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县科学技术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新金县科学技术志》
【作者】:关振铎主编, 关振铎主编, 关振铎
【出版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时间】:1988
【页数】:234
凡例
本志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特点,分类横排,编年竖写,重在记述,不加议论褒贬。
本志体裁为记、述、志、传、图、表、录等诸体并用,以二志为主。
三 本志类目分为篇、章、节、目。目以一、二、…·为序。
四 本志文体为语体文:文字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简化汉字。
五,本志使用公元纪年,对1949年以前的年代加注历史年号地理名称、政权、官职均按当时称呼记载。
六 本志所用计量单位,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七 本志断限上起1861年,下止1985年12月31日。但有的篇章上限超出1861年。
· 新金县科学技术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新金县科学技术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新金县科学技术志(1988年版)》是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地方科技志书编纂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以翔实的数据、严谨的结构、系统的史料记录了新金县在科技发展、农业改良、工业建设、教育普及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成就与探索。它不仅是地方科技事业发展的缩影,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初期科技体系的特征与活力。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志书进行深入分析:一是探讨其编纂背景与史志价值,二是解析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创新实践,三是评述科技教育与人才建设的成就,四是总结地方科技志对区域现代化的推动作用。通过系统梳理,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新金县科学技术志(1988年版)》在中国科技史与地方志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1、编纂背景与历史价值探析
《新金县科学技术志(1988年版)》的编纂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地方志事业进行了系统恢复与推动。新金县作为一个经济逐步转型的地区,在工业化、农业科技化和教育现代化方面均有显著进展,因此,编纂科技志成为总结经验、记录成果的重要任务。该志的出版,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科技史料整理的重视,也展示了当时地方科技管理体系的完善。
从编纂组织结构来看,志书由县科技委员会主导,集合了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及乡镇企业代表参与编写,体现了“全民修志”的时代特点。编撰者采用了详实调查、统计数据核对、口述历史采集等多种方法,确保了史料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这种方法论的确立,为后续地方志书编撰提供了范例。
历史价值方面,《新金县科学技术志》不仅保存了大量第一手科技数据与统计资料,还记录了地方创新与科研体系的初步形成过程。它的出版,既是对新金县科技发展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中国地方科技志体系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后来的区域科技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2、科技发展重点与创新实践
新金县在20世纪80年代的科技发展中,以农业科技、乡镇工业技术创新和资源开发为主要方向。该志详细记录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包括优良品种引进、农机具改良、病虫害防治及土壤改良技术的实施。这些科技成果使得新金县农业产量稳步提升,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工业领域中,志书重点介绍了机械制造、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崛起,成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典型样本。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模式,新金县逐步建立了地方性的技术创新体系。志书在此部分不仅记录了企业技术革新的案例,还分析了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
此外,该志还关注了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强化水资源管理,新金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的初步协调。可以说,《新金县科学技术志》通过详实的记录,为地方科技与经济互动提供了早期样本,对理解中国地方科技体系的成长具有示范意义。
3、科技教育与人才建设体系
教育与人才培养是新金县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志书中设有专章介绍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基础教育的普及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拓展,展示了地方教育体系的渐进式完善。20世纪80年代,新金县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理工科教育改革,将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批具备实用技能的青年人才。
与此同时,成人教育与业余技术培训在志书中被重点提及。为了适应乡镇企业发展的需求,新金县成立了多所农技校、技工培训站,对在岗人员进行再教育与技术更新。这种“学习型社会”雏形的出现,使得地方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也增强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在科研人才建设方面,《新金县科学技术志》记录了科研机构的设立与专家队伍的成长。县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验室与技术攻关小组,在农林、水利、机械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地方科技人才体系的成长路径,也折射出国家科技战略在基层的落实与扩散。
4、地方科技志的社会影响与现代意义
《新金县科学技术志(1988年版)》的出版,不仅是地方科技成就的展示,更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影响。它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基础。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提出后,该志书为地方贯彻这一理念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
在文化传承方面,科技志的编纂促进了地方科技记忆的系统整理。它将分散于乡镇、企业、学校的科技实践成果整合为系统化的知识资源,使科技史料从零散走向体系化。这种“知识档案”的建立,对于推动地方文化自信与科学精神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放眼当下,《新金县科学技术志》仍具备重要的参考价值。面对新时期科技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这部志书所蕴含的制度经验、管理智慧与科学精神,仍可为地方发展提供借鉴。它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区域现代化历程中一面反映社会变革与科技进步的镜子。
总结:
总体来看,《新金县科学技术志(1988年版)》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地方科技史志,既展现了新金县在改革开放初期科技体系建设的全貌,也折射出中国地方科技发展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历程。它以史料的形式保存了时代的印记,使后人能够清晰地看到地方科技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
从宏观视角而言,该志书的编纂不仅是地方科技成果的总结,更是国家科技思想下沉到基层的生动体现。它记录了一个县域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推动社会进步,体现了科技兴国战略在地方层面的实践意义。今天回望,《新金县科学技术志(1988年版)》依然是一部值得研读、值得传承的科技志书。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