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文献丛书 第1辑 《西南稀见方志文献》 共50册
《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目录
第1卷至第8卷
四川通志 (清)常明、杨芳灿等修纂
第9卷
华阳国志 (晋)常璩撰(清)李调元校定
云阳县志 (明)杨鸾等修 施继宗、唐相、翁镗等纂
第10卷
夔州府志 (明)吴潜修辑
第11卷
峨眉县志 (清)王燮修 张希缙等纂
汉州志 (清)刘长庚等修 侯肇元等纂
第12卷
直隶叙永厅志 (清)周伟业纂修
成都县志 (清)衷以壎等纂修
第13卷
新都县志 (明)张奉书修 张怀洵纂
第14卷
乐至县志 (清)裴显忠修 刘孟兴纂
梓潼县志 (清)张香海等修 杨曦等纂
高县志 (清)敖立榜、曾毓佐等纂修
第15卷
会理州志 (清)杨昶等修 王继会等纂
富顺县志 (清)李芝、段玉裁等纂
第16卷
庆符县志 纂修人不详
罗江县志 (清)李调元撰
巴塘志略 (清)钱召棠纂辑
第17卷
重庆府志 (清)有庆、王梦庚等修纂
第18卷
合州志 (明)刘芳声修 田九垓纂
开县志 (清)李肇奎等修 牟泰丰等纂
第19卷
万县志 (清)张琴修 范泰衡纂
第20卷
云南图经志 (明)郑颙修 陈文纂
第21卷
云南通志 (明)李中溪纂修
云南地志 (清)刘盛堂编
第22卷
寻甸府志 (清)王尚用修辑 张滕编次 祝诚校订
通海县志 (清)魏尽臣、阚祯兆纂修
晋宁州志 (清)杜绍先纂修
第23卷
云南府志 (清)范承勋、张毓碧修 谢俨纂
第24卷
嶍峨县志 (清)陆绍闳修 彭学会纂
平彝县志 (清)任中宜纂辑
师宗州志 (清)管抡原纂 夏治源增辑
白盐井志 (清)刘邦瑞纂修
安宁州志 (清)朗一棨等纂修
弥勒州志 (清)傅腾蛟等修 秦仁等纂
广西府志 (清)周采修 李绶等纂
第25卷
丽江府志 (清)管学宣、万咸燕纂修
石屏州志 (清)管学宣纂修
第26卷
东川府志 (清)方桂修 胡蔚纂
蒙自县志 (清)李焜纂修
黎县旧志 (清)纂修人不详
第27卷
重修澂江府志 (清)李星沅等修 李熙龄等纂
第28卷
南宁县志 (清)毛玉成修 张翊辰等纂
镇南州志略 (清)李毓兰修 甘孟贤纂
武定直隶州志 (清)郭怀礼修纂
第29卷
霑益州志 (清)陈燕、韩宝琛等纂
呈贡县志 (清)李明【上埶下金】纂修
第30卷
永昌府志 (清)刘毓珂等纂修
第31卷
思茅厅志 (清)李熙龄原纂 魏锡经辑次
嵩明州志 (清)薛渭川纂修
昆明县志 (清)戴炯孙辑
第32卷
浪穹县志略 (清)罗瀛美修 周沆纂
楚雄县志 (清)崇廉等纂修
第33卷
广南府志 (清)李则徐等修 李熙龄纂
镇康县志初稿 (民国)纳汝珍修 蒋世芳纂
高峣志 (民国)由云龙撰
第34卷
大理县志 (民国)张培爵等修 周宗麟等纂
新编麻栗坡地志资料 (民国)陈钟书修 邓昌麒纂
第35卷
腾冲县志稿 (民国)李印泉修 刘楚湘纂
第36卷至第37卷
姚安县志 (民国)卢汉等修 由云龙等纂
第38卷
贵州图经新志 (明)沈庠修 赵瓒纂
第39卷
贵州通志 (民国)张培爵等修 周宗麟等纂
第40卷
思南府志 (明)钟添纂次 田秋删定 洪价校正
普安州志 (清)沉勖等纂修
第41卷
思州府志 (清)蒋深修纂
天柱县志 (清)王复宗纂辑
第42卷
平溪卫志书 (清)郑逢元纂
开泰县志 (清)郝大成修 王师泰纂
第43卷
永宁州志 (清)黄培杰纂修
湄潭县志 (清)杨玉柱修纂
第44卷至第45卷
遵义府志 (清)黄乐之等修 郑珍、莫友芝等纂
第45卷
荔波县志 (清)苏忠廷修 董成烈纂
第46卷
石阡府志 (清)邱任伟等修纂
续修正安州志 (清)彭焯修 杨德明纂
安南县乡土志 (清)易心澄纂
贵定县志稿 (民国)续修贵州通志贵定县采访处编
第47卷
绥阳县志 (民国)胡仁修 李培枝纂
第48卷
西藏志 (清)焦应旗撰
雅州府志 (清)曹抡彬、曹抡瀚纂辑
清溪县志 (清)刘传经修 陈一沺纂
里塘志略 (清)陈登龙编
拉萨厅志 (清)李梦皋撰
章谷屯志略 (清)吴德熙辑
越巂厅全志 (清)马忠良原纂 孙锵增修
第49卷
卫藏通志 纂修人不详
第50卷
鸡足山志 (清)释者大错原纂 范承勋
鸡足山志补 (民国)赵藩、李根源辑
青城山记 (清)彭洵编辑
峨山图志 (清)黄锡焘、黄绶芙、谭钟岳编绘
碧玉泉志稿 (清)段昕撰
峨眉山志 (民国)僧释印光纂修
云南山川志 (明)杨慎撰
相关文章
清末官报汇编(78册)pdf下载
清末官报汇编 78册 书籍作者:姜亚沙编着图书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pdf下载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全集守在的胃大足石刻雕刻的代表作品,所载以宋代石刻雕塑为主,同时兼及唐代和五代、明代的石刻代表作品,以期相对全面和较典型…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pdf下载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三国志【2013】【5册】元史【 2013】【15册】北史【2012】【10册】北齐书【2013】【2册】南史【2011-2012】【6册】南齐书【2013】【3册】…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pdf下载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1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2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3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4卷.pdf…
二十四史.pdf下载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排)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
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全26册)pdf下载
宫中档光绪朝奏折(全26册)文件格式:PDF作者: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机构: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时间:1973宫中档光绪朝奏折:主编陈捷先,江苏江都人,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西南稀见方志文献》是一套涉及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的方志资料合集。该合集包括了50册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于研究西南地区的地方志和历史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这一文献的下载方式、文献的历史背景、使用价值以及其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影响。首先,我们将探讨该文献合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接着,文章将着重分析这些文献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在地方历史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合适的渠道下载这些资料,确保学术研究能够从中受益。通过详细阐述,我们力图让读者全面了解《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1、《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的概述
