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业堂丛书(全216册)
嘉业学堂丛书(001)·周易正义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2)·周易正义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3)·周易正义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4)·周易正义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5)·周易正义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6)·周易正义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7)·尚书正义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8)·尚书正义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09)·尚书正义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0)·尚书正义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1)·尚书正义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2)·尚书正义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3)·尚书正义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4)·尚书正义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5)·尚书正义 09.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6)·尚书正义 10.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7)·毛诗正义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8)·毛诗正义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19)·毛诗正义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0)·毛诗正义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1)·毛诗正义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2)·毛诗正义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3)·毛诗正义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4)·毛诗正义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5)·毛诗正义 09.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6)·毛诗正义 10.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7)·毛诗正义 1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8)·毛诗正义 1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29)·毛诗正义 1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0)·毛诗正义 1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1)·毛诗正义 1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2)·毛诗正义 16.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3)·毛诗正义 17.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4)·毛诗正义 18.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5)·礼记正义.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6)·仪礼疏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7)·仪礼疏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8)·仪礼疏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39)·仪礼疏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0)·仪礼疏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1)·仪礼疏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2)·仪礼疏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3)·仪礼疏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4)·仪礼疏 09.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5)·仪礼疏 10.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6)·春秋正义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7)·春秋正义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8)·春秋正义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49)·春秋正义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0)·春秋正义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1)·春秋正义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2)·春秋公羊疏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3)·春秋公羊疏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4)·谷梁疏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5)·谷梁疏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6)·明史攷证攟逸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7)·明史攷证攟逸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8)·明史攷证攟逸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59)·明史攷证攟逸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0)·明史攷证攟逸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1)·明史攷证攟逸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2)·明史攷证攟逸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3)·明史攷证攟逸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4)·明史攷证攟逸 09.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5)·明史攷证攟逸 10.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6)·明史攷证攟逸 1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7)·炎徼纪闻.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8)·三垣笔记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69)·三垣笔记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0)·三垣笔记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1)·三垣笔记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2)·安龙逸史.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3)·天寥道人自撰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4)·天寥道人自撰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5)·天寥道人自撰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6)·查东山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7)·东山外纪.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8)·白耷山人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79)·顾亭林先生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0)·查他山先生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1)·厉樊榭先生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2)·瞿木夫先生自订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3)·武进李先生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4)·岁贡士寿臧府君年谱.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5)·言旧录.