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编辑
癸亥之岁,《笔记小说大观》重印问世,但仍有不少流传较广、脍人口之名篇佳作,未被收入,令人有还遗珠之感。扬州周光培同志思弥补之,乃广为收集,辑成《历代笔记小说集成》,书画近千种,为《笔记小说大观》书画一百十四五种之数倍,乃继该书之后一部大型笔记小说丛书,诚书林之成事也。
本辑所收各书,按其着作所处朝代排列,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代之特点,诸如两汉之作,反映了汉代盛世之风格;魏晋之作,则反映该时代对玄学、清谈之崇尚;而唐代盛世之作,除保留了汉以来笔记小说志怪、纪事等特征外,开始出现传奇之作,其中佳作,传诵千古,至今仍为世人所喜读;宋人笔记所记史实,确凿可信,大多可与史传相参证,有的甚至可与编年史相媲美;元代运祚不长,故笔记小说传世者不多,但不乏名篇佳作,如陶宗仪《辍耕录》、王恽《玉堂嘉话》等都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为笔记小说上乘之作;明人笔记小说,既有抒情写景之游记,也有纪事论述这传记题跋,尤其小品,名家辈出,放其异彩。明亡于清,鼎革之际,扬州等地惨遭清人屠杀,留下了不少无名氏撰写的可歌可泣的作品,如《扬州十日记》等,为二百余年后辛亥革命反对清朝政府统治对立了先声;清代笔记小说数量较多,本辑择其中资料性与文学性较强者收入之。清代与外国交往,日愈频繁,同时,中国亿万人民也遭到外国侵略者之掠夺与残害。本辑所收《俄罗斯进呈书籍记》与《八国联军秘录》等篇,皆为本辑所特有者也。
本套书共全二十四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2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3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4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5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6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7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8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9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0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1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2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3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4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5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6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7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8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19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20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21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22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23册
宋代笔记小说 第24册
相关文章
明代传记丛刊(全160册)pdf下载
【从书名】明代传记丛刊【作 者】周骏富【形态项】 160册【主题词】历史人物(地点: 中国 年代: 明代 学科: 传记) 【出版项】 明文书局 , 1991 咨询QQ:257083…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pdf下载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全集守在的胃大足石刻雕刻的代表作品,所载以宋代石刻雕塑为主,同时兼及唐代和五代、明代的石刻代表作品,以期相对全面和较典型…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pdf下载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241册)三国志【2013】【5册】元史【 2013】【15册】北史【2012】【10册】北齐书【2013】【2册】南史【2011-2012】【6册】南齐书【2013】【3册】…
二十四史.pdf下载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排)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
佛教美术全集(全17册)pdf下载
佛教美术全集(全17册)佛教美术全集01 佛像大观佛教美术全集02 佛教美术讲座佛教美术全集03 双林寺彩塑佛像佛教美术全集04 敦煌佛影佛教美术全集05 龙门佛教造像佛教美术全集06 佛像鉴定与收藏…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全86册)pdf下载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全86册)[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 01卷].黄夏年主编.扫描版.pdf[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 02卷].黄夏年主编.扫描版.pdf[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其中笔记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本文通过分析《宋代笔记小说.pdf下载》这一资源,详细探讨了宋代笔记小说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代表作品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包括宋代笔记小说的起源与发展、主要作者与代表作、文学特点与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本文试图全面展示宋代笔记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1、宋代笔记小说的历史背景与起源
宋代笔记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传奇小说与志怪小说。然而,宋代的笔记小说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首先,宋代社会经历了政权更替、文化繁荣等多方面的历史变动,这些变动为笔记小说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土壤。宋代的士大夫阶层注重学术研究,闲暇之余往往通过记录奇闻轶事,形成了笔记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其次,宋代的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兴起。许多商人、知识分子以及民间人士参与到文化生活中,这些人的经历和故事成为笔记小说创作的重要素材。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笔记小说的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既有社会风情的描绘,也有奇幻怪异的故事内容,展现了宋代多元化的社会面貌。
最后,宋代的文化环境促进了笔记小说的发展。宋代的印刷术发展迅速,书籍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能够迅速传播,笔记小说作为一种轻松且具有娱乐性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阅读群体。许多笔记小说成为了当时士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这为其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宋代笔记小说的主要作者与代表作
宋代笔记小说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的作者,其中以士大夫阶层为主,代表作家包括欧阳修、苏轼、洪迈等。这些作家的笔记小说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造诣,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创作。欧阳修的《集异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以其清新的语言、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成为了宋代笔记小说的经典之作。
苏轼的《东坡志林》也被认为是宋代笔记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广博的学识,将历史人物、地方风情、奇闻逸事等融入作品中,展现了笔记小说的多样性和深度。此外,洪迈的《容斋随笔》同样是宋代笔记小说中的重要作品,洪迈通过其独特的眼光,记录了许多社会事件和民间传闻,使得《容斋随笔》成为研究宋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本。
除了这些知名作家外,宋代的许多笔记小说作者都注重将个人经验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作品内容丰富,呈现出宋代社会的多样性。例如,《梦溪笔谈》不仅包含了许多奇闻轶事,也涉及到科技、医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显示了宋代知识分子广泛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3、宋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特点与艺术成就
宋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题材的多样性。宋代笔记小说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人物轶事、宗教故事等多种题材,不同的主题使得笔记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文学色彩。例如,《东坡志林》中的故事,既有关于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关于历史人物的讨论,显示了文学创作的包容性。
另一显著特点是其语言风格的简练与生动。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避免了过多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使得故事情节更具可读性和流畅性。作者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情境。例如,苏轼在《东坡志林》中通过生动的细节,表现出他对于自然、人生以及人性的深刻观察。
此外,宋代笔记小说还在结构上进行了创新。许多作品采用了“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加以虚构,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同时,笔记小说的篇幅通常较短,故事情节紧凑,适合快速阅读,这种简洁高效的结构也让它成为当时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4、宋代笔记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宋代笔记小说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首先,宋代笔记小说为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许多明清小说,如《红楼梦》和《聊斋志异》,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追溯到宋代笔记小说的传统。宋代笔记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构建和叙事方式,对后来的小说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宋代笔记小说的题材和风格成为了后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许多后代小说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宋代笔记小说的元素,如对社会风情的细致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以及对奇异事件的大胆想象。这些元素在后来的小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宋代笔记小说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也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发展。宋代笔记小说强调简洁、直白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在后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民间故事和短篇小说中。宋代笔记小说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内容,更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语言运用,这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总结:
宋代笔记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大亮点,其在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成就都不容忽视。从其起源与发展,到主要作者和代表作,再到其文学特点与艺术成就,宋代笔记小说无疑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宋代笔记小说.pdf下载》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宋代笔记小说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产物,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及思想的变化。正是这种多维度的表达,使得宋代笔记小说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