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财政志_1992版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盐城财政志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财政机构、财政体制、财政收支、财政管理、财政信用、财政监督等章。
编纂人员:颜悦来
编纂单位:盐城财政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40-1987
出版时间:1992年
出版单位:档案出版社
ISBN:7-80019-378-0
· 盐城财政志_1992版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盐城财政志_1992版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
《盐城财政志_1992版_PDF电子版》是一部系统反映江苏省盐城市财政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作为地方财政志书,它不仅记载了盐城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财政体制的变迁、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制度的演进以及财政政策的实践成果,还展现了华东地区县级财政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的真实样貌。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文献价值”“财政制度与经济变革”“地方财政与社会建设”“数字化资源与史志传承”四个方面,对该志书及其电子版资源在《中国地方史志网》上的传播意义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内容、形式、价值和现代应用的多层次阐述,本文旨在揭示《盐城财政志》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为研究地方财政史及数字化档案建设提供借鉴。
1、编纂背景与文献价值
《盐城财政志_1992版》的编纂背景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息息相关。那一时期,国家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地方财政权责重新划分,县级财政的独立性与调控力逐渐增强。盐城市作为江苏沿海的重要地级市,其财政变革的经验具有代表性,因此编纂一部全面系统的财政志书,成为时代的必然产物。
该志书由盐城市财政局牵头组织编撰,吸收了众多财政干部与史志专家的智慧成果。全书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图表、精确的文字记述了盐城市财政事业的形成、发展与制度创新,特别对财政收入来源、支出结构、预算管理、税收体制以及财政监督进行了系统梳理,体现出较高的学术与资料价值。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盐城财政志_1992版》具有重要的史料地位。它不仅是财政部门内部的业务总结,更是研究地方经济、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与其他县志、地志相比,该书更注重财政活动对社会经济整体运行的影响,因此对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史具有独特参考意义。
2、财政制度与经济变革
《盐城财政志》系统展示了盐城财政制度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替时期的重大调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家推行“分灶吃饭”政策,地方财政收入的自主权扩大,盐城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分税制度和预算管理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志书中详细记载了盐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从农业税、工商税到企业上缴利润的变化,反映了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多元产业发展的转变。同时,财政支出的重心也从单一的行政经费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倾斜,这种变化充分说明财政职能的转型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
此外,财政改革还体现在管理制度的创新上。盐城市在九十年代初实行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政策,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投入与资金浪费。这一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财政体系中具有示范作用,体现出地方财政制度创新的前瞻性。
3、地方财政与社会建设
财政不仅是经济调控工具,更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盐城财政志_1992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书中大量篇幅记载了财政资金在教育、卫生、文化及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情况,显示出财政政策对社会民生的深远影响。
例如,盐城市在教育领域推行财政专项拨款制度,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有效改善了城乡教育差距。同时,财政部门还通过设立“教师住房基金”“教育设备专项资金”等措施,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在社会保障方面,财政投入的逐步加大促进了养老、医疗和救助体系的建立。尤其在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方面,盐城的财政支持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举措展现了地方财政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
4、数字化资源与史志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盐城财政志_1992版_PDF电子版》的发布,标志着地方志书进入了数字化传播的新阶段。通过《中国地方史志网》这一国家级平台,原本存放于档案馆和图书馆中的纸质志书得以被广泛查阅和研究,极大提高了公共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
电子化不仅方便了研究者的检索和引用,也保障了文献的长期保存。尤其对于《盐城财政志》这样篇幅较大、数据丰富的文献,PDF电子版的出现实现了跨地域共享,使更多学者、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以及财政研究人员能够轻松访问和引用。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数字化志书的出现促进了地方史志的再发现与再利用。它不仅是一种资料保存方式,更是史志文化向现代知识体系转化的表现。通过互联网传播,盐城财政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得以持续扩大,为中国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总结:
总体而言,《盐城财政志_1992版_PDF电子版》的出版与传播,是盐城财政文化与地方史志传承的重要成果。它以详实的史料、清晰的逻辑和科学的编纂方法,全面记录了盐城市在财政体制改革、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轨迹,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对今后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通过《中国地方史志网》的数字化推广,该志书实现了从“纸质档案”到“公共知识资源”的转变。这种转变既体现了信息时代地方志编纂的新趋势,也为地方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可以说,《盐城财政志_1992版》既是一部财政史志,更是一部时代变革的地方记忆。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