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
作者:金坛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25 出版社:金坛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06
相关文章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常州市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常州市地名录》 作者:常州市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404 出版社:常州市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 …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溧阳县地名录》 1983版
《江苏省溧阳县地名录》 作者:溧阳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37 出版社:溧阳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06 …
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淮安县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淮安县地名录》 作者:淮安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365 出版社:淮安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12 …
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涟水县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涟水县地名录》 作者:涟水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363 出版社:涟水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 …
江苏省连云港市 《江苏省东海县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东海县地名录》 作者:东海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07 出版社:东海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03 …
江苏省连云港市 《江苏省灌南县地名录》1983版
《江苏省灌南县地名录》 作者:灌南县地名委员会编 页数:241 出版社:灌南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日期:1983.10 …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1983版)是江苏省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是一部系统记录金坛县历史地名、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与人文变迁的文献资料,也是研究地方发展、地理变迁与文化脉络的重要依据。该地名录汇集了金坛县自古以来的村落、乡镇、山川、水系、道路与机构地名,通过详实的编录和注释,展现了1980年代初金坛县地域空间的历史风貌与社会格局。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时代意义”、“地名体系与分类方法”、“地理空间与人文映照”、“历史价值与研究启示”四个方面,系统阐述1983版《金坛县地名录》的编纂精神与学术价值。通过深入解读这部地方文献,不仅能窥见常州市金坛区的地域发展轨迹,也能从中折射出江苏省地方志文化建设的时代光彩,为理解中国地名文化与地方治理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1、编纂背景与时代意义
1983年出版的《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地方志、地名志的编修工作,以期恢复和完善地方历史资料体系。金坛县作为苏南地区的重要农业与工业县份,其地名整理工作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地名录的编制不仅服务于行政区划调整,也顺应了当时“地名标准化”和“地理信息现代化”的国家战略。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金坛县地名录》的编纂体现出强烈的时代使命感。编纂者秉承“实事求是、追本溯源”的精神,对县域范围内所有自然村、镇区、山水地貌及重要建筑进行系统登记,并注明历史沿革、方言读音及地理位置。这一做法,既为后来的城乡建设规划提供依据,也为地方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金坛县地名录》的出版也是地方文化认同的再建过程。地名不仅是地理符号,更是文化记忆的载体。通过整理与确认传统地名,金坛人民得以重拾乡土记忆,增强了对地域文化的自信与归属感。这种“以地名为桥梁”的文化再发现,使地名录成为了凝聚地方精神的重要文献。
2、地名体系与分类方法
《金坛县地名录》在结构设计上极具系统性,采用分区、分类、分层次的编排方式。全书先按行政区划划分,再在每个乡镇下细分自然村、山川、河流、道路、机构等多种类型。每个条目均以“地名—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命名原因”为主要框架,形成统一、规范的记录体系。
从分类上看,地名录共收录行政地名、自然地名、人文地名三大类。行政地名主要包括县、区、镇、村等;自然地名涉及山丘、河流、湖泊等自然实体;人文地名则包括祠堂、寺庙、古桥、街巷、渡口等。这种多维度的分类方式,使得读者不仅能了解金坛的地理空间分布,还能从地名背后洞察社会结构与生活形态。
在具体编写中,编纂者特别注重方言语音与地名由来。例如“直溪”、“薛埠”、“指前”等乡镇地名,均附有方音注释与历史考证,展现了地名与语言文化的紧密关系。这种方法既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也为方言研究与民俗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3、地理空间与人文映照
《金坛县地名录》不仅是地理名称的汇编,更是一部地域文化的镜像。从地名分布来看,金坛县的地名体系折射出“依山傍水、因地命名”的自然地理特征。例如“茅山”、“金沙”、“西墅”等地名,都源自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地形特征,反映出古人以自然为参照的命名传统。
此外,许多地名体现了人文活动的痕迹与历史事件的印记。像“社头”、“仙姑”、“尧塘”等地名,既有宗教信仰色彩,又承载着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这些地名的存续,使得金坛的空间记忆与文化脉络得以延续,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地理图景。
更值得注意的是,1983版地名录还反映出当时社会变革下的地域更新。部分地名在1950年代后经历了改名或合并,如“新桥”、“幸福”、“胜利”等新兴地名,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印记。这些新旧地名的并存,生动记录了地方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轨迹。
4、历史价值与研究启示
从历史学与地理学的角度看,《金坛县地名录》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学术性的文献。它为研究金坛县的行政变迁、村落分布、文化传承提供了原始资料。学者通过比对1983版地名录与清代地方志、民国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区域演变的脉络与空间重构的过程。
此外,该地名录在社会学与人文地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地名的存废往往反映社会结构的调整与人口迁移的趋势。通过分析地名集中分布区域与变更频率,研究者能推断出当时的经济中心迁移、交通网络形成及城乡融合进程。
更深层次地看,《金坛县地名录》还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它以文字方式保存了地方方言、习俗与历史记忆,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今天,当地名录被重新审视,不仅是一种历史回顾,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它提醒人们珍视脚下的土地,守护地方的精神根脉。
总结:
《江苏省金坛县地名录》(1983版)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成果,不仅是一份地名汇编,更是一部记录地域文明、社会变迁与文化记忆的综合文献。通过系统的地名分类与详尽的注释,它将金坛县的地理结构、人文精神与时代印迹清晰地呈现出来,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
从编纂背景到文化启示,这部地名录体现了江苏地方志传统的严谨与深厚。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地域认知方式,也为当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启示。今天,当我们重新翻阅这部地名录,依然能在文字间感受到金坛大地的脉动与文化的延续。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