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志 第1册》2016.01
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志 第2册》2016.01
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志 第3册》2016.01
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志 第4册》2016.01
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志 第5册》2016.01
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志 第6册》2016.01
池州市志
凡例 一、《池州市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 点和方法,遵循求实存真、确保质量的编纂原
编纂单位: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相关文章
安徽省安庆市 《安庆市志 1978~2000》上下册 2008.01
安庆市志 上册(1978~2000)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安庆市区北部,北抵206国道,南傍大湖风景区,西临合安公路,火车站坐落其中。1992年6月6日立项筹备,8月8日动工建设,1993年4月经省政…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志 1978-2002》2005.06
《怀宁县志 1978-2002》 作者:汪华主编;怀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页数:14,975 出版社:合肥: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5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志 1978~2002》2007.12
《潜山县志 1978~2002》 作者: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页数:661 出版社:合肥: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7…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志 1978-2002》上下册 2011.06
《宿松县志(1978-2002)》内容简介:1.本志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客观、系统地记述全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志1978-2001》2007版
《太湖县志 1978-2001》 作者:太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 页数:1047 出版社:合肥: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7.12 …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志 1978-2000》2012.03
《桐城市志 1978-2000》作者: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页数:1019,[33] 出版社:合肥: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2 …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市志 第1册》(全6册,2016年1月出版)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自然变迁的重要地方志书。全书以科学的编排体例和严谨的史料考证为基础,真实展现了池州市自建市以来的发展轨迹与区域特征。从历史沿革到地理风貌,从经济建设到文化教育,从社会事业到生态保护,每一部分都凝结了编纂者的心血与智慧,展现出一座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全过程。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意义、历史文化与地理特征、经济社会与民生建设、生态文明与未来愿景四个方面,对《池州市志 第1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深入理解这部志书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地方价值。
1、编纂背景与志书意义
池州市志的编纂工作,是地方文化传承与社会记忆整理的重要成果。《池州市志 第1册》作为全志的起始篇,承担着统领全书的作用。它不仅是对池州市历史与现实的集中呈现,更是地方治理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2016年1月的出版,标志着池州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入了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新阶段。
这部志书的编纂得益于国家对地方志事业的重视。按照“存史、资政、育人”的原则,编纂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史学规范与志书体例,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池州市志 第1册》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也成为地方决策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依据。
从编纂背景看,这部志书是在池州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改革开放后,池州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为志书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志书的问世,既是总结过去的历史篇章,也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宣言。
2、历史文化与地理特征
池州地处安徽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便是人文荟萃之地。《池州市志 第1册》对池州的地理形势、自然资源、气候特征等进行了详尽描述,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山水相依、生态宜居的自然画卷。九华山的雄秀、秋浦河的婉转、长江的奔腾,构成了池州独特的自然景观体系。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池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志书在文化篇章中收录了丰富的历史人物、古迹遗址和文化活动,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吟咏、宋代文人的雅集、明清时期的学宫建设等。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池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揭示了城市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此外,志书特别注重对地方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记载。无论是传统节庆、地方戏曲,还是手工艺技艺,都被系统收录。这种文化记述不仅让历史更有温度,也为当代池州文化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源泉,使人们在阅读中体会到池州文化的独特气韵与人文魅力。
3、经济社会与民生建设
《池州市志 第1册》以丰富的数据和翔实的文字记录了池州市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志书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角度全面展示了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现代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池州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成为志书的重要篇章。
在社会建设方面,志书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记载。池州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养老与就业保障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志书中对这些内容的记载,不仅是资料的汇编,更是一种发展历程的见证。
此外,池州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探索也被详尽呈现。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农村扶贫开发,从交通网络完善到新型城镇化布局,志书全面展示了池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这些记录为今后城市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体现了志书“资政”的功能价值。
4、生态文明与未来愿景
池州素有“山水诗城、生态之都”之称,《池州市志 第1册》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志书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环境治理成效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充分体现了池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成果。尤其是九华山风景区与长江湿地的生态保护,成为池州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在生态治理篇章中,志书详述了池州市在植树造林、水源涵养、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政策举措。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与环境监管体系的完善,池州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这一部分内容不仅展示了生态建设的现实成果,也彰显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更为重要的是,志书展望了池州市未来的发展愿景。立足“绿色崛起、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的战略目标,池州正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探索新路径。《池州市志 第1册》以史为镜,以志为鉴,既总结过去的经验,又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想启示,彰显了池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总结:
总体来看,《池州市志 第1册》是池州市历史文化的浓缩与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不仅为地方治理提供了系统依据,也为研究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全志的结构科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充分展现了编纂者的史学功底与社会责任感。通过阅读本志,人们得以在文字间感受一座城市的成长脉动与文化自信。
这部志书的出版,不仅是池州市地方志事业的重要成果,也是池州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它让更多的人了解池州、研究池州、热爱池州。未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延续,《池州市志》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将愈发彰显,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