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克苏地区卷 201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克苏地区卷》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编
【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时间】:2011
【页数】:246
概述
壹 古遗址
阿克苏地区古遗址分布图
一、城址
1.龟兹故城
2.沙雅乌什喀特古城
3.新和乌什喀特古城
4.阔纳协海尔古城
5.大故城
6.阿克希古城
7.英艾阿依麻克古城
8.沙牙提古城
9.阿克协尔古城
10.乌什吐尔·夏合吐尔古城
11.阿艾古城
12.唐王城
13.硝力汗那古城
14.卡拉萨古城
15.羊塔克古城
16.庭木阿拉卡尕古城
17.托帕墩协尔古城
18.通古斯巴西古城
19.克孜勒协尔古城
20.吐孜吐尔古城
21.来合买协尔古城
22.卡拉羊达克古城
23.乌堂古城
24.哈拉墩古城
25.吐格曼贝希古城
26.博提巴什古城
27.硝协海尔古城
28.库克托格拉克古城
29.多浪古城
30.阔什库都克古城
31.扎木台古城
32.阿克布拉克古城
33.破城子古城
34.库车清代城墙
35.阔纳齐兰古城
二、窑址
1.拱拜孜窑址
2.马江力克吐孜窑址
三、矿冶遗址
1.提克买克冶炼遗址
2.提克买克西炼铜遗址
3.可可沙炼铁遗址
4.贝的力克炼铁遗址
5.阿艾炼铁遗址
6.却勒塔格炼铜遗址
7.盐山炼铜遗址
8.克孜布拉克冶炼遗址
9.康村矿井遗址
四、军事设施遗址
1.脱盖塔木戍堡
2.克日希戍堡
3.吾孜塔木戍堡
4.大龙池戍堡
5.吐尔拉戍堡
6.克孜勒埃肯吐尔戍堡
7.库依巴格戍堡
8.丘达依塔格戍堡
9.喀拉库勒戍堡
10.卡勒玛克塔木戍堡
11.克孜尔尕哈烽燧
12.依西哈拉吐尔烽火台
13.阔空巴孜烽火台
14.墩买力吐尔烽火台
15.丘甫吐尔烽火台
16.依斯塔那烽火台
17.脱盖塔木烽火台
18.却勒阿瓦提烽火台
19.盐水沟关垒
20.科实吐尔塔
21.羊达克库都克烽火台
22.夏合吐尔烽火台
23.吐孜吐尔烽火台
24.新和塔什吐尔烽火台
25.新和恰萨吐尔烽火台
26.达西卡尔烽火台
27.桑塔木烽火台
28.洪达木烽火台
29.吾热库台克烽火台
30.铁热克协尔烽火台
31.拜城塔什吐尔烽火台
32.都鲁都力欧库尔烽火台
33.沙雅恰萨吐尔烽火台
34.别迭里烽燧
35.八封墩烽燧
36.齐兰烽火台
37.都埃梯木烽火台
38.亚依德梯木烽火台
五、水利设施遗址
1.塔格拉克古渠
2.吐孜吐尔古渠
六、寺庙遗址
1.苏巴什佛寺遗址
2.博其罕那佛寺遗址
3.坦塔木佛寺遗址
4.图尔塔木佛寺遗址
5.克斯勒塔格佛寺遗址
6.莫腊吐尔佛塔
贰 古墓葬
阿克苏地区古墓葬分布图
一、普通墓葬
1.克孜尔水库墓地
2.博孜克日克沟口墓群
3.多岗墓地
4.夏特热克山口墓群
5.阔台克吐尔墓群
6.喀尔巴格艾肯墓群
7.亚科瑞克墓群
8.亚克艾日克墓群
9.色日克托格拉克墓群
10.麻扎艾肯墓群
11.依拉尔尕墓群
11.提克买克北墓群
13.包孜东墓群
14.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葬
15.墩买力墓地
16.苏巴什东·西寺石堆墓
二、其他古墓葬
1.库尔木什阿塔木麻札
2.协依和·加玛鲁丁麻札
3.卡德尔王陵
4.迪瓦那阿塔木麻札
5.马辅臣将军墓
6.默拉纳额什丁麻札
叁 古建筑
阿克苏地区古建筑分布图
一、宅第民居
1.库尔班·卡德尔民居
2.尼牙孜·阿吉民居
2.阿不都阿帕·苏甫尔民居
3.穆罕默德·尼牙孜霍加民居
二、亭台楼阙
乌什钟鼓楼
三、寺观塔幢
库车大寺
肆 石窟寺 岩画 石刻
阿克苏地区石窟寺及石刻分布图
一、石窟寺
1.克孜尔石窟
2.森木塞姆石窟
3.玛扎佰哈石窟
4.克孜尔尕哈石窟
5.库木吐喇石窟
6.阿艾石窟
7.台台尔石窟
8.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9.沙依拉木石窟
10.温巴什石窟
二、摩崖石刻
刘平国治关城诵石刻
三、岩画
1.小库孜巴依岩画
2.克孜利亚岩画
3.夏特热克山口岩画
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阿克苏地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分布图
一、传统民居
1.阿不都克然木·阿吉民居
2.阿不都瓦依提·卡孜阿吉民居
3.科克其买力民居
4.海买提·再东民居
5.依扎克·买买提民居
二、烈士墓及纪念设施
林基路烈士纪念馆
三、工业建筑及附属物
依奇克力克采油基地遗址
四、水利设施及附属物
塔里木拦河闸
五、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六、交通道路设施
团结大桥
七、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二八台礼堂旧址
八、其他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柯柯牙绿化工程
附录 阿克苏地区馆藏文物精品
阿克苏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参加人员及有关单位名单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克苏地区卷 201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克苏地区卷 2011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克苏地区卷 2011年版》进行详细探讨。该成果集成全面反映了阿克苏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普查与资料整合,深入挖掘了地域内的文物资源,为文物保护、历史研究以及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从阿克苏地区文物普查背景、普查方法与成果、区域文物特色以及普查成果的社会意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详细介绍了普查成果集成的具体内容、研究价值及其对当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深远影响。本文不仅回顾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还展望了文物普查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进一步意义。
1、阿克苏地区文物普查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区,文物资源极为丰富。阿克苏地区作为新疆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对全国范围内的文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登记。阿克苏地区的文物普查不仅具有地方性的历史意义,也对整体文物普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阿克苏地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启动,阿克苏地区的文物普查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地区文物资源丰富,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包括古代丝绸之路遗址、历史文化遗产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因此,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为学术研究、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地方文化传承提供详实资料。
