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1992-2010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1992-2010
内容简介: 在喜迎珲春市开发开放20周年暨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建区20周年的日子里,《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一书编纂定稿,即将出版了。这是一部记录着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历程的史志类书籍。
编纂单位: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内容时限:1992-2010
目录
封面
书名页
序言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编篡委员会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编委会办公室成员
凡例
目录页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合作区启建
第二编 区域设置
第三编 合作区管理委员会
第四编 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
第五编 中俄互市贸易区管理委员会
第六编 国有经济管理
第七编 开发建设
第八编 招商引资
第九编 工业
第十编 对外贸易
第十一编 农林水
第十二编 综合经济管理
第十三编 社会事务
第十四编 政党 群众
第十五编 人物
附录
封底
·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1992-2010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1992-2010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以《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1992-2010 2012年版》为中心,全面分析了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自1992年到2010年期间的发展历程、成就与挑战,并结合2012年版的资料对其进行深度探讨。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合作区的历史背景与政策支持,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三是跨境合作与国际化进程,四是区域经济面临的困难与展望。通过详细阐述这些内容,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幅关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演变的清晰图景,帮助更好地理解该区域在中国东北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1、合作区的历史背景与政策支持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对外开放战略的推动。自1992年起,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边境地区的开发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珲春作为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因此成为边境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域之一。政策的持续优化,尤其是199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为珲春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支持的核心在于“开放”与“合作”。中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项经济开发区、减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尤其是来自俄罗斯和朝鲜的投资。政府还鼓励两国及三国之间的跨境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这些政策的扶持,珲春逐渐从一个地方性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经济和贸易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历史背景也受到东北振兴战略的影响。该区域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其经济复兴依赖于政策支持与外部资源的引入。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振兴政策的实施,珲春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投资,区域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2、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随着经济合作区政策的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展开。交通网络是最先得到提升的领域。珲春不仅有便捷的铁路与公路交通,还通过与俄罗斯和朝鲜的跨境合作,建立了多个通行的边境口岸。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物资流通,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其次,珲春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快速的调整与优化。初期,以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但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工业化进程也逐渐加快。现代制造业、电子产品生产和物流产业等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俄罗斯和朝鲜的市场需求推动下,珲春的加工制造业和跨境电商逐渐兴起,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珲春的经济已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服务业和金融业等新兴行业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金融服务和跨境电商领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借助于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珲春的产业链逐渐完善,成为中国东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3、跨境合作与国际化进程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国际化进程可以说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作为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城市,珲春具有得天独厚的跨境合作优势。通过与俄罗斯和朝鲜的经济互动,珲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跨境合作、互联互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在边境贸易和资源合作方面,珲春已经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节点。
珲春的国际化进程不仅体现在区域经济的融合上,还表现为外商投资的逐步增加。通过吸引外资企业的入驻,珲春逐步建立了以现代产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跨境电商和物流业的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珲春作为中俄朝三国经济交流平台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珲春不仅成为了中国东北的重要经济区,还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
跨境合作的推动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在文化和技术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珲春逐步发展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特别是在教育、科技以及医疗等领域,珲春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逐渐拓展,推动了地方政府与国际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4、区域经济面临的困难与展望
尽管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政治和安全问题依然是制约珲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珲春的跨境贸易和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次,珲春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的问题,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
另外,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还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有了显著进展,但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珲春的基础设施仍有不少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珲春还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以促进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珲春的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化进程,提升本地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珲春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的建设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改革创新,珲春有望在未来成为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总结:
通过《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志1992-2010 2012年版》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在过去几十年中的迅速崛起。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珲春逐步成为中国东北的重要经济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境合作。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区域竞争的加剧,珲春仍面临不少挑战,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和国际合作。
珲春的成功经验为其他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中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示范。展望未来,珲春有望在国际化进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东北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