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
《苏轼全集校注》2010年6月1日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宋)苏轼着、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
内容简介
《苏轼全集校注》是第一部对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校勘注释编年辑佚的大型古籍整理着作,代表了当代苏轼诗词文集整理的最高水平。为苏轼研究提供了一个校勘精良、注释完善、编年准确、评论充分的上佳版本,为宋代文化研究呈献出一部资料翔实的百科全书式的着作。 本书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担任主编。其耗时二十余年,其规模800余万字,大32开,繁体竖排,精装,全20册,126卷,包括苏轼诗集校注50卷,词集校注3卷,文集校注73卷,另附苏轼文集辑佚6卷。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一(第一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第二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三(第三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四(第四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五(第五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六(第六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七(第七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八(第八册)》
《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九(第九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一(第十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二(第十一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三(第十二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四(第十三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五(第十四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六(第十五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七(第十六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八(第十七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九(第十八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十(第十九册)》
《苏轼全集校注—文集十一(第二十册)》
来源:https://xianzhipdf.com/
![]()
相关文章
![]()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pdf下载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全集守在的胃大足石刻雕刻的代表作品,所载以宋代石刻雕塑为主,同时兼及唐代和五代、明代的石刻代表作品,以期相对全面和较典型…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pdf下载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三国志【2013】【5册】元史【 2013】【15册】北史【2012】【10册】北齐书【2013】【2册】南史【2011-2012】【6册】南齐书【2013】【3册】…
![]()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pdf下载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1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2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3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4卷.pdf…
佛教美术全集(全17册)pdf下载
佛教美术全集(全17册)佛教美术全集01 佛像大观佛教美术全集02 佛教美术讲座佛教美术全集03 双林寺彩塑佛像佛教美术全集04 敦煌佛影佛教美术全集05 龙门佛教造像佛教美术全集06 佛像鉴定与收藏…
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全26册)pdf下载
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全26册)文件格式:PDF作者: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机构: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时间:1973宫中档光绪朝奏折:主编陈捷先,江苏江都人,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全11册)pdf下载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全11册)简介: 毛远明先生通过全面总结,分析比较以往各种碑刻文献整理研究着作的得失利弊,在科学整理与研究碑刻文献方面独辟蹊径:分时段全面收集碑碣1400通…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是一部集文学、思想、书法、政治于一体的文化巨著,是研究苏轼及宋代文学史的重要成果。这套书全面整理了苏轼一生的诗、词、文、书信、奏疏、笔记等,辅以细致的校勘与注释,为学术界提供了极具权威性与参考价值的版本。本文将围绕“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pdf下载”展开,从版本编校背景、内容体系与价值、数字化阅读便利性以及对当代文化研究的启示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深入剖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文学魅力的恢宏与人文精神的深邃,更能体会现代学术数字化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pdf下载”不仅是一个学术资源的分享,更是文化传承与学术精神的延续与再生。
1、版本编校背景与学术价值
《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由权威学者团队历时多年整理而成,是目前国内最系统、最精审的苏轼全集版本之一。编者不仅广泛搜集历代版本,参考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诸多文献,还对前人整理中的讹误进行了系统校勘,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学术性。这样的工作量极其庞大,显示出编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深厚的学术功底。
苏轼作品浩瀚,诗文兼优,且生前与友人书信往来频繁,留下的资料纷繁复杂。编辑者在处理这些文献时,采用了现代文献学、语言学及版本学的研究方法,对异文、佚文、残卷进行了全面比对,使“全集”真正做到了“全”与“精”。这一点在诸多学术研究与文学评论中被反复肯定。
从学术价值角度看,这部全集的出版,填补了苏轼研究中的版本空白,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基础。无论是宋代文学、思想史、艺术史,还是中国古典学术的整理与研究,这套全集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内容体系结构与文献特色
《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内容极为丰富,涵盖诗、词、文、赋、书信、奏议、题跋、笔记、碑铭等多个文体,堪称苏轼思想与艺术的全景图。每一卷都有详细的注释和背景说明,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与情感脉络。这种系统性不仅便于学者查阅,也使普通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
全集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校注”部分。每篇作品都标明来源版本、对比异文,并辅以注释和解读。这种学术处理方式,使得文本的真实性、权威性得以保障,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用语与典故。对于研究者而言,这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本史档案”。
此外,全集还附有丰富的索引系统与参考文献,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书名索引等,使得研究者可以轻松定位到具体作品与相关事件。这种细致入微的整理方式,体现出学术出版的高水准,也使“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成为一部真正可用、可学、可研的学术巨作。
3、数字化资源与阅读便利
在当今信息时代,《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的数字化版本,如pdf下载版,为学术传播与文化普及带来了全新的契机。通过数字化手段,读者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在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随时阅读苏轼的诗文。这不仅让学术资源更易获取,也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纸质阅读的成本。
“pdf下载”版本保留了原书的编排格式与注释体系,使学者在引用与研究中能够保持严谨的文本对照。同时,数字化版本支持全文检索功能,大大提高了文献查找效率。例如,研究者可通过关键词快速定位“赤壁”、“东坡词”或“黄州诗”等主题,极大地便利了学术研究与资料整理。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版本促进了学术成果的共享与传播。通过网络资源的下载与交流,更多青年学者与文学爱好者得以接触权威版本,参与到苏轼研究的全球化讨论中。这种开放共享的学术生态,正是当代数字人文研究所倡导的精神体现。
4、苏轼全集的文化启示与现代意义
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位思想家与文化象征。《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所呈现的,不仅是文字的积淀,更是精神的传承。从诗词到政论,从书画到哲思,苏轼展现出超越时代的生命智慧与人文气度,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包容性与创造力的象征。
通过研读这套全集,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苏轼的人生态度——旷达、乐观、坚韧。他在逆境中吟咏,在流放中思考,创造了无数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这种精神力量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保持自我、热爱生活、以文化滋养心灵,正是苏轼之道的现代回响。
此外,《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在文化传承层面上也具有深远影响。它让更多人意识到古典文学与现代学术之间并非割裂的两端,而是可以通过校注、数字化、传播等方式实现新的结合。这不仅是对苏轼个人精神的致敬,更是中国古典学术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总结:
“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pdf下载”的出现,让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它既是一部文学巨典的再生,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成果。通过校注与整理,学者们还原了苏轼作品的真实面貌;通过数字化传播,更多人得以亲近这位伟大文人,理解其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在阅读这部全集时,我们不仅是在欣赏古典文学,更是在与一个灵魂对话——一个在千年之后仍能感动世人的灵魂。苏轼的文字、思想与情怀,穿越时空,依然照亮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苏轼全集校注(全20册)pdf下载》无疑是连接古今的一座文化桥梁,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学与文化的人珍藏与品读。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