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畜牧水产志 198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金寨县畜牧水产志
内容简介: 详细介绍了金寨县畜牧水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相关信息,为了解当
地农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编纂人员:邓昌国 , 邓立平
编纂单位:金寨县畜牧水产局
出版时间:1986年
目录
封面
序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大事记
第三章 机构沿革
第四章 畜牧业
第五章 水产
第六章 职工队伍与科研
第七章 人物传略
第八章 附录
· 金寨县畜牧水产志 198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金寨县畜牧水产志 198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1986年版《金寨县畜牧水产志》是一部系统记录金寨县畜牧业与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志书,它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金寨县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更见证了山区人民在自然条件限制下追求农业多元化、科学化的努力。全书内容翔实,涵盖畜牧品种改良、水产资源开发、生产体系建设、技术推广与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体现了地方志编纂者对资料的严谨态度与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历史定位”“畜牧产业的传统与革新”“水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四个方面,对《金寨县畜牧水产志(1986年版)》进行深入阐述,力图从史实中探寻当时地方农业发展的脉络,揭示其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意义。
1、编纂背景与历史定位
《金寨县畜牧水产志(1986年版)》的编纂,背景植根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那是一个从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渡的时代,金寨县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但群众发展畜牧与水产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编纂此志,旨在总结经验、传承知识,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历史镜鉴。
从历史定位上看,这部志书不仅是一部行业志,更是反映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史料。它通过数据统计、实地调研、口述资料和档案记录,系统展现了金寨县畜牧水产产业的全貌。书中对1980年前后的政策调整、生产组织变化与农民生活改善均有细致记录,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提供了地方视角。
此外,该志的编纂体现了地方志事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它遵循“以史为据、以志存真”的原则,既保留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又与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相呼应,成为地方政府决策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2、畜牧产业的传统与革新
金寨县自古多山少田,畜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6年版《畜牧水产志》中详细记载了传统畜牧品种,如金寨黄牛、山羊、土猪等,它们适应山区气候,抗病力强,是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这些传统品种不仅提供肉、乳、皮等副产品,也为农耕提供了劳动力支撑。
随着科学养殖理念的普及,金寨县在20世纪70至80年代逐步开展畜牧业改良。志书记载了外来良种引进与杂交改良的过程,如利用黄牛改良肉牛、引入苏白猪改进本地猪种等。这些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牲畜产量与经济效益,也为农民带来了切实收益。
此外,志书特别强调了畜牧防疫体系的建设。80年代初期,金寨县建立了畜牧兽医站,对疫病进行统一防治,推广免疫技术,有效减少了牲畜损失。这一制度化的防疫管理,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型的标志,体现了科学管理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水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水系发达,河流、库塘众多,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金寨县畜牧水产志(1986年版)》对县内主要水域资源进行了详尽的分类与统计,包括梅山水库、麻埠河、白塔河等重点渔业水域。书中不仅记录了自然渔业资源的分布,还对不同水域的水质、鱼类种群结构作了系统描述。
在水产开发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寨县逐步推行“农渔结合、以渔促农”的发展模式。志书详细介绍了网箱养鱼、稻田养鱼、库塘放养等模式的技术与效益分析。这些实践使水产养殖由单一捕捞型向综合开发型转变,为山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副业收入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志》中对生态保护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强调开发的同时,提出“养护并重”的原则。县内陆续设立水产资源保护区,推行禁渔期制度,防止过度捕捞。这种早期生态意识的出现,展现了地方治理者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
4、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金寨县畜牧水产志(1986年版)》不仅是一部产业志书,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经济变迁的地方经济史。志书数据显示,80年代中期,畜牧与水产产值在全县农业总产值中占比逐年上升,农户的收入结构逐步多元化。这标志着传统种植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从社会层面看,畜牧与水产的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链的形成。屠宰、饲料、运输、冷藏等相关行业兴起,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同时,畜牧技术员、养殖能手等新型职业群体出现,推动了农村知识结构的更新。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志书所反映的农业现代化探索,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地方经济活力的觉醒。金寨县通过科学技术与政策引导,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市场化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也为后来的脱贫与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总结:
总体而言,《金寨县畜牧水产志(1986年版)》是一部兼具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地方志书。它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和清晰的结构,全面展现了金寨县畜牧水产事业的发展轨迹。书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编纂态度,为后世研究地方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这部志书不仅记录了一个时期的农业图景,更承载着山区人民改造自然、追求富裕的奋斗精神。它让我们看到,在艰苦条件下,金寨人民凭借智慧与毅力创造了独特的畜牧水产文明,也为今日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提供了历史根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