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1919-2000)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1919-2000)
内容简介: 凡例 一、《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线,实 事求是地记载供电区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 二、记载范围为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凡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 行政区域内的有关电力工业发展的史实,不受隶属部门和管理体制所限。 三、记载时间自1919年办电始至2000年底止。后续相关要事以脚注表述。 四、全书分为概述、大事记、图表和附录四部分,以大事记为主体,分时 段记载。体例以编年体为主,记事本末体为辅。史实资料按表述方式分别编入 述、记、图、表、录。 五、纪年采用公元纪年,建国前采用民国纪年、夹注公元纪年。“建国”系 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系指1949年5月7日中国 人民解放军解放金华县城。 六、文字、数字和标点符号,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10月10 日重颁的《简化字总表》、1996年1月1日发布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 定》和《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七、称谓,人名直书其名,必要时加职务;地名,均用当时地名。 八、计量单位,按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 计量单位》执行。 九、资料主要源自档案,有关数据以专业统计部门提供为准,口碑资料经 考证鉴别,不注明出处。
编纂人员:郑皓
编纂单位: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 电力工业大事记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91-2000
出版时间:2002年
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ISBN:7-101-03562-O
· 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1919-2000)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1919-2000)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篇文章围绕“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1919-2000)_PDF电子版 | 华东地区 | 县志下载 | 中国地方史志网”这一地方志类文献,展开系统梳理与阐释。文章首先对全文结构、时间跨度、主要内容做出概要呈现;接着在“编撰背景与意义”“历史阶段演变”“重大工程与里程碑”“社会影响与发展经验”四个方面做深入探讨;最后在总结段落回归整体,对这部大事记的价值、特点和不足等加以归纳,并提出未来研究或利用建议。全文力图保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既能把握金华电力工业的历史脉络,也能理解该文献在地方志和电力史研究中的独特作用。
一、编撰背景意义
“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1919-2000)”是地方电力机构为整理电力发展史料、服务地方志编纂而编成的重要史料汇编。其编纂委员会选取1919年为起点,直至2000年,覆盖近一个世纪的电力发展历程,是地方电力工业在华东地区的缩影。
从背景上看,地方志事业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电力作为现代基础设施,其历史演进正是地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华电业局推出这一大事记,也是希望填补电力系统在县志、地方志编纂中长期被边缘化的空白。
意义方面,这部大事记不仅对学术研究、地方史志具有参考价值,也有助于地方政府、电力管理部门和公众回顾区域电网发展、总结经验、指导未来规划。它同时还具备纪念性与制度性功能:对电力机构内部也是一种历史整理与制度传承。
此外,从地方特色出发,该大事记不仅仅是照搬国家或省级电力事业史料,而是立足金华供电区的具体线路、厂站、组织变迁、用电负荷变化、设备更新等细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史学价值。这使得它在研究华东地区电力史、浙江电业发展乃至县域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总之,在编撰背景和意义层面,它既承载着地方志编纂的历史使命,也体现了电力部门对自身发展历程的反思和整理。
二、历史阶段演变
从1919年至1949年:这是金华地区电力引进与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随着现代电力技术在中国逐渐推广,金华地区开始设立机组、线路、供电所等基础设施。该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大事记中,可能记载了早期中小型水电、机动发电、地方合营电业或电灯公司在该区建立的情况。
在民国时期,电力发展的不稳定性较强,电力设施常受战争、经济震荡影响。大事记中会记录因抗战、通货膨胀、线路损毁等原因造成停电、设备破坏、重建等事项。此阶段还可能出现由私人或地方资本投资电力项目,并承包供电的记录。