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背景,使得阿克苏地区的文物普查工作面临独特的挑战。一方面,广阔的地域与复杂的自然环境给普查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也使得文物普查的成果更加丰富多样。因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阿克苏地区卷,为全区乃至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示范。
2、普查方法与成果分析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阿克苏地区卷依托详尽的调查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流程,充分挖掘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分为多阶段进行,从文物资源的初步调查、现场核实,到文物的分类整理,再到最终数据的分析与汇总,层层递进,确保了普查成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具体方法上,普查人员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拍摄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阿克苏地区进行全方位扫描,捕捉潜在的文物资源。接着,采用实地调查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对疑似文物进行考察与确认。这一过程不仅保证了普查的广度,也确保了文物识别的精准度。
普查成果的整理与分析则更为复杂。通过对采集到的文物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成果集成详细记录了阿克苏地区文物的种类、分布、历史背景以及文化价值。最终,《阿克苏地区卷》汇总了超过千项文物资源,其中包括古代遗址、墓葬群、宗教建筑、民间艺术等多样类型,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地数据和理论支持。
3、阿克苏地区文物特色分析
阿克苏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文物种类多样,特色鲜明。首先,该地区保存了大量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遗址,包括商贸驿站、古道遗迹等,这些都是研究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证据。
其次,阿克苏地区还有许多古代民族文化遗存,特别是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物,如手工艺品、宗教遗址、传统建筑等。这些文物不仅是地区历史的见证,也反映了当地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互动。例如,阿克苏地区的古代清真寺、传统民居和手工地毯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阿克苏地区的文物还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由于自然环境的多样性,阿克苏的文物不仅包括建筑类遗址,还涉及到农业遗产、民间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些文物为我们研究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展现了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的历史资源。
4、普查成果的社会意义
《阿克苏地区卷》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集成,其社会意义不容忽视。首先,文物普查成果的发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阿克苏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更为文物保护与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是在面对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等威胁时,如何有效保护这些文物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普查成果的整理与公布,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通过普查,民众了解了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更加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最后,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的发布,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无论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还是文化学者,都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开展更为深入的学术研究。同时,这些成果的发布也为阿克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既有助于传承地方文化,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总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克苏地区卷 2011年版》的发布,不仅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也对阿克苏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普查成果集成的详细内容,展现了阿克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与历史深度,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当地文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社会对文物保护认知的逐步提升,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文物普查与保护的力度,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