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 199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
内容简介: 一、本续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编写。 二、本续志上限起自1986年,下限断至1998年。有的史料向上延伸,以明事件衔接。 三、本志采用记述体,简化字以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标点符号以国家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计量以法定单位记述。
编纂人员:陈治儒
编纂单位: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局
内容时限:1986-1998
目录
封面
图片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企业精神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
第二章 党群组织
第三章 邮政
第四章 电信
第五章 综合管理
第六章 劳动人事
第七章 财务管理
第八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九章 邮电专业建设
第十章 人物
附录
后记
版权页
· 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 199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 199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1999年版》是一部系统记录犍为县邮电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地方志书。全书承接前志,延续并拓展了犍为县邮电系统的历史记述,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结构、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邮电行业在体制机制、技术设施、服务体系和精神风貌上的全方位变革。本文从“历史背景与编纂宗旨”“邮电事业的发展轨迹”“技术革新与通信现代化”“社会服务与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对该志书的内容、价值与时代意义进行系统阐述,旨在揭示这部志书如何通过地方邮电事业的发展缩影,折射出中国通信业改革的宏观进程,并从地方志编纂学的角度分析其史料价值与文化影响。通过对该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犍为邮电事业的成长脉络,更能感受到地方发展与国家信息化浪潮之间的互动与共鸣。
1、历史背景与编纂宗旨
《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的编纂背景,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邮电事业从计划体制逐步走向市场化管理,邮政与电信业务的分业改革方兴未艾。犍为县作为乐山市下辖的农业大县,在这一时期迎来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管理机制的深刻调整,这为续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与现实支撑。
本志的编纂宗旨在于延续1985年版《犍为县邮电志》的体系框架,对1986年至1998年间邮电事业的变化进行全面补充与完善。编者不仅着眼于机构设置、业务发展、技术进步等客观事实,更注重反映政策改革、管理创新、职工生活等人文层面的内容,使志书兼具史料性与思想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志书采用了“续编”形式,而非重编或增订,显示出编者对历史延续性的尊重。其编纂思路强调“以史为据,以事为纲”,既注重史实考证的精确性,也体现了地方志工作“修以存史、资政育人”的时代使命。由此,本志不仅是地方邮电事业的实录,更是地方社会变迁的重要史证。
2、邮电事业的发展轨迹
在1986年至1998年间,犍为县邮电事业经历了从传统邮政、电报业务向综合通信服务体系的过渡。这一时期,邮电局的机构不断调整,营业网点逐步下沉至乡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邮政投递与通信服务网络,标志着犍为邮电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邮政方面,信函、报刊发行、汇兑、包裹等业务稳步增长。随着经济的活跃,群众通信需求大幅提升,邮政部门逐步推行“城乡一体化”服务模式,确保偏远地区也能实现邮件“日达”。与此同时,邮政储蓄业务逐渐普及,为地方经济提供了资金流通渠道,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电信方面,犍为县在此期间实现了由机械交换向程控交换的跨越。县城及重点乡镇相继建成程控电话局,电话普及率大幅提高,形成了覆盖城乡的通讯网络。移动通信的兴起,更为犍为县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与便捷。邮电事业的发展轨迹,充分体现出地方与国家通信事业同步推进的鲜明特征。
3、技术革新与通信现代化
技术革新是《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的重要篇章。该志详细记录了犍为邮电系统在技术设备、线路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更新过程。从有线电报到程控电话,从人工接线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引入,犍为邮电技术体系在短短十余年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光缆通信的铺设,是该时期技术革新的标志性事件。1990年代中期,犍为县先后建成县城至乐山、沐川、井研等地的光缆干线,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显著提升。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本地通信能力,也为后期互联网的接入奠定了基础。
此外,随着国家邮电部推行现代化管理体系,犍为邮电局逐步引入微机化管理、数字化通信等新技术。1998年前后,部分乡镇局实现了计算机计费与用户资料电子化管理,使通信业务的效率和准确度得到显著提高。该志书在这一部分的记述,展现了地方通信系统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浪潮。
4、社会服务与精神文化建设
邮电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与经济的提升,更是一种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对邮电职工的精神面貌、社会责任及文化建设均有详实记录,反映出邮电系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在服务群众方面,犍为邮电系统坚持“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宗旨,积极推行优质服务。无论是节假日加班投递、抗洪救灾中的通信保障,还是农村信函代办点的建设,都体现了邮电职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情怀。
文化建设方面,邮电局组织职工文艺汇演、技术竞赛、演讲活动等,推动精神文明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特别是“文明窗口”“青年突击队”等活动,激发了全系统的工作热情与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些记录,志书展现了邮电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地方发展的精神风貌。
总结:
总体来看,《四川省犍为县邮电志·续编(1986—1998)1999年版》是一部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深度的地方志书。它以丰富的史料展现了犍为县邮电事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成长历程,真实反映了邮电系统的组织建设、技术演进与社会贡献。其编纂不仅具有地方文献价值,更为研究中国基层通信体制变迁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部志书见证了中国从“通信稀缺”到“信息畅通”的伟大转变。犍为县的邮电变迁,是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方干部与职工在时代洪流中的奋斗精神。无论从史学、经济还是社会学角度,该志书都堪称地方志工作的一次成功典范,值得深入研究与传承。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