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个案,让我想起了一些与自我接纳有关的小故事、小事情,还有一些我个人的观点感受,非常想跟大家分享。最近的来访者,他是一个在性灵、修行、心理学各方面都有一定修为的人,但他最近因为一件小事情,情绪进入到一种比较暴怒、极端的情况,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状态的时候,又变得非常自责,质问自己:“为什么我都学了那么多,依然会因为小事情而牵动那么大的情绪?自己的课题到底什么时候到头?” 他进入了一种比较极端自我怀疑、否定的状态之中。类似的情况可能大家不多不少都有遇到过,我自己以前也会这样,遇到自己没做到一些小事情,便开始对自己批判,不断地自我否定。在跟他聊天的时候,我想起了非常尊敬的老师,PoV愿景心理学的大师级别导师栗原弘美老师,她在课堂上的一些小瞬间。对我的触动很大,印象非常深刻。弘美老师今年已经60多快70岁,是去年上课还是前年上课的时候,她告诉我们最近跟PoV创始人Chuck博士依旧在疗愈小时候父亲带她的金钱课题。还有另外一次也是,她在课程的中途,突然意识到自己某些课题浮现了。这些瞬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弘美老师是非常轻松坦然地告诉我们她的情况,她没有很大的情绪波澜,态度上十分平和,没有一点言辞上的闪烁、掩饰。而老师用这种自如的态度,告诉我们她的情况时,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对老师有质疑或者产生不信任,反而都希望老师可以度过这个时期。后续,老师也专业完成了整个课程。课后,我回想这件事情觉得挺神奇的(笑)。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包括我自己以前也会有类似的想法:“你是做老师的,在上课的时候还有课题,到底行不行的?” 但我在那两次课上一点这种想法都没有。依然是对老师无比地信任,同时希望老师可以快点疗愈好。还有特别有趣的事情,PoV创始人夫妇的相处方法也是特别可爱,他们可能在公开的场合,例如同学聚会,毫不避忌突然吵架,还是闹得不可开交,随后又可以很快地在大家面前和好,然后亲亲抱抱举高高。后来才知道,老师们的状态其实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自我接纳的状态:无需特别把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某些特点,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特别地藏起来,也不会特别把它强调,我们不需要去认同、也不需要去批判这些特质,只是很自然地把它放在那里,与它共存。而且老师们也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有问题、有课题,是非常正常的。像老师60多70岁了,也还是有课题,但有课题问题并不能阻碍我们的人生变得丰盛、不能阻碍我们幸福、更不能阻碍我们变得完整。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觉得:“当然,他们是老师,所以才能做到。我们只是普通人。” 首先老师也是从普通人走过来。其次,有很多老师或者是在灵性道路上有了修行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背景,而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不允许自己这样、不允许自己那样,反而让自己身上的包袱更多,患上“好人病”。这个时候,我们真的要问自己一句:我们要成为一个“好”人、完美的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在我的认知里,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我们可以想一下天上的月亮,月相的循环一直都是月盈而亏,满月就在那么一刹那,下一秒必然步向月缺,人一定要做到圆满、或是活得太满,下一秒必然要走下坡路。不如舍满求半,用开放的态看待自己、迎接每一件事情的到来。不求完满、但求尽兴。我们可以这样想,问题的发生、发现,正好提醒我们,退步的时间还没好,我们还在进步、还在蒸蒸日上的路上在这里,还想给想继续研究如何接纳自己的宝贝,推荐一些好书:《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还有这本书的记录片《阴影效应》。我们觉得自己“不完美”,或者是我们不想面对、想隐藏的部分,都可以称为我们的阴影面。书中解释了,阴影面是怎么形成的、种类可能有哪些、我们怎么找出自己的阴影,还有一步一步的练习,教我们怎么与自己的阴影面共处。因为作者不是心理学家,他以一个经历者的视觉写自己的经历、遇到的故事,所以非常接地气,适合我们去看。只有我们完全自我接纳,我们允许自己不完美,这个时候我们才是完整的、才是真实的,更是自由的,自在的,才有扎根到大地的能量从我们内心生起(这也是安全感的所在)。希望这篇可以给大家的生活、成长,带来一丝丝帮助。我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我对此花了很大的气力,之后也会继续分享不同的感受和小故事。想通过星盘解读了解自己,占星师刺梨占星塔罗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