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煤炭志 1978-2009_2013版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华蓥市煤炭志 1978-2009
内容简介: 华蓥市煤炭志客观的记述了华蓥市煤炭工业的历史与现状。本志分为十章,记述了华蓥市煤田地质、煤炭资源、资源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安全与环保、煤炭企业、组织机构、行政管理和人物。
编纂人员:廖中元
编纂单位:华蓥市煤炭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78-2009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川华新出内(2013)字第03号
· 华蓥市煤炭志 1978-2009_2013版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华蓥市煤炭志 1978-2009_2013版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华蓥市煤炭志 1978-2009_2013版_PDF电子版》是一本系统记录四川省华蓥市煤炭工业发展历程的地方志资料,由中国地方史志网收录并公开下载。该志书从1978年至2009年,以翔实的资料、科学的编排,全面反映了华蓥市煤炭产业从恢复、发展到转型的全过程。全书不仅对煤炭资源的地质分布、开采技术、生产组织和经济效益作出深入总结,还着重反映了地方政府在能源结构调整、生态保护、矿区改造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作为西南地区能源经济的重要文献,该电子版为研究华蓥煤炭工业史、地方经济变迁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将从“煤炭资源与地质基础”“开采工艺与技术演进”“产业结构与经济贡献”“社会影响与历史价值”四个方面,对该志书进行详细阐述与分析,力求展现其在史志体系与能源史研究中的独特意义。
1、煤炭资源与地质基础
华蓥市地处四川盆地东缘,地质构造复杂,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华蓥市煤炭志》在第一部分对全市煤炭分布进行了详尽调查与绘图,指出华蓥山及周边丘陵地区是主要的含煤地层区域。志书详细记录了不同矿区的地层特征、煤层厚度、储量等级及矿体延伸方向,为后续的勘探与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志书通过对1978年前后勘探资料的系统整理,揭示了华蓥煤炭资源以中低灰、中低硫、热值较高为主的特点。这种优质煤炭不仅满足了地方工业与居民生活需求,也为四川乃至西南电力与冶金产业提供了重要燃料支持。志书中特别强调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提出了矿区整合与合理开采的重要性。
此外,《华蓥市煤炭志》还对地质灾害与矿区地貌变化进行了分析,如地表塌陷、瓦斯突出、地下水流失等问题。通过历史数据与地质演变图表,展示了矿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为后来的安全生产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警示与经验。
2、开采工艺与技术演进
1978年至2009年是华蓥煤炭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华蓥市煤炭志》系统回顾了这一时期采煤技术的革新与设备更新。从最初的手工挖掘、小型矿井,到逐步引进机械化采煤设备,实现矿区生产的半机械化、机械化过渡,志书以详尽的数据和案例记录了这一转变过程。
志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华蓥市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改革政策,引入通风、防爆、瓦斯监测等新技术,显著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华蓥煤矿机械厂和地方技术学校的建立,一批本地技术人员成长起来,推动了矿区自动化控制与综合开采技术的普及。
进入21世纪初,华蓥煤炭企业开始重视绿色矿山建设与资源回采率提升。《煤炭志》特别记载了华蓥市在2005年后实施的“深部开采—地表复垦”双线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国内同类矿区中具有先导意义,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3、产业结构与经济贡献
煤炭工业是华蓥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华蓥市煤炭志》以详实的经济数据,展现了煤炭产业在地方财政、就业与城市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华蓥煤炭工业年产量不足50万吨,而到2009年,全市煤炭年产量已突破300万吨,成为四川省重点能源产区之一。
志书特别强调了煤炭产业对地方工业体系的带动作用。华蓥市依托煤炭资源,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为主体的产业链条,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许多乡镇因煤而兴,形成了独特的“矿区经济文化”,这也是西南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
同时,志书也理性分析了煤炭经济的周期性风险。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华蓥市在2000年代中期经历了煤价波动带来的财政压力。《煤炭志》通过对各时期经济指标的对比,总结出地方政府在调控政策、产业转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对经验,为后来的经济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4、社会影响与历史价值
《华蓥市煤炭志》不仅是一部产业志,更是一部反映地方社会变迁的史志文献。煤炭工业的兴起改变了华蓥的社会结构,大量外来劳动力进入矿区,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群体与地域文化。志书记录了矿工生活、劳资关系、社会福利及工会建设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展示了工业化进程下的社会变革。
志书还从文化角度探讨了煤炭产业对地方精神的塑造。矿区文学、煤矿歌曲、劳模事迹等内容被系统整理,反映出矿工群体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这一部分资料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
在史学层面,《华蓥市煤炭志》的编纂坚持真实性与科学性原则,采用口述历史、档案汇编、统计数据等多种方法,确保了史料的权威性。作为中国地方史志网收录的重要文献,它不仅为地方志研究提供了范本,也为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史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体系。
总结:
总体而言,《华蓥市煤炭志 1978-2009_2013版》以翔实的史料、系统的编排、严谨的逻辑,全面呈现了华蓥煤炭产业三十余年的发展脉络。它记录了地方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也见证了能源产业从粗放开采向绿色高效的跨越。该志书在史志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研究意义。
更重要的是,它让读者从地方的角度理解中国能源变革的宏观趋势,体现了史志编纂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作为西南地区煤炭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这部志书无疑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文献,为后世研究华蓥及中国能源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