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目录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东坡志林_(宋)苏轼撰_中华书局_1981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东斋记事_(宋)范镇撰_中华书局_1980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东轩笔录_(宋)魏泰撰_中华书局_1983年10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云麓漫钞_(宋)赵彦卫撰 傅根清点校_中华书局_1996年08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侯鲭录 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_(宋)赵令畤撰 (宋)彭□撰_中华书局_2002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北梦琐言_(五代)孙光宪撰 贾二强点校_中华书局_2002年06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南部新书_钱易_中华书局_2002年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后山谈丛 萍洲可谈_(宋)陈师道,朱彧撰_中华书局_2007.11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语林校证(上下册)_(宋)王谠撰_中华书局_1987年07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四朝闻见录_(宋)叶绍翁撰_中华书局_1989年02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墨荘漫录 过庭录 可书_(宋)张邦基 (宋)范公偁 (宋)张知甫撰_中华书局_2002年08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大唐新语_(唐)刘肃撰_中华书局_1984年05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容斋随笔(上册)_(宋)洪迈撰_孔凡礼点校_中华书局_2005年1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容斋随笔(下册)_(宋)洪迈撰 孔凡礼点校_中华书局_2005年1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封氏闻见记校注_(唐)封演撰_中华书局_2005年1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师友谈记_李廌 朱弁 陈鹄_中华书局_2002年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上册) [宋]李心传撰_中华书局_2000年07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下册) [宋]李心传撰 徐规点校_北京市:中华书局_2000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_(五代)王仁裕 (唐)姚汝能撰_中华书局_2006年03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归田录_(宋)欧阳修撰_中华书局_1981年03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教坊记 外三种_(唐)崔令钦撰;吴企明点校_中华书局_2012.03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旧闻证误_(宋)李心传撰_中华书局_1981年0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明皇杂录 东观奏记_(唐)郑处诲 裴庭裕撰_中华书局_1994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春明退朝录_(宋)宋敏求撰_中华书局_1980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春渚纪闻_[宋]何远撰_中华书局_1983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朝野类要_[宋]赵升编 王瑞来点校_中华书局_2007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桯史_(宋)岳珂撰_中华书局_1981年12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泊宅编_(宋)方勺撰_中华书局_1983年07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涑水记闻_(宋)司马光_中华书局_1989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清波杂志校注_(宋)周辉撰_中华书局_1994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渑水燕谈录_(宋)欧阳修_中华书局_1981年03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游宦纪闻_(宋)张世南撰_中华书局_1981年0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燕翼诒谋录_(宋)王栐撰_中华书局_1981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爱日斋丛抄 浩然斋雅谈 随隐漫录_叶寘,周密着_中华书局_2009.12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玉壶清话_(宋)文莹撰_中华书局_1984年07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癸辛杂识_(宋)周密撰_中华书局_1988年0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石林燕语_(宋)叶梦得撰_中华书局_1984年05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老学菴笔记_(宋)陆游撰_中华书局_1979.12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老学菴笔记_(宋)陆游撰_中华书局_1979年1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芦浦笔记_(宋)刘昌诗撰_中华书局_1986年04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苏氏演义 外三种_(唐)苏鹗撰;吴企明点校_中华书局_2012.03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苏氏演义(外三种)_[唐]苏鹗 [五代]马缟 [唐]李匡文 [唐]李涪 吴企明点校_北京市:中华书局_2012.03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范成大笔记六种_范成大_中华书局_2003年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西溪丛语 家世旧闻_(宋)姚宽 陆游撰_中华书局_1993年12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邵氏闻见后录_(宋)邵博 撰_中华书局_1983年08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邵氏闻见录_(宋)邵伯温撰_中华书局_1983年08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铁围山丛谈_(宋)蔡条_中华书局_1983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隋唐嘉话 朝野众载_刘餗 张鷟撰_中华书局_1979年10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青箱杂记_(宋)吴处厚撰_中华书局_1985年05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鸡肋编_(宋)庄绰_中华书局_1983年03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鹤林玉露_[宋]罗大经撰_中华书局_2008.6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鹤林玉露_(宋)罗大经_中华书局_1983年08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麟台故事校证_(宋)程俱撰_中华书局_2000年12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默记_(宋)王铚撰_中华书局_1981年09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齐东野语_周密_中华书局_1983年11月第1版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龙川略志 龙川别志_(宋)苏辙撰__中华书局1982年04月第1版
相关文章
永乐大典(12册)pdf下载
