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枝江国土资源志(1949.10-2006.12)_2009版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县志简介
枝江国土资源志(1949.10-2006.12)
内容简介: 一、《枝江国土资源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记叙枝江国土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相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本志时间断限原则为1949年10月至2006年12月。为保持史料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少数内容上溯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本志使用公元纪年记事, “大事记”采用编年体和记事本体。www.xianzhi8.com
编纂人员:黄宏亮 , 郑桂英 , 覃春修
编纂单位:枝江国土资源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49-2006
出版时间:2009年
· 枝江国土资源志(1949.10-2006.12)_2009版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枝江国土资源志(1949.10-2006.12)_2009版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以《枝江国土资源志(1949.10-2006.12)_2009版_PDF电子版 | 华中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该文献的内容与价值,围绕其历史背景、地域特征、资源变迁以及地方经济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文章首先概述了该资源志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四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了该志书的内涵与作用。通过对文献的深入解读,本文探讨了枝江的国土资源如何影响地方发展,如何在历史变迁中展现出地方特色及社会经济变革。最后,文章总结了《枝江国土资源志》对地方史志研究的贡献及其对当代研究的启示,并对志书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枝江国土资源志的背景与历史
《枝江国土资源志》是一本记录枝江地区从1949年到2006年间土地、资源和人文等多方面资料的地方志书。该书的编辑工作始于上世纪末,并于2009年完成了最终版本的出版。它不仅是地方历史的回顾,也承载了地域文化、资源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志书提供了枝江历史上资源分布、土地利用、经济建设等领域的详实数据,为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枝江作为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县市,其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在中国中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枝江的土地和资源经历了多次的变化与调整,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土地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志书通过详尽的资料,展示了这些历史变迁,成为了地方史研究的重要资源。
《枝江国土资源志》不仅记录了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也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为理解地方的历史演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对该志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枝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2、枝江的土地资源变化与利用
在《枝江国土资源志》中,土地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章节。枝江的土地资源丰富,包含了水田、旱地、林地等多种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利用方式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从1949年到2006年,枝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经历了多次调整,特别是在集体化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土地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枝江的土地资源管理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集体化运动的推动,土地的集中管理模式逐渐形成。然而,这一时期的土地利用效率并不高,资源的浪费问题较为严重。进入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土地开始进行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近年来,枝江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同时,也注重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土地资源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在《枝江国土资源志》中,详细记录了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成效,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枝江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枝江国土资源志》对自然资源的记载不仅限于土地,还包括了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多个方面。枝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及其支流流经该地区,水域面积广阔,水力资源丰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枝江的工业发展、农业灌溉及交通运输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矿产资源方面,枝江的矿产种类较为丰富,尤其是煤、石油等能源矿产的开发,曾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政策的加强,矿产资源的开采逐渐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志书中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过程、影响及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提供了对枝江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深刻反思。
枝江的森林资源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兴起,地方政府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枝江国土资源志》中,我们可以看到枝江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这不仅为地方经济提供了新机遇,也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枝江地方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枝江的地方经济自1949年以来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转型的过程。农业是枝江的传统支柱产业,尤其是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业生产占据了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引导下,枝江逐渐发展起了以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特别是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为此,地方政府加强了对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推动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绿色发展。志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历史进程,反映了枝江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不断调整资源政策,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此外,随着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枝江的产业结构逐渐从单一的农业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业、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志书通过数据和实例展示了这一转型过程,帮助读者理解在不同历史阶段枝江经济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总结:
通过对《枝江国土资源志》这一地方志书的研究,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枝江自1949年到2006年间在土地、资源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变迁。该书不仅为地方历史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也为其他地区的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枝江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的努力,展示了地方政府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总的来说,《枝江国土资源志》是地方史志研究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记录了枝江的自然资源变化,还反映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脉络。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地方志书能够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参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