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地名志
内容简介: 1。本志以张家港市2005年的实有地名为记载范围,同时附记部分重要的历史地名,一般的历史地名可从“张家港市乡镇地名志丛书”中参阅。
编纂人员:陈建明 , 俞慧军 , 江丽菁 , 黄晓曙 , 陆正芳 , 张洁
编纂单位:中共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出版时间:2007年
出版单位:方志出版社
相关文章
江苏省 《江苏省志 地名志》2003版
《江苏省志 地名志》 作者: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页数:718 出版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常州市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常州市地名录》 作者:常州市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404 出版社:常州市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 …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 作者:金坛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25 出版社:金坛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06 …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武进县地名录》1985版
《江苏省武进县地名录》 作者:武进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647 出版社:武进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5 …
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洪泽县地名录》1982版
江苏省洪泽县地名录本名录收录的地名包括洪泽县的行政区划和居民地名称,专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名称,古迹和革命纪念地名称等。编纂单位:洪泽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25 …
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盱眙县地名录》1982版
《江苏省盱眙县地名录》 作者:盱眙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93 出版社:盱眙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2…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围绕《entity[“book”, “张家港市地名志”, 0](2007.11版)》这一史志资料展开分析,首先从其编纂背景与出版价值入手,揭示其作为地方地名志典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内容结构、收录范围、编撰方法与资料来源三个维度,详尽阐述本书对entity[“place”, “张家港市”, 0]地名系统的整理方式。然后,文章探讨其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包括史地研究、地方志编纂、乡土文化保护等方面。接着,分析该地名志在下载获取、数字化利用、读者使用三个层面的实用情况。最后,文章结合上述四方面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该书不仅是地名研究的基础工具,也为家乡情怀的传承与地方文化的延续提供了载体。通过整体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地名志在地方史志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未来的使用与发展潜力。
一、编纂背景与出版价值
《张家港市地名志(2007.11版)》是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编纂并由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地方地名参考书。资料显示,本志由中共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制,出版年份为2007年11月。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1
在当时背景下,地名作为行政、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交汇点,其系统整理具有重要意义。张家港市作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其地名变迁、乡镇村庄更迭、社区改造更新的速度较快,因此编纂专志有其迫切需求。
出版价值方面,此书不仅记录了截至2005年张家港市“实有地名”情况,同时附记部分重要历史地名,为当地政府、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地方志编纂提供重要参考。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0
二、内容结构与编撰方法
本志的内容结构较为完整,首先明确记载范围为至2005年当地实有地名,同时备注历史地名。根据资料简介,“以张家港市2005年的实有地名为记载范围,同时附记部分重要的历史地名”。citeturn0search2turn0search1
在编撰方法上,地名志强调“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虽然该具体文档中并未详尽列出每一条地名的来源,但结合地方志编纂普遍方法而言,应包括实地调查、档案查证、群众访谈、历史文献比对等多个途径。这保证了资料的可靠性与权威性。
此外,编撰本书还注意了“详今略古、注重沿革”的原则。即详细描述当前具有法定或实际使用状态的地名,同时对历史沿革、地名演变、行政变迁给予必要说明,从而使读者既能掌握现状,也能理解地名背后的历史脉络。
书中还可能将地名分门别类,比如行政区划地名、自然地貌地名、居住点地名、交通水利地名、文化遗迹地名等。这样的分类结构有助于系统化整理与检索。不过因下载页面所示简介较简略,这一点仍待读者查证原书目录。
三、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从学术角度看,《张家港市地名志》为地名研究、地方史研究、社会地理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地名作为文化符号,反映了地理环境、历史进程、民族迁移、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通过本书,学者可探究张家港地区地名命名规律、沿革变化、命名文化内涵。
在地方志编纂体系中,本书属于“地名志”类别,与行政区划志、人物志、经济志、文化志等平行。其出版有助于完善地方志系列,全方位记录地方发展轨迹。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可作为城市规划、地名管理、地图制作、地籍登记的重要工具。
从社会意义来看,此书凝聚了乡土记忆与集体身份认同。对于张家港市的居民、海外张家港籍人士而言,通过查阅该志可回溯家乡地名的来龙去脉,了解村落、街道、河流的名字由来与变迁。这种认知有助于增强社区文化认同与历史传承意识。
同时,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旧村改造、街道更名等现象频繁出现,对地名变迁的记录显得尤为迫切。地名志能够保存旧址旧名、不再使用却有纪念价值的地名,从而在快速现代化中保留文化“记忆点”。
四、下载获取与数字化利用
在互联网时代,该地名志的数字化下载成为可能。资料显示,“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名志》2007.11.pdf下载”可在若干志书电子资源网站上获取。citeturn0search1 虽然需注意版权与合法性,但为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了便利。
数字化利用方面,PDF格式的志书让读者可在电脑、手机等设备上浏览,关键词检索、全文扫描、复制引用更加便利。资料中亦提到“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citeturn0search2 这样一来,传统纸本志书使用的门槛下降,信息传播更广。
此外,对于教学、社区文化活动、地方旅游宣传、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等方面,数字地名志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用户可以用电子版查找地名起源、历史沿革、行政变动等内容,为讲解、研究、宣传提供素材。
当然,下载与数字化也带来了版权、真伪、版本核查的问题。读者在下载时应关注是否为官方授权、是否为最终版本(如2007.11)或是否含编校误差。若用于学术引用,还应核对纸本原版内容,以保证准确性。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张家港市地名志(2007.11版)》不仅在编纂背景与出版价值上具有显著意义,而且在内容结构、编撰方法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其作为学术研究工具与社会文化资料的价值不容忽视,尤其在数字化下载与利用方面,顺应了信息时代的趋势。
展望未来,这部地名志将继续作为张家港市地名管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地方政府、市民社区、还是研究机构,都能从中获得有益参考。与此同时,在数字化浪潮中,地名志如何与GIS系统、地图服务、文化展示平台融合,仍是值得探讨的发展方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