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城乡建设志 (1840-1987) 198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1840-1987)
内容简介: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编纂人员:刘纯义
编纂单位:青州市《城乡建设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840-1987
目录
封面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
图片
房层租金定分标题及其他条件计份增减表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编纂领导小组
序(一)
序(二)
凡 例
目 录
第一章 大事记
第二章 城市建设机构沿革
第三章 城市建设规划
第四章 市政建设
第五章 建筑业
第六章 园林绿化
第七章 房产管理
第八章 环境保护
第九章 乡村建设
附 录
版权页
·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 (1840-1987) 198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青州市城乡建设志 (1840-1987) 198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详细解读《青州市城乡建设志(1840-1987)1987年版》,分析该书在记录青州市城乡建设历史方面的价值及其对地方史学研究的贡献。首先,本书对青州市从清朝到1987年的城乡建设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涵盖了道路、房屋、市场、城镇等多个层面。其次,书中的内容不仅反映了青州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也展示了地方治理与文化遗产的传承。此外,本文还将从青州市的历史背景、城乡建设的具体项目、城乡建设的社会影响以及本书的学术价值四个方面,深入探讨《青州市城乡建设志》的具体内容与学术价值,最终总结本书的意义以及它对青州市乃至中国地方建设史的影响。
1、青州市的历史背景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1840-1987)》对青州市的城乡建设史做出了详尽的记录,而理解这本志书的背景,需要首先了解青州市的历史背景。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书中回溯至清朝时期,记录了青州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情况。
在清朝统治时期,青州市的城乡建设起步较为缓慢。尽管地方政府存在多次兴建道路和公共设施的记录,但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清朝中期和晚期,城乡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口激增、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
进入民国时期,青州市的城乡建设有了显著的变化。随着新政权的建立以及地方经济的逐步复苏,青州市逐渐开始重视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交通、公共建筑、市场等方面,逐步与现代化接轨。通过对这些历史背景的描述,本书不仅让读者了解到青州市建设的具体历史,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当时城乡建设的动力与制约因素。
2、城乡建设的具体项目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详细列举了青州市城乡建设的具体项目,涵盖了从清朝至1987年间,青州市各类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书中对于主要的建设项目如道路、桥梁、市场和公共建筑等做了逐一梳理,详细记录了这些项目的建设历程及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其中,青州市的道路建设是书中重点描述的内容之一。从清朝至民国时期,青州市的道路建设经历了从简陋的土路到现代化的公路的过程。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通的需求,青州市的交通网络得到了初步建设,连接各乡村与城区的道路得到了拓宽与改造。此项建设极大促进了城乡的交流,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此外,书中对青州市的市场和公共建筑的建设也做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青州市的商业氛围逐渐兴盛,市场、商铺、集市等场所的建设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公共建筑如官署、庙宇、学校等的修建,反映了社会文化及行政管理需求的变化,为后续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3、城乡建设的社会影响
青州市城乡建设的历史不仅仅是一系列建设项目的堆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地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从《青州市城乡建设志》中的记载来看,城乡建设对青州市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涵盖了社会稳定、人口流动、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
首先,随着交通的逐步完善,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商业活动的开展。这种流动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还改变了社会结构。由于交通便利,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青州市的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大幅增加,社会格局逐渐从以农村为主导的状态,转变为城市化为主的社会形态。
其次,城乡建设也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道路的改建、公共建筑的兴建、市场的整顿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使得青州市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公共设施的增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
4、学术价值与影响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1840-1987)》不仅是青州市历史的记录,也是地方志学研究中的重要作品。它通过对地方建设史的详细记载,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地方历史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首先,本书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它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重现了青州市从清朝到1987年间的城乡建设过程,展示了地方政府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政策导向和建设思路。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各类建设项目的记录,使得学者能够更好地研究中国地方治理、城乡发展等议题。
其次,作为地方志中的一部分,《青州市城乡建设志》对地方文化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记录了青州市在城乡建设方面的历史,还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以及文化价值观。这些内容对于当代青州市民以及外界研究者了解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
《青州市城乡建设志(1840-1987)》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地方志,它不仅展示了青州市城乡建设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历史记载,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社会变革和城市化进程对青州市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历史学者、城乡规划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够从这本志书中汲取到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在地方志学的研究领域,《青州市城乡建设志》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范本,它为我们理解和探讨地方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这本书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青州市的历史,也能从中找到启发,以指导未来的城乡建设和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