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民俗志 1993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濮阳民俗志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属社会主义新方志范畴,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 性、科学性的统一,以记述濮阳市区岳村、孟轲、王助、胡村 四乡为主,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濮阳一带的风俗民情。 二、本书严守志书体例,以志为主兼用图表。其正文部分 设乡里社会、生产习俗、生活习惯、人生仪礼、集会贸易、民 间信仰、岁时节日、游艺方式、口头文学、方言土语等10章50 节184目。 三、本志侧重于记述近现代民间风俗,对于远古风俗,有 史料可查的也略加追溯,对于当今正在提倡但尚未形成风尚的 一些作法,只作简要介绍。 四、采用资料除少部分来自史书及有关部门的档案资料外, 其余均系实地调查搜集经过编者分头对证核实。 五、本志书限于记述濮阳乡村的风俗资料,对于近几年来 濮阳工作的客籍人员之习俗,书中未载。 六、时限上,上起境内有人类活动的远古,下至公元1989年。
编纂人员:田聚常 , 崔素景 , 王德英等
编纂单位:濮阳民俗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1993年
出版单位:中州古籍出版社
目录
封面
版权
编纂委员会
目录
编纂说明
序
凡例
概述
第一章 乡里社会
第二章 生产习俗
第三章 生活习惯
第四章 人生仪礼
第五章 集会贸易
第六章 民间信仰
第七章 时令节日
第八章 民间游艺
第九章 口头文学
第十章 方言土语
编后记
· 濮阳民俗志 1993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濮阳民俗志 1993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是对濮阳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进行详细记录的著作,旨在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该书内容涵盖了濮阳地区的节令习俗、婚嫁礼仪、民间信仰、传统艺术等多个方面,通过翔实的文字记录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现了濮阳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书中不仅探讨了濮阳的民俗起源,还对比了与其他地区的民俗异同,进一步展示了濮阳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本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对《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进行详细分析:节令习俗、婚嫁礼仪、民间信仰、传统艺术,并通过总结阐述其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意义。
1、节令习俗的文化传承
节令习俗是民俗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详细记录了濮阳地区的传统节日和相关习俗,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挂灯笼,象征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的好运与平安。此外,春节期间的团圆饭、拜年等活动,也体现了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端午节作为另一个重要的节令习俗,在《濮阳民俗志》中也得到了重点描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同时也是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尤其是在濮阳,传统的龙舟赛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人们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崇尚。
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也在《濮阳民俗志》中有着详细的记录。中秋节的赏月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民间娱乐,更包含着浓厚的家族文化,象征着家庭成员的团聚与和谐。书中通过对这些节令习俗的详细叙述,展现了濮阳人民在节日里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尊重。
2、婚嫁礼仪的社会意义
婚嫁是每个社会中极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濮阳的婚嫁礼仪也在《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中占据了重要篇幅。婚礼的筹备过程非常复杂,通常从提亲、纳吉、送礼到最后的婚礼仪式,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讲究。这些传统礼仪不仅仅体现了对婚姻本身的重视,还体现了社会对家庭、爱情以及责任的高度认同。
在婚礼的具体形式上,濮阳的婚嫁习俗保持了许多传统元素。比如,嫁妆的准备、婚车的装饰、以及婚礼当天的新娘穿着等都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家庭幸福的期盼。此外,婚礼中的歌谣、舞蹈和亲朋好友的祝福,也彰显了传统社会对婚姻的神圣与庄重。
婚嫁礼仪不仅是一项传统活动,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塑造了濮阳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濮阳民俗志》通过对这些礼仪的记录,深入探讨了婚姻文化在地方社会中的角色,展现了其对社会秩序和家庭结构的影响。
3、民间信仰与地方文化
民间信仰是地方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濮阳地区,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通过详细描写神明崇拜、祭祀活动、风水信仰等,展示了民间信仰对当地文化的深远影响。例如,濮阳人对于土地神、城隍等神灵的崇拜,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更是对自然与社会和谐的追求。
此外,书中还记录了诸如“赶尸”、祭祖等具有特色的民间信仰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敬畏,也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和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濮阳,许多民间信仰活动至今仍保留着,成为了当地文化的独特标识。
《濮阳民俗志》通过对这些信仰的探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民间信仰在濮阳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揭示了这些信仰如何影响当地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4、濮阳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濮阳的传统艺术,涵盖了民间歌舞、戏剧、剪纸等多个方面,均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通过生动的描述,详细记录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历史和演变。例如,濮阳的民间歌舞以欢快、活泼为特点,常常伴随着节日庆典和重要仪式,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戏剧方面,濮阳的传统戏曲种类繁多,其中尤以豫剧为代表。豫剧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唱腔悠扬,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濮阳民俗志》通过对豫剧历史的追溯和各类戏曲表演的记录,展现了这一艺术形式如何成为濮阳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濮阳的剪纸艺术也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剪纸作品通常以人物、花鸟、动物等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书中对濮阳剪纸的技巧、题材以及其文化意义做了深入探讨,展现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厚底蕴。
总结:
通过《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的详细记载,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濮阳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节令习俗、婚嫁礼仪,还是民间信仰与传统艺术,每一个方面都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该书不仅为我们保存了这些宝贵的民俗遗产,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地方文化的珍贵资料。
总的来说,《濮阳民俗志(1993年版)》不仅是一本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也是我们了解濮阳地方文化、传承民间智慧的重要载体。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区如何通过民俗活动维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