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交通志 199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景县交通志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景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交通机构、公路交通、交通运输等。
编纂单位:景县交通局
内容时限:0000-1989
出版时间:1992年
出版单位:衡水地区印刷厂
目录
封面
景县交通志
题词
景县交通局史志编纂领导小组
编审人员
照片
序一
序二
前言
目录
景县概况
一、机构篇
二、公路篇
三、桥梁篇
四、运输篇
五、人物篇
景县交通大事记
后记
版权页
· 景县交通志 199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景县交通志 199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景县交通志(1992年版)》是一部系统记录景县交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志书,它以翔实的资料、科学的编排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全面反映了景县在20世纪末期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与演变脉络。该书不仅记述了公路、铁路、水运、邮电等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还深刻揭示了交通对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进步的推动作用。从古代驿道的兴衰到现代公路的拓展,从手工修筑的乡间土路到县域干线的现代化升级,《景县交通志(1992年版)》以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与时代意义,为研究地方交通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依据。本文将从“历史沿革与编纂背景”“道路交通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设施与运输网络建设”“交通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四个方面,深入解读该志书的内容与价值,展示景县交通的变迁轨迹与时代脉动。
1、历史沿革与编纂背景
《景县交通志(1992年版)》的编纂,是在地方志全面修志运动中完成的重要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地方志编纂热潮,旨在总结地方历史经验,保存社会发展实录。景县作为河北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其交通发展经历了由古代驿道到现代交通网络的重大转变,这一历史过程亟需系统整理与记述,为后人提供可资研究的依据。
编纂工作由景县地方志办公室主导,集合了交通、史志、档案等多个部门的力量。编委会遵循“以史为本、以事为纲、以志为体”的原则,通过大量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和口述调查,系统整理了从清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交通史料,最终形成了这部内容全面、体系完备的交通志。
在编纂过程中,《景县交通志》特别重视史料的真实性与连续性,不仅记述了重要交通建设项目的时间、规模与成果,还记录了参与建设的干部群众事迹,使志书既具学术价值,又富人文色彩。它的出版标志着景县地方志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续的经济社会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
2、道路交通的形成与发展
景县的道路交通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古代驿站体系的建立。早在明清时期,景县境内便设有多条驿道,承担着商旅往来与官方邮递的职能。由于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景县成为连接衡水、德州、沧州等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这些古驿道虽以土路为主,但为近代交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进入民国时期,景县的道路建设逐渐受到重视。随着区域商贸活动的活跃,部分土路得到加固与修整,出现了简易的乡村公路。到建国初期,景县交通仍以土质道路为主,但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公路建设工程,如景州至衡水、景州至沧州的主要干线逐步形成雏形。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国家“以交通促经济”的战略实施,景县公路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到1992年,全县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的公路网络,部分主干道实现了硬化和柏油铺设。志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及施工数据,真实反映了地方交通现代化的历程。
3、交通设施与运输网络建设
《景县交通志(1992年版)》在设施与网络建设方面的记述尤为详实。书中不仅对公路、桥梁、车站、码头等基础设施进行分类统计,还对其规划理念和建设管理进行了细致分析。这一部分体现了景县交通事业从单一运输向综合交通体系转型的趋势。
公路建设是交通设施发展的核心。志书指出,到1990年代初,景县已建成县乡公路总里程近千公里,农村公路通车率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县交通局还积极推动桥梁建设,以解决汛期出行困难的问题,形成了“以桥连路、以路带村”的基础格局。
除公路外,景县的铁路和邮电设施也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京沪铁路支线的通过,使景县与省会及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邮政、通信、电报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使信息传递更为高效。志书以翔实的数据和图表展现了这一系统化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期规划与科学管理。
4、交通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交通的改善对景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景县交通志》中得到了充分展现。首先,公路与铁路的完善促进了商品流通。农副产品、建材、机械等通过便捷的运输体系快速进入市场,大大增强了景县的经济活力。交通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推动了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其次,交通建设带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沿主要交通干线逐步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带,带动了就业与城镇化进程。同时,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外来投资,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志书中以案例形式记述了多家企业因交通改善而扩展生产的实例,充分证明了交通对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在社会层面,交通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出行便利、信息流通加快、城乡联系增强,使景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得以更均衡地分布于城乡之间,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与文明水平的提升。志书通过详尽的史料,展现了交通在社会现代化中的深远意义。
总结:
《景县交通志(1992年版)》不仅是一部交通史志,更是一部浓缩地方发展变迁的时代文献。它以交通为主线,串联起景县经济、社会、文化的多重演进,记录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现代化的历史跨越。通过科学编纂与详实数据,该志书展现了地方政府的治县理念与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与精神财富。
从宏观角度看,该志书不仅具有地方史料价值,更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县域交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它以景县为缩影,折射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景县交通志(1992年版)》的出版,是对地方交通史系统化整理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地方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