【电子书】《永乐大典》成书六百周年纪念版校勘简体横排珍藏本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1《永乐大典》编纂成书六百周年纪念版(全新校勘简体横排珍藏本)作者:…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全50册.pdf下载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全50册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1作者:张志清,徐蜀主编;北京图书馆编.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本书收录的这…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pdf下载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全集守在的胃大足石刻雕刻的代表作品,所载以宋代石刻雕塑为主,同时兼及唐代和五代、明代的石刻代表作品,以期相对全面和较典型…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pdf下载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1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2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3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4卷.pdf…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全209卷)pdf下载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全209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001卷].黄夏年主编.扫描版.pdf[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002卷].黄夏年主编.扫描版.pdf[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003卷].黄夏年主编….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全86册)pdf下载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全86册)[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 01卷].黄夏年主编.扫描版.pdf[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 02卷].黄夏年主编.扫描版.pdf[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唐宋史料笔记丛刊.pdf下载”这一主题展开,旨在详细分析该资料集的特点、研究价值、使用方法和历史背景。首先,文章概述了《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作为历史研究资源的重要性,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整体评述。接着,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是资料集的来源及编纂过程,其次是史料的类型及其历史价值,第三部分讨论了该资料集的研究方法和使用技巧,最后,文章探讨了《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对现代唐宋史研究的影响及其学术意义。通过这些分析,本文为读者呈现了这一历史资料集的全面面貌,并强调了它在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资料集的来源与编纂过程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来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众多学者对唐宋时期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与研究。该资料集的编纂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旨在汇集唐宋时期各类文献资料,为学术界提供更加完善的历史数据支持。编者依据严谨的考证方法,从众多历史档案、笔记、文献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与历史价值的部分,以期为后人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编纂过程上,编者面对着大量的散佚史料与断裂的文献遗存,如何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成为最大的挑战。为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编者多次与国内外的历史学者进行讨论交流,并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对手稿进行修复与核对。在这些严谨的工作基础上,《唐宋史料笔记丛刊》逐渐成型,成为今天研究唐宋历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在资料来源的选择上,编者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能够反映唐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文献。包括了不少曾被遗忘或难以获取的史料,这些史料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还涵盖了民间社会、风俗习惯等多个领域,能够全面展示唐宋历史的全貌。因此,《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作为一项综合性资料集,其价值不可低估。
2、史料类型与历史价值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收录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史料,主要包括官府档案、私人笔记、地方志书以及其他历史人物的私人文献等。这些史料类型丰富,不仅有大量的政府记录,还有许多民间记录和个人笔记,这些资料有助于学者对唐宋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更加细致的剖析。
其中,官府档案如唐宋时期的官方记录、政务文件等,能够为研究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政府运作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而私人笔记和地方志书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民间风俗以及人民生活的多样性。这些史料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为后续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从历史价值来看,《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所收录的资料是经过严格筛选和考证的,这使得这些史料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权威性。它们不仅为历史学者提供了可信的原始数据,也为社会学、文化学等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通过这些史料,学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唐宋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及社会结构。
3、研究方法与使用技巧
对于学者和研究者而言,如何正确使用《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的史料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研究者需要熟悉资料集的基本结构与分类方法,了解每一类史料的历史背景及其研究价值。其次,研究者要掌握史料批判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私人笔记或地方志书的资料,要学会从多角度对史料进行交叉比对,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在使用技巧上,研究者应当善于从不同的史料中提取信息,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唐宋历史的深层次特征。例如,可以通过对比唐宋时期不同地区的地方志书,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民间风俗与政治制度;也可以通过阅读官府档案,揭示当时的行政管理方式与法律执行情况。这种多维度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提升研究的深度,也能避免片面性。
此外,对于现代研究者来说,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史料的检索与分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都被数字化,研究者可以借助电子版资料进行高效的检索与分析。对比传统的纸质资料,数字化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性与便捷性,这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加专注于学术分析与创作。
4、对现代唐宋史研究的影响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对现代唐宋史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它为历史学者提供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史料,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很多资料能够反映出唐宋历史中被忽视的部分。例如,民间文献对唐宋时期社会风貌的描述,以及地方志书对地方治理的记载,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次,该资料集的出现使得现代唐宋史研究更加注重资料的多元性与综合性。过去,历史学者往往侧重于政治层面的研究,忽视了社会、文化等非政治领域的研究。而《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资料覆盖面非常广泛,促使学者们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唐宋历史,从而开创了唐宋史研究的新局面。
最后,《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对学术界的影响还表现在它推动了跨学科的研究。现代历史学研究越来越注重与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融合。该资料集的丰富内容为这些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料支持,成为推动学术交流和多学科融合的重要工具。
总结:
总体而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是一项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源,它通过汇集大量珍贵的唐宋历史资料,为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在资料的编纂过程中,编者注重史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确保了该资料集的学术价值。通过合理的使用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挖掘这些史料中的信息,进一步推动唐宋史研究的进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的加入使得《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研究更加高效与精准。其对唐宋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成为学者们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