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安阳市外贸志》
【作者】:安阳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编辑
【出版社】:安阳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时间】:1988
【页数】:177
概述
第一章 大事记
第二章 机构沿革
第三章 出口贸易
第一节 发展和演变
一 古代安阳的商业贸易
二 建国前的安阳外贸
三 建国初期的安阳外贸
四 机构建立后的安阳外贸
第二节 商品结构变化
第三节 出口商品
一 纺织
二 轻工
三 工矿
四 粮油食品
五 土畜产品
第四节 商品出口国家和地区
第四章 进口贸易
第一节 进口设备
第二节 外汇管理
第五章 商务活动
第一节 外商来安活动
第二节 参加广交会
第六章 扶植出口商品生产
第一节 出口商品厂矿简介
第二节 外贸自属加工厂
第三节 扶植生产 组织货源
第四节 发展新产品 促进商品生产
第五节 扶植出口商品措施
第七章 包装装潢
第一节 包装经营和管理
第二节 包装容器的加工
第三节 包装装潢的改进
第八章 仓储
第一节 仓库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中转业务
第三节 商品保管
第四节 安全措施
第五节 车辆管理
第六节 经济效益
第九章 运输
第一节 储运科的设置
第二节 短途运输
第三节 铁路运输
第十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财会工作概况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改革
第三节 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和检查
第四节 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第十一章 计划和物价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物价管理
第十二章 外贸人事录
第一节 党团组织
第二节 历年领导成员更迭表
第三节 职工队伍
第四节 职工教育
第五节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第十三章 其它
第一节 内销机构
第二节 集体经济
第三节 基本建设
第十四章 县对外贸易概况
第一节 安阳县
第二节 林县
第三节 汤阴县
第四节 内黄县
第五节 滑县
第六节 浚县
第七节 淇县
后记
《安阳市外贸志》编纂组织及工作人员名单
· 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 《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总结安阳市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外贸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它不仅真实记录了20世纪末安阳市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新面貌,而且全面展示了当时安阳在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模式转型以及对外开放格局构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部志书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不仅是研究安阳市外贸发展历史的重要文本,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经济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从内容上看,该书涵盖了外贸的发展历程、对外开放政策的执行、重点产业与市场的开拓,以及外贸人才与体制机制的探索。本文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其一,外贸发展历程的纵向梳理;其二,对外开放政策与措施的实践;其三,重点产业与国际市场的互动;其四,外贸人才建设与体制机制的完善。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安阳市在1998年之前外贸事业的历史轨迹与经验教训,也能窥见当时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探索与贡献。
1、外贸发展历程的纵向梳理
安阳市外贸事业的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城市,安阳自古便是商贸往来的要地。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十年,安阳市逐步建立起了基础性的对外贸易渠道。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安阳的外贸事业才真正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对这一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它不仅记录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外贸渠道的单一性,到逐渐转向多元化贸易模式的过程,还详尽描述了安阳市在面对国际市场需求时所采取的灵活应对措施。这种纵向的梳理,帮助读者看到安阳外贸在几十年间的跨越式发展轨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志书特别强调了1990年代初期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安阳市外贸的商品结构日益丰富,从单一的农副产品出口逐渐拓展到机械、纺织、建材等领域。外贸发展历程不仅展现了安阳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也折射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
2、对外开放政策与措施的实践
外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特别强调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在地方的贯彻落实情况。安阳市在执行过程中,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与市场需求,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外贸政策实践。
例如,在开放初期,安阳市重点推进了“出口创汇”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外贸信贷支持、出口退税政策落实、简化通关程序等,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地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热情。
此外,志书还记载了安阳市在引进外资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方面的实践。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合作工厂,安阳市在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政策实践,不仅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为后来安阳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3、重点产业与国际市场的互动
产业是外贸的核心。《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在产业与国际市场的互动方面,做了相当丰富的记载。安阳市作为一个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城市,其外贸产业结构逐步由轻工业和农副产品出口,转向以机械制造、纺织品、耐用消费品等多元化产品为支撑。
在机械制造业方面,安阳市的部分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国际化,机械产品逐渐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纺织行业则凭借价格优势和产量规模,成为安阳外贸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建材、化工等产品也进入了中东和欧洲市场。
志书中还特别提到,安阳市在市场开拓方面注重多元化,不仅积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还大力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这种战略选择,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也体现出安阳外贸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智慧与实践。
4、外贸人才建设与体制机制的完善
外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与体制机制的支持。《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特别重视对外贸人才队伍建设的记载,强调这是外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安阳市在1990年代,逐渐形成了一支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专业化外贸人才队伍。
为了培养外贸人才,当地政府与高校合作,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并鼓励企业派遣职工到沿海城市或国外进行培训与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安阳市的外贸活动更具专业性和国际化色彩。
在体制机制方面,安阳市逐步推动外贸企业从单一的国有外贸公司模式,转向国有、集体、民营、合资多元并存的格局。这种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企业活力,推动了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外贸人才与体制机制的双轮驱动,使得安阳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具备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总结:
《安阳市外贸志 1998年版》不仅是一部地方志,更是安阳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外贸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外贸发展历程、政策实践、产业与市场、人才与体制的全面记载,这部志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地方经济如何融入全球化的重要资料。它展示了安阳市从传统工业城市逐步走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全过程,也让人们看到了中部城市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独特贡献。
对于今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这部志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1990年代安阳市外贸发展的历史逻辑,也为当前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提供了经验借鉴。无论是产业调整、市场多元化,还是人才培养与体制创新,都蕴含着深刻的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