鞍山港的经济地位和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国家对港口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使得马鞍山港逐渐现代化,港口设施的扩建和运营管理的改善使得其吞吐能力大幅增长。
90年代,特别是《马鞍山港史_1993版_》的发布,标志着马鞍山港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版史册详细记录了马鞍山港自建港以来的发展轨迹,包括港口建设的关键节点、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以及港口管理体制的逐步优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马鞍山港不仅承担着货物的集散任务,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了连接长江中上游及其他经济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港口的经济效益逐年提升,成为了支撑马鞍山乃至安徽省经济腾飞的强大后盾。
3、马鞍山港的文化意义
马鞍山港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运输中心,它在地方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当地的居民和企业逐渐形成了与港口相关的文化和习惯。港口的开放和繁荣为马鞍山带来了外来文化的交流,也让这个城市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马鞍山港的文化意义还体现在它对地方社会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通过港口的繁荣,马鞍山逐步形成了以钢铁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内商贸和物流业的兴起。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马鞍山港成为了展示地方文化和工业实力的重要窗口。
此外,马鞍山港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港口的文化氛围中,传统与现代交织,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并存,这使得马鞍山港不仅是经济运输的枢纽,更成为了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4、马鞍山港的未来展望
进入21世纪,马鞍山港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贸易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港口的功能和角色也在不断演变。马鞍山港的未来发展将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布局,逐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拓展外贸业务。
为了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马鞍山港必须进一步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管理。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尤其是提升码头和仓储设施的使用效率,将有助于港口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马鞍山港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港口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绿色经济的发展,采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总结:
综上所述,马鞍山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富有经济与文化意义的重要港口,其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从早期的起步到现代化的升级,马鞍山港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发展与转型,已经成为区域内不可或缺的经济枢纽。
未来,马鞍山港将在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下,继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在区域文化的塑造上,它都将持续引领地方发展,成为现代化港口建设的重要典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