这一时期的演变体现的是“起步—补缺—破坏—重建”的波动格局,是现代电力产业在地方层面的初步融入过程。
从1949年至1978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建设与巩固阶段。随着全国电业归国有化、统一管理,金华地区电力进入集中统一组织建设期。大事记应当记录该期间电力系统的整合、改造、扩容以及供电覆盖的提升。
在此阶段,全国大规模推进水电、火电建设,金华地区若有支援性电源、与邻区联网、建立配变站、供电路网扩张等工程,均可能被收入大事记。此外,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非常时期对电力运行、建设造成的影响,也可能在大事记中得到记载。
该阶段的演变表现为“集中建设—规范管理—扩网稳固”之趋势,是地方电力走向现代化供电网络的重要阶段。
从1978年至2000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也是电力产业改革与技术变革阶段。大事记在这一时期应详细记载供电容量提高、变电站建设、新线路投运、电网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外购电与联网输电、并网调度等关键里程。
此外,这一阶段还可能记录电价改革、供电制度变革、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尝试等制度性事件,以及遭遇自然灾害、电网故障、事故处理等重大事件。
通过这一阶段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金华电力从“地方自力供电”逐步融入区域电网、参与全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全过程。
三、重大工程里程碑
供电区的关键变电站、配电网、主干线路项目,经常是电力大事记的重头内容。在金华供电区,这类工程可能包括跨县高压线路、迁建变电站、主干网电压升级(如从10千伏至35千伏、66千伏、110千伏)等。
例如大事记中或有某条主干线路于某年通电、某座变电站竣工、某条联络线贯通等记录,这些项目往往标志着区域电网容量和可靠性跃升。
同时,还有电源侧支援工程:如果金华区外购电站,或邻近省分电源接口建设,或区域互联工程接入等,这些也极可能被列入大事记的重点项目条目。
重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也是大事记中的里程碑。比如更换高压变压器、引进先进开关设备、实施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配电自动化等工程,都展示电力技术进步与运营效率提升的轨迹。
特别是在近年阶段,随着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趋势,大事记可能还记录智能调度、故障自愈、远程监控、电子计量等新技术在本区的试点或推广。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在某些年份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或线路中断、设备损毁、抢修工程等,也会被收入作为警示性事件,这样的条目虽为负面,但其记录意义重大,体现电力运行中的风险与应急管理。
四、社会影响经验教训
电力作为基础公共设施,与地方经济、民生、工业发展紧密相关。大事记中关于用电负荷增长、工业用电扩张、居民生活用电普及等内容,反映了供电区电力如何深刻影响当地社会与经济结构。
比如,某些年份电力供需紧张、停电频繁,对农业灌溉、乡镇企业生产、居民夜间照明造成影响,大事记若有记载,则能直观反映供电保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张力。
此类记录不仅是数字,更是社会结构、城乡差异、工业化水平等方面互动的见证。通过它们可以看到电力如何成为现代化生活的“基石”之一。
在教训与反思方面,大事记可能披露因规划失误、投资不足、设备老化、自然灾害、电网稳定性差等造成的事故或故障。对这些条目的整理,有助于总结经验、规避风险、改善管理制度。
此外,通过历年工程与政策变迁的梳理,可以看到地方电力管理机构在制度设计、利益分配、项目审批、运行维护、应急管理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最重要的是,这些经验教训对未来电力系统升级、乡村电网改造、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智能化建设等具有现实启示意义,可为地方政府、电力规划部门提供借鉴参考。
在这一层面,大事记不仅是一部“技术年表”,也是一部“社会史”,将电力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系统呈现出来。
总结:
通过对“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供电区电力工业大事记(1919-2000)”的梳理与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金华地区电力工业从起步引进、战争破坏、国家化建设,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跨跃发展,其历史脉络清晰。大事记以丰富事件为载体,兼顾技术工程、制度变迁、社会影响等维度,体现地方电力系统的整体面貌。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部大事记的局限之处:在某些年份可能事件记录不完整、技术细节欠缺、统计数据精度不足、社会史维度拓展有限等。未来研究在利用该资料时,应结合档案、口述、地方志补充修正。尽管如此,它仍是研究华东地区电力工业发展、地方志与电力史交汇的重要桥梁。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