《西南稀见方志文献》是专门收录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志的重要文献集,内容涵盖了西南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该文献集包含了50册资料,每一册都详细记录了一个或多个地方的方志文献。这些方志原本多为地方志局、历史学者、地方政府等机构编辑,涵盖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是研究西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来源。
与其他地区的方志文献相比,西南地区的方志资料由于历史上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文化多样,常常呈现出独特的文化色彩。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还记录了西南地方的民俗风情、社会制度以及经济活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志文献的保存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数字化存档和下载已成为重要途径。
《西南稀见方志文献》是集大成的方志资料,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是地方历史学者的宝贵财富,也为文化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无论是地方史学、地方文化研究,还是社会发展史的探索,这些文献都能为学者提供丰富的线索。
2、文献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
《西南稀见方志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对于地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详细记载。这些文献覆盖了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地的地方志,呈现出丰富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以及民俗特色。方志文献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也能提供关于当地社会结构、风土人情以及生产方式的深刻洞察。
其次,这些文献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西南地区的方志资料,尤其是一些早期的方志,往往是对某一特定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信仰体系及社会习惯,对于推动区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西南稀见方志文献》对于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也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通过这些方志资料,学者们可以追溯历史轨迹,分析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变迁。这为综合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能够帮助学术界更好地解读西南地区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脉络。
3、下载《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的方式与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纸质文献的数字化成为了学术研究中的一大趋势。《西南稀见方志文献》也通过各种数字化方式得以保存和传播。为了方便学者和研究者查阅,网络上已有多个平台提供该文献的下载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下载方式。
下载这类文献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学术网站或数字图书馆。这些平台通常会提供电子版的方志文献文件,用户可以直接下载到本地进行查看。一些专业的方志数据库,如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等,也可能收录了这类资料,供用户检索下载。在下载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文献的主题、地区或时间段进行筛选,找到所需的方志资源。
然而,由于《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的版权问题,一些文献的下载可能需要付费或遵循一定的版权规定。用户在下载时应特别注意版权声明,遵循相关法规和学术道德。此外,部分资料也可能存在格式问题,如某些文件为扫描版,阅读体验可能不如正式出版物,但其内容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4、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西南稀见方志文献》对于现代学术研究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地方史学、文化传承及民族学领域中,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学者可以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方志资料,提取其中的历史事件、社会变迁等信息,从而揭示西南地区历史发展的独特规律。
然而,这些方志资料在现代学术研究中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由于这些文献的年代久远,部分资料可能存在破损、残缺等问题,这在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此外,由于西南地区的方志涉及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内容,理解这些文献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学者们不仅要精通历史学,还需要对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有所了解。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何将这些珍贵的方志文献更好地保存和传播也是一个重要议题。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保存方式将变得更加普及,如何利用这些现代技术,使方志文献的价值最大化,将是学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总结:
《西南稀见方志文献》作为一套包含50册珍贵地方志文献的资料集,是研究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地理及民俗的重要工具。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不可估量,对于历史学者、地方文化研究者、民族学者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化的下载方式,学术界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通过对《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的详细分析,我们不仅看到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还认识到保存与传播这些文献的挑战与机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文献的普及将为更多学者提供方便的研究工具。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