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
内容简介: 锦州电业局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编撰指南,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编撰指导思想,坚持唯物史观,以电力生产为重点,全面反映本局及地区电业的发展。
编纂人员:杜希山 , 高凤歧
编纂单位:锦州电业局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16-1985
出版时间:1991年
出版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
· 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
《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是辽宁省锦州市电力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记载文献,也是东北地区电力工业史料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地方史志网》所提供的《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_PDF电子版》为中心,从史志编纂背景、内容结构特色、历史价值意义及数字化传播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通过对志书的内容与形式的深入探讨,本文不仅揭示了锦州电业从萌芽到成熟的历史轨迹,也展现了东北地区在近现代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缩影与典范。本文旨在通过对这部志书的研究,探讨地方志书在电力工业、区域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同时反思其在新时代数字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为后续的史志研究、能源档案整理及地方文化保护提供有益启示。
1、编纂背景与历史起源
《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的编纂,是在中国地方志全面修复与地方档案文化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完成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全国范围内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的展开,锦州电业局依托辽宁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启动了对自身历史沿革的系统整理与研究。这一时期,国家对电力工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电业志书的编纂被视为展示地方工业成就的重要手段。
锦州电业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锦州地区的电力设施刚刚起步,供电规模有限,主要服务于铁路、商贸及少量工厂用电。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锦州电力设施屡遭破坏与重建,见证了东北地区社会动荡下的工业顽强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锦州电业局正式成立,承担起区域电力建设与供应的重要任务。
本志的编纂起点定为1916年,终点为1985年,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年。该时间段涵盖了民国初期的电力萌芽、新中国初期的恢复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高峰期的电力扩张,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创新与设备更新,是一部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文献资料,反映了锦州乃至东北电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志书结构与内容特色
《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全书采用纵述与横记相结合的编写体例。全志以时间为主线,分设“沿革”、“组织机构”、“发电与输配电”、“人事管理”、“科研与技术革新”、“重大事件记要”等章节,全面展现锦州电业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组织演变与业务发展。
在内容安排上,志书兼顾了宏观叙述与微观细节。例如,在描述电力系统建设时,不仅记录了发电厂建设规模、设备型号与装机容量等数据,还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施工条件、工人生活以及管理制度变迁。这种细腻的记录方式,为研究地方工业文化和劳动史提供了宝贵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本志在资料来源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真实性。编纂者广泛搜集了锦州市档案馆、辽宁省电力公司档案室、老职工口述史料及报刊杂志记录,确保了内容的完整与可靠。尤其在技术发展篇章中,志书详细记载了锦州电业局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设备更新历程,展现了地方电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3、史志价值与研究意义
《锦州电业局志》的出版,不仅是一部地方行业志书,更是东北地区能源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它为能源经济史、电力技术史、区域社会发展史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研究者可以通过志书中的系统数据与事件记载,分析锦州乃至东北电业发展的宏观趋势与微观结构。
其次,该志书对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锦州电业局作为辽宁省的重要电力节点,其发展与鞍山钢铁、大连化工、沈阳机械等产业密切相关,电力供应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东北工业体系的运转。因此,研究锦州电业局的历史,有助于深入理解东北地区能源与产业互动的逻辑。
此外,从社会史与文化史的视角来看,《锦州电业局志》还反映了电业职工群体的劳动精神与时代风貌。书中多处记载了工人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抢修电网、抗击自然灾害的事迹,这不仅体现了地方电业的坚韧品格,也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是研究劳动文化与地方精神史的重要文献。
4、数字化发布与传播影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被数字化为PDF电子版,并由“中国地方史志网”发布,使得这部原本仅限于档案馆和研究机构查阅的文献资源实现了社会化开放。数字化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志书的受众范围,使学者、学生及地方爱好者都能便捷地获取这一珍贵资料。
PDF电子版的发布不仅是文献保存形式的转变,更是地方志文化传播方式的革新。通过高质量扫描与文本检索技术,读者能够快速定位关键年份、人物或事件,大大提高了史志研究的效率。数字化还避免了纸质志书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破损问题,为文献长期保存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外,中国地方史志网作为全国地方志数字资源的集散平台,发挥了强大的整合与传播功能。该网站汇集了各地志书资源,为地方志文化的传承与学术交流搭建了桥梁。《锦州电业局志》的上线,不仅使锦州地方历史更广泛地被公众了解,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电力史志资料的跨区域研究与共享。
总结:
总体来看,《锦州电业局志 第一卷 1916-1985》既是一部详实的行业志书,也是一部地方社会变迁的缩影。它通过细致的史料编纂与严谨的学术态度,展示了锦州电业七十年间的发展轨迹,为研究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系统参考。通过阅读这部志书,读者不仅能了解锦州电业的技术变革与制度演进,更能感受到地方工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志书的传播形式与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锦州电业局志》的PDF电子版与在线发布,为传统史志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地方记忆得以被保存、被传播,也让公众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些被尘封在档案中的历史瞬间。这不仅是锦州电业的历史延续,更是地方文化自信的体现。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