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藏禅籍善本(汉文部分)(397册)pdf电子版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文件大小:19.8GB
文件格式:pdf
出版时间:古代
特别提示:为了方便分享,以5个DVD文件夹将文件收纳。

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藏禅籍善本(汉文部分)目录

DVD01

1.永平初祖学道用心集

2.赵州四门

65.见闻宝永记

66.诗仙堂六物図

67.永福面山和尚逸録

74.(天桂老人)报恩编

97.禅戒伝耳録

98.景徳传灯钞録

101.山谷诗集注1

102.山谷诗集注2

105.圆覚经略疏注经_卷04

110.碧巌类则

DVD02

115.明覚禅师语録転字轮

117.永嘉集注

118.永嘉集説谊

122.勅修百丈清规抄

123.梵网戒本要义钞

124.环渓和尚语録

125.狂云集

126.月舟和尚语録

127.元亨释书

129.宗门正灯録

130.圣一国师语録并年谱

131.少林无孔笛

132.十牛糟粕集

133.禅仪外文集

134.禅仪外文集

135.禅林石庭秘伝

136.大觉禅师坐禅论_附大觉禅师省行文,大慧发愿文,中峰和尚坐禅论

DVD03

139.智觉普明国师语録

142.佛祖宗派图

145.龙湫和尚语録_附隋得集

146.漏月集

147.坐禅三昧法门経

14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49.圆觉经略疏之钞

150.圆覚经略疏注经

151.云门匡真禅师广録.3巻3册(庆长18年刊)

