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邮电志 200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卢氏县邮电志》
【作者】:《卢氏县邮电志》编辑室编;李啸东主编
【出版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时间】:2000
【页数】:365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沿革
第一节 驿站·递铺
一、驿站
二、递铺
第二节 邮政局
第三节 环境电话局
第四节 长途电话局
第五节 邮电局
第六节 三门峡长途电信线路局卢氏分局
一、办公室
第七节 邮电局直属机构
二、财务股
三、邮政股
四、电信股
五、农话股
六、邮政储汇股
七、人事保卫股
第八节 邮电支局
一、五里川邮电支局
二、官坡邮电支局
一、官道口邮电所
第九节 邮电所
二、杜关邮电所
三、范里邮电所
四、文峪邮电所
五、横涧邮电所
六、沙河邮电所
七、潘河邮电所
八、磨沟口邮电所
九、双槐树邮电所
十、朱阳关邮电所
十一、瓦窑沟邮电所
十二、狮子坪邮电所
第十节 邮政代办所
一、徐家湾邮政代办所
二、木桐邮政代办所
三、大石河邮政代办所
第十一节 电话交换点
第二章 邮政
第一节 邮政网络
一、邮路
二、城乡投递线路
三、邮政设备
一、函件
第二节 邮政业务
二、包件
三、汇兑
四、报刊发行
五、邮政储蓄
六、邮政快件与特快专递
七、集邮
八、国际邮件
第三节 邮政管理
一、邮运管理
二、业务管理
三、质量管理
第三章 电信
第一节 电报
第二节 长途电话
一、线路
二、机械
三、业务
第三节 市内电话
一、线路
二、机械
三、业务
一、无线寻呼
第四节 移动通信
二、移动电话
三、无线电台
第五节 数据通信
一、电路
二、设备
三、业务
第六节 供电
一、供电形式
二、供电设备
一、线路
第七节 农村电话
三、用电量
二、机械
三、业务
四、农话资费
第八节 电信管理
一、业务管理
二、技术管理
三、质量管理
第九节 军事通信
一、战时革命通信
二、建国后军事通信记略
三、特种电信
二、防汛通信
三、公安通信
一、气象通信
第十节 特种通信
第四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计财管理
一、计划管理
二、财务管理
三、固定资产发展与管理
四、审计
第三节 人事管理
一、劳动管理
二、工资管理
三、职工教育
四、职工生活
第四节 物资管理
一、物资供应管理
二、总务工作
第五节 档案保密
一、档案管理
二、安全保密
第六节 企业改革
一、企业整顿
三、改革用工制度
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五、实行局长负责制
六、实行经济核算制
四、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七、利用先进方法及手段管理企业
八、搞好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第七节 附属企业管理
一、劳动服务公司
二、通信开发公司
四、鸿雁开发有限公司
第八节 企业荣誉录
三、装修服务部
第五章 通信建设
第一节 通信设施建设
一、市话线路建设
二、农话线路建设
三、通信机械建设
第二节 房屋建筑
一、县局建设
二、基层单位建设
第三节 邮政设备建设
一、组织建设
第六章 党团群众组织
第一节 中共基层组织
二、组织活动
第二节 工会
一、组织建设
二、活动
第三节 共青团基层组织
一、团组织建设与发展
二、团员青年工作
一、组织建设
二、女工活动
第四节 妇女组织
第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机构
一、1984年至1987年
二、1988年至1996年
三、1997年至1998年10月
第二节 创建活动
一、创建规划
二、主要标准要求
三、基层支局、所创建活动
四、县局创建活动
二、复查验收
第三节 成果
一、成果申报及验收命名
第四节 计划生育
一、政策的执行实施
二、成效
第八章 地方中心工作
第一节 计划生育包村
第二节 扶贫包村
第三节 城市创三优活动
第四节 其它临时中心工作
一、人物传记
人物
二、人物简介
三、人物名表
附录
一、卢氏县邮电局局规局纪
二、卢氏县邮电局向社会及用户“承诺服务”内容
三、卢氏县邮电局企业管理制度
四、人物故事
五、抗战时期卢氏战地通信的点滴回忆
六、中共卢氏县委、卢氏县人民政府嘉奖令
编纂人员简介
· 卢氏县邮电志 200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卢氏县邮电志 200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卢氏县邮电志(2000年版)》是一部系统记载卢氏县邮电事业发展历程的地方志书,它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体例,全面反映了卢氏县自建国以来邮政、电信事业的演变与成就。全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实资料,还通过对机构设置、服务网络、通信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细致描述,展示了地方邮电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邮路铺设到电话普及,从邮政储蓄到数字通信,卢氏县的邮电事业经历了由简至繁、由弱到强的历史进程。这部志书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又是研究中国县域通信变迁的重要参考。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邮政事业的历史演进、电信建设的改革与创新、社会影响与文化意义四个方面,对《卢氏县邮电志(2000年版)》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展现这部志书的学术意义与时代价值。
1、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
