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
本志记载了白下区的标准地名、地理位置、名称来历、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等。
编纂单位:白下区地名志编纂委员会
相关文章
江苏省 《江苏省志 地名志》2003版
《江苏省志 地名志》 作者: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页数:718 出版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 作者:金坛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25 出版社:金坛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06 …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溧阳县地名录》 1983版
《江苏省溧阳县地名录》 作者:溧阳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37 出版社:溧阳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06 …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武进县地名录》1985版
《江苏省武进县地名录》 作者:武进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647 出版社:武进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5 …
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淮安县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淮安县地名录》 作者:淮安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365 出版社:淮安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12 …
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淮阴县地名录》1982版
《江苏省淮阴县地名录》 作者:原清江市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83 出版社:原清江市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 …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2000版是一本专注于南京市白下区地名文化的系统性著作。这部地名志从地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地名变迁以及社会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为研究南京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本书不仅关注了白下区的传统地名,还对其历史演变过程、民俗风情及地方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本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2000版的核心内容与学术价值,分析其在地方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展示其作为地方志研究范本的独特魅力。
1、《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的历史背景
《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2000版的编纂,源于白下区悠久的历史背景。白下区,作为南京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地名作为历史的“活化石”,承载了区域内的文化和社会变迁。该书对白下区地名的溯源进行了详细考证,从历史文献、口传资料以及地方志书中找寻地名形成的线索。白下区的地名多与其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很多地名由古至今,既体现了区域的政治变迁,又反映了社会习俗的演变。
在南京历朝历代的历史过程中,白下区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统治者变换,而这些变化常常通过地名的演变和更新得到体现。例如,清代的“中华门”作为地名,历史悠久,既代表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又体现了江南地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地名志的详细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南京以及白下区的历史脉络。
该地名志的出版不仅是对白下区历史文化的保护,更是对南京这座历史古城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名背后的深厚文化,也使得白下区地名的研究成为了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的文化内涵
《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2000版不仅是对地名的记录,它更深刻地揭示了每一个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地名的形成不仅仅是为了区分空间位置,它们还传递了丰富的社会信息和文化寓意。例如,白下区的“老门东”一带,其名称与南京的历史传说、地方传承以及人文风貌紧密相关。地名志通过对这些名称的解释与阐述,展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文化传承及其多元性。
该书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尤其注重地方民俗、语言和信仰的表现。例如,许多地名涉及到宗教、风水等元素,这些都是南京及江南地区历史文化的特色体现。像“水西门”等地名的由来,不仅仅与地理方位有关,更多的是与水系的布局、城市发展及风水文化的交织紧密相连。地名背后无不展示着地域特色、历史传统以及民间风俗。
《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也展示了南京作为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白下区的地名不仅包括了典型的本土文化元素,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自唐宋以来,南京作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居民。地名的文化内涵因此也多元化,融合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体现了南京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城市的文化特质。
3、《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的地名变迁
《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2000版还详细记载了白下区地名的变迁过程。白下区地名的演变,既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的缩影。地名的变迁与南京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南京的“秦淮河”地名,就伴随着城市的扩展和河流改道发生了不少变化。随着历史的推进,一些传统地名由于城市化进程、交通发展以及行政区划调整而发生了变化。
地名变迁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变化,它还反映了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白下区许多街道和地名经历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例如,民国时期的“中华门”,因为历史原因,不仅在地理上发生过调整,且在社会功能上也有所变化。地名变迁有时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亦或是为了纪念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每一处地名的变化背后,往往伴随着一段历史的解读和文化的传承。
《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通过对这些地名变迁的详细记载,不仅为研究南京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我们了解白下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历史镜鉴。地名的变迁历程提醒我们,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物体,其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创新。
4、《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的社会意义
《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2000版不仅在学术界具有重要价值,还在社会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本地历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地名的研究,普通民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和认识到本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的出版,对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地名往往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形象和文化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地名志的出版,可以为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改造、街道命名等方面提供历史与文化的依据,避免过度的商业化改名,保持地方特色。
最后,从社会学角度看,地名具有社会记忆的功能,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价值观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集体记忆。《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不仅记录了白下区的地名,还对这些地名所承载的社会记忆进行了深度挖掘,使其成为了南京城市社会发展的见证者。
总结:
《南京市白下区地名志》2000版通过对地名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地名变迁和社会意义等多个维度的详细阐述,展现了白下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积淀。作为一本地名志,它不仅仅是地方志书的一个分支,更是南京这座历史古城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承载体。通过对这部著作的研究,能够为我们深入了解南京的城市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变革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理论支持。
通过这本地名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地名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地理标记,更是地域文化和历史的活跃体现。因此,地名的保护和研究,将为我们保持对历史的尊重,传承文化的自觉,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