152.圆顿论合本.4部1册((明)万暦32-36年刊)/

153.黄檗寺志.3巻1册((明)崇祯11年刊)/

154.虚堂和尚语録并后録.10巻5册([庆长元和中]刊)/

155.古林和尚偈颂拾遗.2巻1册([康永4年刊])/

156.景徳传灯録.30巻10册((明)万暦元年, 万暦42年)/

157.景徳传灯録.30巻10册((清)康煕21-26年刊)/

158.五家正宗賛.4巻2册(庆长13年刊)/

159.五家正宗賛.2册(室町末期写)/

160.五灯会元.20巻20册((明)崇祯7年序刊)/

161.山菴雑録.2巻1册([庆长元和中]刊)/

162.(永嘉真覚大师)证道歌注.1巻2册((元)至元3年刊 (明)正统3年重刊)/

163.(大慧)正法眼蔵.3巻6册([元和]刊)/

164.宗镜録.3帖((元)至元24以降刊)/

165.宗镜録.100巻21册(高宗33年-35年开版, 光武10年刷)/

166.西巌和尚语録.2巻2册(宝永4年刊)/

167.禅家亀鉴.1巻1册((明)万暦33年刊)/

DVD04

168.禅门拈颂集.30巻10册((明)崇祯7年-9年刊)/

169.禅林类聚.20巻20册(延宝3年跋刊)/

170.禅林抜类聚.20巻4册(庆长18年刊)/

171.祖庭事苑.8巻2册(室町初期刊)/

172.祖庭事苑.8巻2册([庆长-寛永]刊)/

173.祖堂集.20巻20册((高丽)高宗32年刊, [大正初年]刷)/

174.续灯録.30巻11册(元禄2年刊)/

175.大慧书.2巻2册([寛永]刊)/

176.大光明蔵.3巻3册([南北朝初期]刊)/

177.达磨三论.3巻1册(至徳4年刊)/

178.达磨三论.3巻3册(至徳4年刊)/

179.达磨三论.3巻1册(至徳4年刊)/

180.天目中峯和尚广録.30巻5册(寛永4年刊)/

DVD05

181.东山外集.1巻1册([足利初期]刊)/

182.人天眼目.1巻1册(零本)([室町后期]写)/

183.百丈清规.8巻4册(寛永6年刊)/

184.佛果圜悟禅师心要.1巻1册([寛永3年]刊)/

185.佛祖源流賛.1巻1册([清]刊)/

186.佛法大明録.20巻3册([元和寛永中]刊)/

187.碧巌録.10巻4册([元]刊)/

188.碧巌録.10巻5册([足利初期]刊)/

189.法苑珠林.1巻1帖((宋)元豊3年刊)/

190.蒲室集.15巻1册([明初]刊)/

191.无门関.1巻1册([永正2年]写)/

192.冥枢会要.3巻3册([寛永年间]刊)/

193.物初和尚语録.1巻1册(宝永3年刊)/

194.物初賸语.25巻5册(宝永5年刊)/

195.永嘉集注.2巻1册((明)隆庆2年刊)/

196.临济録.1巻1册(元应2年刊转写)/

197.临済録.1巻1册(元和8年刊)/

198.临済録.1巻1册(寛永2年刊)/

199.了堂和尚语録.2巻3册(宝永3年刊)/

200.横川和尚语録.3巻1册(元禄17年刊)/

229.横川和尚语録 2巻1册(天文14年以前刊)/

231.佛果圜悟眞觉禅师心要 2巻2册(暦应4年刊)/

236.四家语録 6巻2册(明代刊)/

250.禅门拈颂集 30巻10册(崇祯7-9年刊)/

255.禅门纲要集 禅门宝藏録 4巻1册(嘉靖10年刊)/

258.训点禅林类聚

266.春日版妙法莲华经 8巻28品([南北朝期]刊)/

弘济禅师法语

真州长芦崇福禅院慈覚禅师语録

禅家亀鉴一卷

云门匡真禅师广録_卷上

云门匡真禅师广録_卷中

鸠摩罗什_译:坐禅三昧法门经,(宋)崇宁元年刊1

鸠摩罗什_译:坐禅三昧法门经,(宋)崇宁元年刊2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藏《禅籍善本(汉文部分)(397册)pdf电子版》是东亚佛教文献研究领域中极具学术与文化价值的资料宝库。这批珍贵的汉文禅宗典籍,不仅保存了中国禅学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轨迹,也见证了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承。电子化的整理与发布,使研究者得以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深入探究禅宗的原始文献、思想体系与实践脉络。本文将从“收藏背景与历史沿革”“文献内容与版本价值”“学术研究与数字化意义”“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视角”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揭示这一电子版资料在当代佛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及学术共享中的独特意义。最终,通过总结分析,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到这批禅籍电子化成果在构建国际佛学研究网络与弘扬东方哲学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1、收藏背景与历史沿革

驹泽大学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大学之一,其渊源可追溯至曹洞宗的教育体系。自明治时代以来,学校便致力于佛教典籍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尤其注重中国禅宗文献的保存。由于日本在中世纪时期大量输入中国禅宗经典,这为后来学术机构如驹泽大学图书馆的典藏奠定了坚实基础。《禅籍善本(汉文部分)》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逐步积累、修复并系统化整理的。

这批禅籍善本的形成历经百年,部分文献来自寺院旧藏,部分则通过学术交换与购入方式获得。它们的年代跨度极广,从唐代禅宗初兴时期的经典,到明清之际的注疏汇编,几乎覆盖了整个禅学发展史。许多善本以木刻本、写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书法、刻工精湛,堪称书艺与宗教思想的双重见证。

随着20世纪末日本学术数字化进程的推进,驹泽大学图书馆启动了大规模的文献数字化项目,将这些珍贵的纸质典籍扫描保存为pdf格式。这一电子化工程不仅解决了文献保存与传播的难题,也为国际学者提供了可持续的研究平台,使汉文禅籍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焕发学术生命。

2、文献内容与版本价值

《禅籍善本(汉文部分)》收录的文献种类极其丰富,包括禅宗语录、灯录、清规、注疏、论著、书信与传记等多种类型。其中如《传灯录》《五灯会元》《碧岩录》《从容录》《祖堂集》等皆为研究中国禅宗思想史的核心文本。通过这些典籍,可以直观地追溯禅宗思想从菩提达摩传入中国以来的演化脉络。

从版本学角度看,这批善本价值极高。部分写本与刻本为国内早已失传的孤本,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意义。其版本特征反映了不同时代印刷技术的差异,也呈现出佛教典籍在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传播路径。例如,一些宋元刻本传入日本后,经僧侣重新刊刻,形成具有日式特征的再版本,体现出跨文化的再创造。

此外,电子版的高清还原技术使学者能够清晰辨识纸张纹理、刻工笔触与印章印记,从而在细微层面重建古籍的流传史。这种数字化的学术介入方式,正推动传统版本学向“数码版本学”过渡,为未来的文献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3、学术研究与数字化意义

随着全球佛学研究的数字化浪潮,驹泽大学推出的《禅籍善本(汉文部分)pdf电子版》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资源。它打破了传统纸本典籍的地域局限,使得全球研究者能够通过网络直接查阅高质量原文资料。这种开放共享的精神,体现了现代学术的国际合作趋势。

在学术层面,该电子版的应用极为广泛。研究者可利用数字化文本进行语料统计、思想演变分析、版本对比乃至人工智能辅助的文献识别研究。许多中外学者借助这一资料,对“顿悟与渐修”“心性论”“师徒传承体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推动了汉传禅学的再阐释。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工程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原始纸质典籍因年代久远而脆弱,电子化扫描不仅延长了文献的生命,也为后续的修复与再版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种“以数据守护文化”的理念,成为21世纪人文学术发展的新范式。

4、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视角

《禅籍善本(汉文部分)》不仅是学术资源,更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缩影。从唐宋以来,中国禅宗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的临济宗、曹洞宗与黄檗宗的发展。这批典籍的存在,正是两国僧侣往来与思想互鉴的具体成果。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可以清晰地看到禅宗思想如何在东亚语境中生根、变异与再生。

在日本学术史中,驹泽大学与京都、花园等佛教大学长期承担着汉文典籍整理的重要任务。禅籍的数字化不仅促进了国内佛教研究的系统化,也加强了与中国大陆及台湾学者的合作。例如,在国际佛教学术会议上,研究者往往引用驹泽大学提供的电子版原典进行比勘,显示出学术资源共享的价值。

此外,从文化传播角度看,这批禅籍电子版也推动了东方哲学在全球的再传播。许多西方学者通过电子档案系统接触原始汉文资料,从中理解“无心”“空寂”“自性清净”等禅学核心概念。这种跨语言的学术沟通,使禅宗思想从地域传统转化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总体而言,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藏《禅籍善本(汉文部分)(397册)pdf电子版》不仅是一部庞大的佛教典籍合集,更是连接古今中外学术界的桥梁。它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将古代智慧重新呈现于世,使人们得以重新理解禅宗思想的深邃与广博。无论从文献学、思想史还是文化交流的角度,这一成果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数字人文学的发展,这批禅籍电子版有望进一步融入智能检索、语义分析与多语言对照系统之中,为全球佛学研究提供更加精准、开放的研究平台。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使者,承载着东亚佛教精神的永续传承。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古籍文献馆古籍文献馆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会员介绍看上网站的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