《卢氏县邮电志(2000年版)》的编纂,是卢氏县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成果。20世纪末,中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地方志编修热潮,卢氏县邮电局在县志办指导下,组织专业力量对邮政、电信等部门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这部志书的出版,既填补了地方邮电志的空白,又为地方史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该志的编纂遵循了“以史为鉴、以志存真”的原则,严把史实关,广泛收集档案、统计报表、实物记录及口述资料。特别是对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电事业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真实记录了从“人背马驮”的通信方式到现代化通信网络的历史跨越。
在史料价值方面,《卢氏县邮电志(2000年版)》不仅保存了地方邮电系统的机构沿革、职工名录、设备数据等基础信息,还反映了国家邮电政策在县域的具体落实过程。这使其成为研究地方行政管理、社会经济变迁及科技进步的重要文献。
2、邮政事业的历史演进
卢氏县的邮政事业起步较早,早在民国时期就设有邮政代办所,负责邮件传递与报刊发行。新中国成立后,邮政系统迅速恢复与发展,邮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邮递方式逐步实现由人力到机动车的转变。这一阶段的邮政建设,为后续通信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卢氏县邮政业务量显著增长。邮政储蓄、汇兑、包裹寄递等服务逐步完善,县内主要乡镇均设立邮政营业所。邮路延伸总长度达到数百公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邮政服务网络。
进入90年代后,邮政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邮政局购置了自动分拣设备,引进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邮件追踪与统计自动化。邮政服务不仅局限于传统信函业务,还延伸至报刊发行、金融储蓄、电子汇款等领域,邮政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电信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卢氏县电信事业的发展与国家通信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建国初期,县内电话网络极为简陋,仅有少量磁石机供政府机关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由人工总机到程控交换机的技术跨越。
20世纪90年代是卢氏县电信事业的重要转折期。中国电信体制改革使地方电信部门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县电信局在此背景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铺设光缆、架设微波线路,通信容量显著提高。乡镇电话普及率大幅上升,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卢氏县积极推动数字通信与互联网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使无线电话逐步取代有线电话,居民通信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到2000年前后,县域内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这标志着卢氏县通信事业进入了信息化新时代。
4、社会影响与文化意义
邮电事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卢氏县的经济格局,也深刻影响了社会文化生活。邮政网络的完善,使城乡之间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促进了商业往来与文化交流。农民通过邮政汇款、邮政报刊订阅,逐步接触到外部世界的新思想与新技术。
电信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借助电话与传真实现了高效办公,居民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随着通讯手段的普及,社会联系更为紧密,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县域社会逐步迈向现代化。
从文化层面看,《卢氏县邮电志(2000年版)》的出版,本身就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它不仅记录了邮电行业的物质成就,也体现了劳动者的智慧与奉献精神。通过这部志书,人们能够看到卢氏人民在艰苦环境中推动通信发展的不懈努力与精神风貌。
总结:
《卢氏县邮电志(2000年版)》作为一部集史料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地方志书,全面展示了卢氏县邮电事业的发展脉络与时代变迁。它既是地方邮电系统的历史档案,又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对邮政、电信等方面的系统记述,志书为后人研究地方通信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这部志书的出版,标志着卢氏县在地方志编纂和信息文化传承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它不仅有助于保存历史记忆,也为新时代邮电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经验启示。在数字化与智能化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卢氏县邮电志(2000年版)》的史料价值愈发凸显,其意义将随时间愈加深远。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