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烈士陵园志(1996-2006)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镇江市烈士陵园志(1996-2006)》
内容简介: 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褒扬烈士,继承传统,为本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二、编纂原则:坚持求实存真、立准立好的原则,体现陵园建设特点,突出烈士褒扬工作,展示发展过程,达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
编纂人员:吴晓霞 , 陈建功
编纂单位:《镇江市烈士陵园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96-2006
出版时间:2006年
· 镇江市烈士陵园志(1996-2006)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镇江市烈士陵园志(1996-2006)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镇江市烈士陵园志(1996-2006)PDF电子版,是镇江市在新世纪初编纂的一部重要地方志文献,收录于中国地方史志网的“华东地区县志下载”栏目中。这部志书以镇江市烈士陵园的发展为主线,通过翔实的资料、系统的记述和人文视角的叙述,展现了镇江地区在革命历史传承、烈士精神弘扬与红色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路径。文章将从编纂背景与意义、结构内容与史料价值、文化精神与社会影响、数字化传承与学术价值四个方面,对该志书进行系统解读。通过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了解镇江市烈士陵园的建设历程,也能洞察中国地方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变迁与使命。这是一部集历史、记忆与信仰于一体的重要志书,也是地方文化数字化与红色精神研究的重要成果。
一、编纂背景与时代意义
镇江市烈士陵园志(1996-2006)的编纂,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地方志事业进入新一轮复兴期,各地纷纷启动第二轮志书修编工作。镇江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素以革命传统深厚而著称。编纂烈士陵园志的初衷,不仅是为了保存革命烈士的历史资料,更是为了在社会转型期重塑精神信仰与道德力量,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编纂工作于1996年正式启动,由镇江市地方志办公室与烈士陵园管理处共同承担,历时十年完成。期间,编纂组走访老干部、烈士后代及部队官兵,查阅大量档案与报刊资料,力求资料真实、叙述客观。此举体现出地方政府对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镇江社会各界对革命传统教育的共同担当。
从更广的历史视角来看,这部志书的出版恰逢中国社会加速现代化的时期。它以地方志的形式留住了集体记忆,成为人们追寻精神根源的载体。镇江市烈士陵园志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符号,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依据。
二、志书结构与史料价值
镇江市烈士陵园志的整体结构严谨,采用了编年与专题相结合的体例。全志分为总述、陵园沿革、烈士名录、纪念建筑、管理与活动、社会影响、附录等部分,系统地记录了1996年至2006年间陵园的发展轨迹。这种编排方式既体现了传统志书的系统性,又体现了现代文献的资料性和可读性。
志书中收录的烈士名录尤为珍贵,涵盖了镇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详细记载其姓名、生平事迹、牺牲地点及纪念情况。编者在资料核实方面极为严谨,许多内容均来源于档案馆、军队档案及烈士亲属口述,使得该部分成为研究镇江地方革命史的重要基础文献。
此外,志书对陵园的建筑变化、纪念活动、社会教育功能等都有详实描述,为研究地方红色文化发展提供了系统资料。从史料学角度看,它既具有地方性特色,又能反映全国红色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因而在地方志学界和革命史研究中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三、红色文化与社会影响
镇江市烈士陵园志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部红色精神的传承之书。它通过对烈士英勇事迹的再现,塑造了镇江人民心中的英雄群像,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教材。烈士陵园作为城市精神地标,其存在意义远超纪念空间本身,而志书则为这种精神提供了系统化的叙事。
在社会影响层面,自志书发布以来,镇江市各级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将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市民自发前往陵园瞻仰、献花,形成了深厚的社会共识与文化传统。这种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正是志书精神传播的延伸与成果。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这部志书也推动了镇江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在志书出版后,对陵园进行了多次扩建与景观提升,使纪念与教育功能更加完善。烈士精神由此被转化为城市文化的核心部分,成为镇江对外展示文化自信与历史担当的重要名片。
四、数字化出版与学术价值
镇江市烈士陵园志能够以PDF电子版形式在中国地方史志网上发布,标志着地方志事业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新阶段。这一形式打破了传统纸质志书的传播局限,使读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便捷地查阅镇江烈士陵园的历史与资料,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开放共享。
中国地方史志网作为国家级地方文献数字平台,汇聚全国各地县志、乡志等资料,其“华东地区县志下载”栏目收录镇江市烈士陵园志,充分说明该志在地方志系统中的代表性与典型性。数字化发布不仅延长了志书的生命力,也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使其成为地方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与文化学者的重要数据源。
从学术层面来看,这部志书为研究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地方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及城市精神史提供了可验证的实证材料。其电子化版本为学界数据分析、比较研究、地方文化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便利。镇江市烈士陵园志的数字出版,正是地方史志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典范。
总结:
综上所述,《镇江市烈士陵园志(1996-2006)PDF电子版》是一部兼具史料性、教育性与思想性的地方志成果。它以忠实的笔触记录了镇江烈士陵园十年间的发展历程,以崇高的精神再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风采,同时为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无论从内容体系、编纂方法还是数字化推广角度,它都展现出新时代地方志编纂的创新与使命。
在数字文化不断深化的当下,这部志书的网络传播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再利用,更让红色记忆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镇江市烈士陵园志不仅属于镇江,更属于所有追寻历史与精神价值的读者。它是一座数字化的纪念碑,也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文献,提醒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铭记那些为国家与民族牺牲的英雄。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