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
作者:汪前进编选 出版社: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 第1册》2007版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 第2册》2007版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 第3册》2007版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 第4册》2007版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 第5册》2007版
相关文章
清末官报汇编(78册)pdf下载
清末官报汇编 78册 书籍作者:姜亚沙编着图书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
世界史资料丛刊.pdf下载
世界史资料丛刊目录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1世界史资料丛刊 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pdf世界史资料丛刊 1600~1914年的日本.pdf…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全200册)pdf下载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本丛刊全二百册,是我国第一部涵盖时间最长、收入历代年谱最多、规模最宏大、线装版本最完备的年谱资料汇编。收入1996年以前北京图书馆所藏中国历代人物的线装年谱,计1212种,谱主…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pdf下载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1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2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3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4卷.pdf…
二十四史.pdf下载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排)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全三编)pdf下载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目录(全三编)第一编第二编第三编第一编:0001 甲午中日战辑(王炳耀辑)0002 桂之华轩遗集(朱铭盘着)0003 庚辛之际月表(王镜航编)0004 庚子西狩丛谈(吴永口述,刘治襄笔…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是对民国时期中国地图学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集成的成果,内容涵盖了民国时期中国地图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地图的编制、使用、研究及其学术价值等。该文献集成不仅为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为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文章首先概述了该文献集成的背景和意义,接着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该文献的内容、影响、研究价值及其应用。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民国时期地图学的历史脉络及其学术成果。最后,文章总结了《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对于现代地图学研究的启示,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了该文献的重要性。
1、《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概述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是中国地图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旨在全面收录和整理民国时期的地图学文献。这一时期的中国地图学在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地图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献集成的内容包括了民国政府及学者对中国地图的研究成果、地图编制技术的革新以及与国际地图学交流的历史记录。
该文献集成不仅提供了民国时期地图学的具体文献,也呈现了这一时期地图学研究的整体脉络。通过对民国时期地图制作技术、地图学理论、以及相关地图文献的收录,文献集成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资料库。它帮助后来的研究者了解民国地图学的技术特点和学术发展过程,对提升地图学史研究的学术深度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文献集成还注重对民国时期地图学成果的评价和总结,强调了地图学在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作用。它不仅是地图学历史的记载,更是对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一次回顾,使得现代读者能够了解中国地图学在民国时期如何与世界地图学接轨,走向现代化。
2、民国时期中国地图学的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深刻的变革。地图学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也逐渐取得了新的发展。随着民国政府的成立,国家对地理测绘的需求急剧增加,地图学成为了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在民国初期,地图的制作技术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地图测绘设备的引进,中国的地图学逐渐实现了技术创新。政府和学者们致力于提升地图的精度,推动地图学的科学化、规范化,这一时期也因此成为中国地图学史上的一个转型期。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不仅对这一时期的地图学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还通过收录当时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呈现了民国时期地图学的进展和成果。这一时期的地图学研究,不仅是对中国地理环境的科学认知,也是当时世界地图学发展的重要一环。
3、文献集成的研究价值和学术影响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不仅是对民国时期地图学成果的整理,更是对中国地图学学术价值的全面体现。该文献集成通过收录大量的地图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讨论,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它为研究中国地图学的历史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对于现代地图学、地理信息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外,文献集成对地图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民国时期地图学研究的窗口。通过对文献中的历史文献、学术文章以及地图制作技术的详细分析,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民国时期地图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对世界地图学的贡献。
该文献集成的学术影响力也体现在它为中国地图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通过回顾民国时期地图学的历史,学者们能够总结出中国地图学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为当前的地图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4、《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对现代地图学的启示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对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首先,它揭示了中国地图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理念。民国时期,中国的地图学研究者积极引进西方的地图学理论和技术,推动了中国地图学的发展。这一历史过程对当今地图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其次,文献集成中的许多研究成果强调了地图学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在民国时期,地图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呈现工具,更是国家进行社会治理、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这种理念至今在各国的地图学应用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文献集成为现代地图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数据和研究资源。它让研究者在现代地图学的应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技术演进,推动了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 民国时期》是一部对中国地图学历史的深刻总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通过对民国时期地图学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文献集成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现代地图学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它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地图学在世界地图学史中的地位,推动了地图学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该文献集成对于研究中国地图学的历史、探索地图学发展的脉络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民国时期地图学成就的总结,更是对中国现代地图学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它为现代地图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推动了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