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30.4 GB
文件格式:jpg,做了压缩,下载后解压即可
特别提示:1,电子版非完整版,所存年月请见文件内容,所存年月也非完整无缺,请慎重购买。
         2,为了方便分享,1927年12月的做了2次压缩,并设置了密码,密码为:12345678,其中一次是分割压缩
           包。
《东三省民报》为奉系军阀经办的报纸。原为私人报纸。1921年创刊。社长兼总编张梦久。张系国民党人,利用报纸宣传三民主义。其副刊还曾发表过较进步的文章。张梦久病故后,该报为奉系军阀当局接管。派人监督发行。宣布以宣传军事政治,启发民智,提倡道德为宗旨。1925—1928年间三易社长。1928年9月,社长为陈渊泉。该人系国家主义派人物,曾利用报纸,大肆宣扬国家主义派的主张。该报每日出两大张,每周一出副刊“沈水画报”一张。东北沦陷后,受日伪严格控制,不准发表反日言论和报道东北实状。1937年8月被《盛京时报》吞并。
文件内容:
东三省民报1923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4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4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4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4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4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4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1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4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8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5年9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1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3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4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8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6年9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1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3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8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7年9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1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3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4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8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8年9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1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3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4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8月.zip
东三省民报1929年9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10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1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3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4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8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0年9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1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2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3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4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1年9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2年1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2年4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2年5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2年6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2年7月.zip
东三省民报1932年8月.zip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
《东三省民报(1923年10月-1932年8月,有缺)电子版》是一份极具历史价值的地方报刊资料,其记录了中国东北地区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本文将从报刊的创办背景、历史价值、内容特色以及电子化保存与利用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对该报的分析,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当时东北地区社会的复杂局势,也能体会到新闻传播在民族意识觉醒与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东三省民报》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民间舆论阵地,其存在跨越了奉系军阀、张学良执政及“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时期,是研究近代东北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电子版的出现,使得原本散佚的纸质资料得以重新整合、保存与传播,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本文将围绕该电子版的历史脉络、内容特点、学术价值与数字化意义展开探讨,全面揭示这份报刊背后的历史深意与文化遗产价值。
1、创办背景与历史沿革
《东三省民报》的创办可追溯至1923年10月,诞生于奉天(今沈阳)这一东北政治与经济中心。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东北地区由奉系军阀掌控,新闻出版虽受政治干预,但仍是民间舆论的重要阵地。该报的创办旨在宣传地方事务,报道社会动态,反映民众声音,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中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言论空间。
1920年代的东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铁路、矿业、贸易等行业兴盛,民众对于时政与社会资讯的需求急剧增长。《东三省民报》应运而生,成为这一需求的直接回应。它不仅报道政治新闻,还涵盖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当时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综合性民报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本侵占,新闻出版受到严格控制。《东三省民报》在1932年8月停刊,其间虽有部分期刊散佚,但整体保留下来的版本仍极具史料价值。它见证了奉系军阀的衰落、张学良的“东北易帜”,以及日本侵略的阴影,是研究东北沦陷前社会舆论与政治生态的重要窗口。
2、报刊内容与社会反映
《东三省民报》的内容极为丰富,除每日要闻外,还设有“经济新闻”“社会杂谈”“文化教育”“地方纪事”等栏目。从内容分布来看,它既注重政治舆论的传播,也重视社会民生的报道,体现了民报的公共性与地方性特点。尤其在报道地方事件时,文字生动、叙事详尽,展现出东北民间社会的真实景象。
在政治报道方面,该报对奉系内部政治动态保持高度关注,对张作霖、张学良时期的施政措施都有较为客观的描述。相比其他官办报纸,《东三省民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间立场,其报道常对社会不公、官员贪腐等问题进行揭露,显示出较强的舆论监督意识。
此外,《东三省民报》还关注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许多期刊刊登了有关新式教育的讨论文章,提倡男女平等与教育普及。这种思想的传播,对当时东北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体现了民报在社会启蒙层面的重要影响。
3、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
从史学研究角度看,《东三省民报》不仅是新闻出版史的重要材料,更是近代东北社会研究的关键文献。其报道横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涵盖奉系统治、东北易帜及日本侵略前的社会转折期,是理解中国近代东北政治变迁的原始史料之一。
学者通过该报可以追溯东北社会结构的演变,如城市化进程、工商业发展、教育普及与思想传播等。这些内容为研究地方史、经济史与社会史提供了生动的实证依据。特别是在分析民国时期民间舆论与国家关系时,《东三省民报》所体现出的“民间视角”极具参考意义。
更重要的是,《东三省民报》在语言与版式上体现了民国时期报业文化的特色。它融合了传统书面语与白话文的表达方式,兼具时代过渡性与地域特征。研究其语言风格与版面设计,有助于揭示近代中国传媒发展的文化脉络与审美转型。
4、电子化保存与现代启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东三省民报(1923年10月-1932年8月,有缺)电子版》的整理与发布,标志着传统纸质文献进入了新的保存阶段。电子版不仅解决了纸质文献易损、难存的问题,也让学术界与公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访问和研究这份珍贵史料。
电子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再利用。通过数字化索引、关键词检索与图像还原技术,研究者可以快速定位所需信息,进行定量统计与语料分析。这为跨学科研究,如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与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同时,《东三省民报》电子版的发布,也提醒我们数字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传统文献的数字化不仅是一种技术行为,更是文化传承的实践。它使得历史的声音得以被更多人听见,也让学术研究从孤立的档案馆走向开放的数字空间。
总结:
总体而言,《东三省民报(1923年10月-1932年8月,有缺)电子版》是一部集地方史料、社会舆论与文化记录于一体的重要文献。它以独特的民间视角,记录了东北地区在国家动荡与民族危机中的社会全貌。通过对该报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重建历史事件的脉络,也能理解东北人民在时代巨变中的精神状态与社会诉求。
电子版的整理与传播,使得这份尘封多年的历史资料重获新生。它连接了历史与当代,为研究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资料基础,也为公众认识东北近代史打开了新的窗口。未来,随着更多地方文献的数字化,类似《东三省民报》的资料将继续在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