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6)·南唐书注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7)·南唐书注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8)·南唐书注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89)·南唐书注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0)·南唐书注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1)·南唐书补注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2)·南唐书补注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3)·南唐书补注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4)·南唐书补注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5)·中书典故彙纪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6)·中书典故彙纪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7)·中书典故彙纪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8)·中书典故彙纪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099)·中书典故彙纪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0)·中书典故彙纪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1)·云南水道考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2)·云南水道考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3)·金石录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4)·金石录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5)·金石录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6)·金石录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7)·台州金石录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8)·台州金石录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09)·台州金石录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0)·台州金石录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1)·台州金石录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2)·台州金石录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3)·台州金石录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4)·台州金石录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5)·严州金石录.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6)·重详定刑统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7)·重详定刑统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8)·重详定刑统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19)·重详定刑统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0)·重详定刑统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1)·重详定刑统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2)·授时厤故.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3)·味水轩日记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4)·味水轩日记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5)·味水轩日记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6)·味水轩日记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7)·味水轩日记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8)·味水轩日记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129)·订讹类编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0)·订讹类编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1)·订讹类编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2)·订讹类编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3)·朴学斋笔记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4)·朴学斋笔记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5)·重刊增广分门类林杂说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6)·重刊增广分门类林杂说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7)·云溪友议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8)·云溪友议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39)·玉堂荟记.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0)·闲渔闲闲录.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1)·道德真经注疏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2)·道德真经注疏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3)·张说之文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4)·张说之文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5)·张说之文集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6)·张说之文集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7)·刘宾客文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8)·刘宾客文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49)·刘宾客文集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0)·刘宾客文集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1)·刘宾客外集.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2)·司空表圣诗集.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3)·司空表圣文集.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4)·王荆公诗集李壁注勘误补正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5)·王荆公诗集李壁注勘误补正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6)·王荆公文集注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7)·王荆公文集注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8)·王荆公文集注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59)·王荆公文集注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0)·王荆公文集注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1)·王荆公文集注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2)·王荆公文集注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3)·王荆公文集注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4)·广陵先生文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5)·广陵先生文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6)·广陵先生文集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7)·广陵先生文集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8)·松隐文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69)·松隐文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0)·松隐文集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1)·松隐文集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2)·漫塘文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3)·漫塘文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4)·漫塘文集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5)·漫塘文集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6)·漫塘文集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7)·漫塘文集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8)·漫塘文集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179)·漫塘文集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0)·漫塘文集 09.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1)·漫塘文集 10.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2)·漫塘文集 1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3)·漫塘文集 1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4)·阆风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5)·阆风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6)·阆风集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7)·传与砺文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8)·传与砺文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89)·传与砺诗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0)·传与砺诗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1)·友石山人遗稿.