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全5册)
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编;李忠杰主编
出版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
简介:共选用档案资料近280件3680余页,文件形成时间起自1938年1月,迄至1947年10月,相当一部分为首次系统对外公布。按照资料内容和时间设置了两个大类,第一类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二类为日军暴行。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 1》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 2》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 3》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 4》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 5》
相关文章
清末官报汇编(78册)pdf下载
清末官报汇编 78册 书籍作者:姜亚沙编着图书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pdf下载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全集守在的胃大足石刻雕刻的代表作品,所载以宋代石刻雕塑为主,同时兼及唐代和五代、明代的石刻代表作品,以期相对全面和较典型…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pdf下载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三国志【2013】【5册】元史【 2013】【15册】北史【2012】【10册】北齐书【2013】【2册】南史【2011-2012】【6册】南齐书【2013】【3册】…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pdf下载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1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2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3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4卷.pdf…
佛教美术全集(全17册)pdf下载
佛教美术全集(全17册)佛教美术全集01 佛像大观佛教美术全集02 佛教美术讲座佛教美术全集03 双林寺彩塑佛像佛教美术全集04 敦煌佛影佛教美术全集05 龙门佛教造像佛教美术全集06 佛像鉴定与收藏…
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全26册)pdf下载
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全26册)文件格式:PDF作者: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机构: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时间:1973宫中档光绪朝奏折:主编陈捷先,江苏江都人,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全5册)》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的档案汇编文献,它系统整理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所遭受的人力与物力损失情况。全书以珍贵的原始档案为核心,详细记录了八路军部队在华北敌后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历程,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历史风貌。该档案不仅为研究抗战史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代价与精神根源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八路军人员伤亡记录分析、财产损失档案的重要发现以及学术研究与社会意义四个方面,对这部档案选编进行深入阐述,以期读者能全面理解其文献价值与历史意义。
1、编纂背景与史料整理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全5册)》的编纂,源自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档案部门对革命历史文献系统整理的长期工作成果。档案汇编以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各抗日根据地档案馆收藏的原始文件为基础,通过严谨的校对与分类,最终形成这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史料集。编者在整理过程中不仅重视档案的真实性,更注重还原历史语境,使得文献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的战场情景与八路军的组织结构。
该书的出版填补了长期以来抗日战争研究中关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数据不系统、不完整的空白。由于抗战时期通讯条件落后、战区复杂,许多损失数据散见于各类报告与战地笔记中,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本选编的出现,使这些分散的史料得以系统化呈现,为后世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
从档案学角度来看,该书的整理工作体现了中国近代档案保护与利用水平的提升。每一卷册的结构清晰、资料出处标注严谨,不仅方便学者查证,还确保了档案的学术公信力。可以说,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学术性与纪实性的综合档案文献。
2、八路军人员伤亡记录分析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八路军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承担起抗击日寇的重任。该档案集中反映了八路军在正面与敌后作战中的人员伤亡状况,通过大量数字与个案记录,呈现出抗战的残酷与牺牲之重。文献中对各战役伤亡的统计极为详细,涵盖了部队番号、战斗地点、作战时间以及人员伤亡等级,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精确的定量分析资料。
从档案内容来看,八路军在1940年前后伤亡最为惨重,尤其是在百团大战、晋察冀根据地反“扫荡”等关键战役中,部队人员损失巨大。文件中不仅记录了阵亡与负伤人数,还反映出大量战地医疗救护报告、烈士名单、抚恤制度文件等,揭示了八路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维系组织与士气的非凡力量。
此外,档案中的个体记载也极具人文价值。例如,许多普通士兵的战斗事迹与遗书被完整保存,展示了那个时代普通战士的家国情怀与牺牲精神。这些原始档案超越了冷冰冰的数字统计,使八路军的英雄群像更加生动可感,也让后人深刻体悟到民族独立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3、抗战财产损失档案的重要发现
除人员伤亡外,《选编》中对财产损失的记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这部分档案反映了八路军各根据地在长期游击战争中的物资消耗与破坏情况,内容涉及军需、后勤、交通、农田、村镇等多个方面。从档案统计可见,日军的“扫荡”“烧光政策”给根据地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破坏,而八路军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依然坚持生产自救,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财产损失档案详细列举了被毁坏的军械装备、被掠夺的粮食和牲畜、被烧毁的村庄与工厂等内容。部分档案还附有手绘的损失图表、实地调查表格,使读者能够直观理解战争破坏的程度。这些数据不仅是历史证据,也为战后赔偿研究和经济史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该档案揭示了八路军在面对财产损失后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与恢复措施。无论是开辟军民合作的生产运动,还是实施节约战备物资的制度,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环境下的组织动员能力。这些档案的公开,有助于我们理解抗战胜利背后的物质支撑与群众基础。
4、学术研究与社会传播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全5册)》的出版,不仅是档案整理工作的成果,更是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推动。对历史学、军事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而言,这套文献为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始资料。例如,军事史学者可以借助伤亡数据研究作战策略变化,社会史研究者则可通过财产损失档案分析抗战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
在教育领域,这部档案选编的出版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高校历史系、档案学专业、军史研究机构均可将其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它让青年学生能够以原始史料为基础理解历史,从而形成更科学、更理性的历史认知。这种以档案为载体的历史教育方式,有助于推动全民抗战记忆的传承。
此外,随着数字化档案的普及,《选编》的PDF电子版本下载使更多研究者能够便捷获取资料,扩大了学术影响力。网络传播的便利性让历史文献突破了地域限制,使抗战精神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得到弘扬。这不仅是档案学的进步,更是历史记忆社会化传播的重要体现。
总结:
总体而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档案选编(全5册)》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料集。它以丰富的原始档案为基础,全面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人员牺牲、物资损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书中每一份文件都凝聚着历史的重量,既是民族苦难的见证,也是民族觉醒与胜利的象征。
通过这部档案选编,我们不仅能够从数据与事实层面认识抗日战争的惨烈,更能从精神与制度层面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抗战的历史必然性。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并在新时代继续传承那份为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信念。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