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县财政志(1911-1981)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灌县财政志(1911-1981)
内容简介: 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赋税制度和财政收支,讲求理财之道,以维持其政权。究其规律,则建国以前的财政是靠剥削人民取得收入,为地主、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财政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讲求“生财、聚财、用财”之道,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
编纂人员:李隆章
编纂单位:灌县财政局
内容时限:1911-1981
· 灌县财政志(1911-1981)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灌县财政志(1911-1981)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将围绕着“灌县财政志(1911-1981)_PDF电子版 | 西南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展开详细阐述。首先介绍该县志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然后从财政收入、支出、管理体制和发展变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展现该县志的独特魅力。
1、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灌县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县城,其财政志记录了1911-1981年间的财政经济情况。该县志对于了解当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运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时期,灌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税、商业税等,而支出方面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通过研究该县志,可以揭示当地政府在财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策略和措施。
同时,灌县财政志还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历史,对于了解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脉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财政收入分析
灌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土地税、商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其中土地税是当时的主要税种。这些税收的增长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在财政收入方面,灌县的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繁荣和政府的征税效率。然而,也存在着税收征收不规范和财政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通过对财政收入的分析,可以了解灌县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税收政策,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3、支出管理体制探讨
灌县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事业。当时政府在支出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基本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
支出管理体制方面,灌县财政志记录了政府的支出预算和财政管理制度,以及对支出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这些体制的运作反映了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通过对支出管理体制的探讨,可以了解当时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今后的政府改革和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4、发展变迁分析
灌县在1911-1981年间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对于当地财政经济也产生了影响。该县志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轨迹。
在发展变迁方面,灌县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财政收支和管理体制都产生了影响。政府在应对这些变化中不断调整政策和措施。
通过对发展变迁的分析,可以了解灌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路径和规律,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总结:
灌县财政志(1911-1981)_PDF电子版记录了该地区在一个七十年间的财政经济情况,对于了解当时的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该县志,可以揭示当地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支出管理体制和发展变迁情况,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