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2)·闻过斋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3)·闻过斋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4)·王静学先生文集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5)·王静学先生文集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6)·翁山文外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7)·翁山文外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8)·翁山文外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199)·翁山文外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0)·复初斋集外诗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1)·复初斋集外诗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2)·复初斋集外诗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3)·复初斋集外诗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4)·复初斋集外诗 05.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5)·复初斋集外诗 06.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6)·复初斋集外诗 07.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7)·复初斋集外诗 08.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8)·复初斋集外文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209)·复初斋集外文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210)·翁比部诗钞.djvu
嘉业学堂丛书(211)·咄咄吟.djvu
嘉业学堂丛书(212)·句余土音补注 01.djvu
嘉业学堂丛书(213)·句余土音补注 02.djvu
嘉业学堂丛书(214)·句余土音补注 03.djvu
嘉业学堂丛书(215)·句余土音补注 04.djvu
嘉业学堂丛书(216)·句余土音补注 05.djvu
相关文章
世界史资料丛刊.pdf下载
世界史资料丛刊目录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1世界史资料丛刊 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pdf世界史资料丛刊 1600~1914年的日本.pdf…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全50册.pdf下载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全50册咨询QQ:2570837139 微信:yan20180701作者:张志清,徐蜀主编;北京图书馆编.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本书收录的这…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全200册)pdf下载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本丛刊全二百册,是我国第一部涵盖时间最长、收入历代年谱最多、规模最宏大、线装版本最完备的年谱资料汇编。收入1996年以前北京图书馆所藏中国历代人物的线装年谱,计1212种,谱主…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pdf下载
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全4册)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全集守在的胃大足石刻雕刻的代表作品,所载以宋代石刻雕塑为主,同时兼及唐代和五代、明代的石刻代表作品,以期相对全面和较典型…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pdf下载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全4卷)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1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2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3卷.pdf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 第4卷.pdf…
二十四史.pdf下载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繁体竖排)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
《嘉业堂丛书(全216册)》是近代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史上的一项宏伟工程,它汇聚了中国古籍文化的精粹与传统文献的学术价值,被誉为“民国文献丛刊之冠”。本篇文章将从四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丛书:首先,追溯嘉业堂丛书的编纂背景与文化缘起,揭示它诞生于近代文化转型期的历史逻辑;其次,解析丛书的内容结构与学术价值,展现其在文史哲领域的独特贡献;再次,探讨嘉业堂主人范寿康及其家族的文化担当与出版理念,呈现其以私人力量守护文化薪火的精神风貌;最后,从版本学与当代传承角度,审视《嘉业堂丛书》的流传意义与现代价值。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系统论述,本文旨在还原这部巨著的历史风貌,彰显它在中国学术史与出版史中的恒久光辉。
一、嘉业堂丛书的编纂缘起与历史背景
嘉业堂丛书的诞生,离不开清末民初学术思想的剧烈变动。那是一个传统文献濒临失传、文化体系遭遇危机的时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许多书院与私人藏书楼被毁,文献散佚成为学人之痛。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南士绅范寿康(字竹如)以保存国粹为己任,于浙江海宁创立“嘉业堂”,立志以私人之力搜罗古籍、整理出版,从而催生了这部影响深远的《嘉业堂丛书》。
“嘉业”二字,取义于“嘉言懿行,事业垂芳”,象征着主人对文化事业的崇敬与奉献。嘉业堂不仅是一座藏书楼,更是一种文化理想的象征。范寿康以其深厚学识与广泛人脉,邀请当时学界名流如王国维、罗振玉、陈垣等人参与审订,使得丛书在学术标准上达到极高水准。这一项目自1918年筹划至1936年陆续刊行,历时近二十年,成为私人刻书事业的巅峰之作。
嘉业堂丛书的出版,不仅是一项学术工程,更是一种文化救亡的行动。面对西学东渐与古籍流散的危机,范寿康以“整理国故”为己任,以私人力量承担国家学术的保存责任。丛书的面世,使许多濒临湮灭的古籍得以延续,也在民国学术转型的关键时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丛书内容结构与学术价值
《嘉业堂丛书》全书共216册,囊括经、史、子、集各部,内容广博,体系严整。它不仅收录了历代珍稀典籍,还收入许多民间手稿、家藏孤本,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丛书采取影印与刻印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忠于原貌,体现了极高的版本学水准。
在学术价值上,《嘉业堂丛书》可谓是一部“民间版的四库全书补遗”。许多典籍因战乱、禁毁或传抄有限而濒临失传,嘉业堂的整理使这些资料重新进入学术视野。例如其中的《宋人佚文汇编》《明儒学案补遗》等,不仅为文献学、思想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丰富了学界对宋明理学、经学史的研究基础。
此外,丛书的编纂标准体现了民国时期“整理国故”的学术精神。嘉业堂不盲目追求数量,而注重内容的独特性与可靠性。丛书目录系统、校勘精审、注释严谨,使其成为学者治学的权威依据。即使在当代数字化时代,《嘉业堂丛书》的影印版本依然是许多研究者案头必备的学术经典。
三、嘉业堂主人范寿康与家族文化担当
范寿康(1872—1950)是嘉业堂丛书的创办者与灵魂人物。他出身浙江海宁名门,幼承家学,酷爱藏书,早年留学日本,对中西文化皆有深刻理解。范寿康不仅是学者,更是文化实践者。他深知“藏书易,出版难”,为此倾注巨资,聘请能工巧匠雕版印书,以传统方式保存文化命脉。
范氏家族延续了江南文人世家的文化传统,推崇“书香传家”的理念。嘉业堂的建立不仅是个人志业,更是家族使命。其后人范文澜、范鸿劼等亦继承此志,延续文化出版事业,使“嘉业堂”成为中国私人藏书与出版史上的重要象征。
范寿康在嘉业堂的经营理念中,融合了“士人责任”与“文化信仰”。他曾言:“国之将亡,必先弃其书;我辈藏书,不为一己之好,而为天下之公。”正是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嘉业堂丛书》成为个人志业与民族文化复兴之间的桥梁,也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的文化担当。
四、版本流传与当代传承意义
自1930年代刊行以来,《嘉业堂丛书》的原版极为珍贵,现存完本多藏于国家图书馆及部分高校。20世纪末起,随着古籍影印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多家出版社陆续推出影印版,使这部巨著重新走进公众视野,学术界的研究也因此焕发新机。
进入21世纪后,《嘉业堂丛书》的数字化工程启动,使得其内容通过数据库与网络平台实现普及。学者可以跨地域、跨学科地进行检索与引用,这不仅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边界,也使传统文献的生命力在新媒介中延续。嘉业堂的精神由纸上流传,转而成为“数字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嘉业堂丛书》在当代学术文化建设中具有象征意义。它提醒人们,文化的根基在于积累与守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的延续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者与出版者的坚守。嘉业堂的故事,不仅是民国学术的缩影,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象征。
总结:
《嘉业堂丛书(全216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保存的文献数量与学术质量,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与历史使命。它以私人之力,成就了国家层面的学术工程;以传统工艺,守护了古籍文明的延续。从内容到形式,从理念到精神,《嘉业堂丛书》都是中国出版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
今天,当我们回望这部丛书,不仅是在阅读一段文化史,更是在追寻一种精神信念——那种对知识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对民族记忆的守护。嘉业堂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权力与金钱,而在一颗不灭的信念之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